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态肥胖患者头颈部和胸腹部脂肪组织异常堆积可导致上气道梗阻和呼吸功能受损,且患者往往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等合并症,因此围手术期出现困难气道、术中通气不足、术后呼吸抑制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给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麻醉医生深刻理解肥胖患者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特点,掌握合适的处理原则,对于提高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伯安 《海南医学》2006,17(2):106-106,127
目的总结近两年来小儿鼾症手术麻醉的方法和结果,以期进一步提高麻醉的安全.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5年5月施行小儿鼾症手术麻醉56例的观察及处理.结果早期麻醉中气管插管因固定不牢及气管导管插入过浅以致于麻醉中有3例术中气管导管滑脱出气管,术中重新气管插管;1例因使用开口器吋压迫气管导管,致使气道压力增高,无法行控制呼吸,经调整后恢复正常.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结论经口插入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并缝合固定好和加强监测是保证小儿鼾症手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无痛人流术中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按体重指数选择门诊无痛人流肥胖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D组),正常体重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术中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变化,认知力恢复的时间,术中及苏醒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D组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的麻醉并发症较C组显著增多;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呼吸道管理及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全部患者手术均可顺利完成.结论 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无痛人流术中呼吸系统的麻醉并发症明显增加,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胸科手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大,患者并发症多,因而麻醉苏醒期并发症较多,包括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循环功能不稳定,苏醒延迟,心脑血管意外等.苏醒期并发症麻醉医生多数考虑和麻醉、患者本身并发症有关,手术因素引起的并发症由于出现较晚容易被忽视.本文总结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胸科手术853例,对麻醉苏醒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呼吸功能训练在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华  应燕萍 《广西医学》2009,31(10):1547-1549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呼吸功能训练得到广泛的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可协调呼吸肌功能,增加肺活量及吸氧量,能使病人术后有效咳嗽、咳痰。因此,呼吸功能训练是改善肺功能,预防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开胸手术患者由于自身原有疾病的影响,加上手术及麻醉等创伤,往往造成呼吸功能下降,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而影响病人康复。因此,胸外科患者围术期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是必要的,现将呼吸功能训练在开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韩传钢  王力甚 《医学综述》2012,18(1):147-149
目的对比研究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与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腭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72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6例。观察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20 min(T4)、手术结束(T5)、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R组患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方面比F组患者平稳,拔管时间较F组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F组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控性强,能有效抑制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苏醒质量优良,更适合鼾症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孔建忠  薛和令  蔡秋萍 《吉林医学》2009,30(15):1679-1679
传统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征(OSAS,俗称小儿鼾症)手术方式多为挤切,其损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使用低温等离子方法治疗,不仅损伤小,出血少,并且手术时间大大减少,这就要求术后患者迅速苏醒。传统的麻醉方法要求给予肌肉松驰剂,这不仅延长了术后恢复时间,而且琥珀酰胆碱会引起术后肌痛等多种并发症。因此,笔者尝试了无肌松全身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吸烟患者麻醉苏醒期间气道不良反应影响。方法 80例拟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病人,手术前持续6个月每天吸烟支数不少于5支,按麻醉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记录两组术麻醉苏醒期间的苏醒时间、呼吸频率以及气道的不良反应。结果吸烟者七氟醚组术毕气道不良反应高于丙泊酚组,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P〈0.05)。结论吸烟患者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较采用七氟醚苏醒期具有更低的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树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83-258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监测管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实施全麻诱导、维持、苏醒三个阶段的观察与监测。结果100例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采用少量递增使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对呼吸道刺激小,能抑制手术刺激的强烈反应,呼吸平稳。麻醉维持期使用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中心静脉压监测稳定,血压维持正常。苏醒期患者在恢复室监测完全清醒送回病区。结论老年患者在全麻麻醉诱导和维持苏醒时必须考虑到随年龄增长器官系统功能下降,以及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变化。因此,老年患者实施全麻诱导、维持、苏醒的监测环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分析8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8例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和酸碱失衡。结论呼吸机的应用和呼吸功能的监测是肝移植患者术后ICU期间的重要处理措施,了解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肝移植患者安全渡过ICU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蒋丽华 《当代医学》2011,17(28):131-132
目的探究鼾症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45例鼾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本组45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提示护士应观察并运用现代护理手段对腭咽成形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开展护理,使经过腭咽成形手术治疗鼾症患者在有效的护理下减少晚期并发症,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鼾症即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公认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为手术治疗。此类手术,我院2000年以来,常规在全麻下完成。OSAHS属于高风险手术,其围拔管期为重要环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并不乏严重并发症的报道。本文着重探讨如何为成人鼾症患者,在全麻术后安全,平稳的拔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3.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OSAHS)的主要治疗手段.UPPP手术患者多数存在困难气道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问题,麻醉诱导期和拔管期是较危险阶段.我们对46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采用了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鼾症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查阅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大多有呼吸道狭窄及通气障碍,并发肺动脉高压、心衰等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异常,此类患者如何保证围术期的呼吸、循环稳定与安全,对麻醉和手术医师都是一大挑战。结论:围术期的高风险决定了其管理的重要性,对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的诊疗和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7572例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发生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单病种麻醉质控调查表 ,回顾性调查 4年内全市县级 (Ⅱ级 )以上医院行单纯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75 72例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和不同级别医院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硬膜外阻滞组患者神经反射、心血管抑制、呼吸抑制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全麻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而全麻患者术毕时麻醉苏醒期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 0 1)。在不同级别医院手术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单纯胆囊切除术选择全麻比硬膜外阻滞麻醉并发症要少 ,但苏醒期存在着隐患。因此 ,必须重视术前准备 ,加强围术期麻醉管理与监测 ,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小儿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手术全麻较成人有很高的风险性.Bonoli等[1]于1995年分析了9289例全麻手术患儿,认为患儿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麻醉或手术中以及术后24h之内,在所有的并发症中,呼吸系统约占50%.全麻术后小儿较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是指气道梗阻、喉痉挛、喉水肿、呼吸抑制、肺误吸等.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缺氧甚至危及生命.为保证患儿手术全麻的安全性,2009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对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曾晓燕 《当代医学》2014,(16):90-91
目的分析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A组患者接受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麻醉,B组患者接受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发现,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较短,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烷麻醉,术后清醒快,但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多,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与分析鼾症患儿围术期涉及气道安全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对鼾症患儿各种术前外部危险因素分析,评估鼾症患儿的气道状况;提出鼾症患儿困难气道的处置策略和防治涉及气道安全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非条件logistich回归法分析与鼾症患儿发生困难气道相关的多项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张口度、颈部活动度、改良Mal lampati分级、呼吸暂停指数(AHl)等.结果:通过分析发现鼾症患儿发生困难气道的危险因素依次有:呼吸暂停指数(A Hl)(OR=7.56,P=0.036)、颈部活动度(OR=14.936,P=0.011).结论:通过本研究得知,在鼾症患儿中与困难气道相关的危险因素只有呼吸暂停指数(AHl)和颈部活动度,这与以往对成人鼾症的研究略有不同,可能与病例资料和样本含量有关,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手术切除扁桃体和经鼻内镜行腺样体吸切术治疗儿童鼾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鼾症患儿在全麻下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组织,并给予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严密的监测及精心护理。结果: 通过术前、术后的护理,患儿打鼾、呼吸暂停现象消失,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是治疗儿童鼾症的主要方法,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及对患儿、家长做好卫生、出院指导,对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姜维君 《中外医疗》2010,29(28):42-4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OSAHS)是由不同于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力增强所致,其主要特征为睡眠时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从而导致缺氧或合并高碳酸血症,神经体液调节障碍及睡眠结果紊乱患者表现为睡眠时严重打鼾和多次患醒白天嗜睡日间注意力减低,已发生交通意外,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等,对健康危害极大。外科手术是治疗OSAHSA重要措施,但此类患者长期夜间缺氧,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手术麻醉耐受性差,围麻醉期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一定风险,并发症的发生率达10%~20%[1]。现结合我院60例鼾症于手术围麻醉期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