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机锡(Ⅳ)的羧酸配合物因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的结构类型倍受人们的重视。实验证明,它们的生物活性与锡原子的配位形式有关,而中心锡原子的配位形式决定于直接与锡原子相连的烃基的结构和羧酸基配体的类型。为了进一步探索烃基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类型、羧酸配体中带额外孤电子对的原子与锡原子的作用方式以及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二聚体配合物{[n-Bu2Sn02CCH(CS2NEt2)2]2O}2,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磺胺席夫碱-铅配合物,结构特点由元素定量分析,红外光谱数据验证.配位情况据原子吸收数据进行了计算与推断.初步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有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苯佐卡因的合成工艺。方法评价了合成苯左卡因的主要合成路线,在较优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酯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工艺改进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氯化高锡是酯化反应适宜的催化剂,酯化反应收率92.6%以上;工艺改进后,氧化、酯化和还原三个阶段的总收率达80.2%以上,有较大提高。结论实验证明工艺改进后,操作可行,总反应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苯佐卡因的合成工艺.方法 评价了合成苯左卡因的主要合成路线,在较优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酯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工艺改进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氯化高锡是酯化反应适宜的催化剂,酯化反应收率92.6%以上;工艺改进后,氧化、酯化和还原三个阶段的总收率达80.2%以上,有较大提高.结论 实验证明工艺改进后,操作可行,总反应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双膦亚胺叶立德中间体(2,2′-双膦亚胺苯甲酸苄酯)。方法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分别经LiA lH4还原、芳香重氮盐重氮化制得邻叠氮基苯甲醇和经芳香重氮盐重氮化、与SOC l2反应制得邻叠氮基苯甲酰氯。两种产物酰化得到双叠氮基苯甲酸苯甲酯,再与三苯基磷发生Staud inger反应,制得双膦亚胺叶立德中间体(2,2′-双膦亚胺苯甲酸苄酯)。结果该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产物稳定,收率达到88%。结论利用该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双串联aza-wittig反应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喹唑啉酮类稠杂环药物,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有机药物中间体乙烷磺酰氯的最佳合成方法。方法通过探讨对比乙烷磺酰氯几种合成方法的收率、成本、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乙硫醇氯化法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并对该方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乙硫醇氯化合成乙烷磺酰氯的优惠实验条件:向配比为n(C2H5SH):n(H2O)=1:3~4的料液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搅拌下通入氯气n(QH5SH):n(Cl2)=1:3.14,分段采用较低的氯化温度,氯化温度前期不超过5℃,中后期不超过20℃,反应完毕分层,下部油相W(乙烷磺酰氯)≥95%,以乙硫醇计收率≥95%。以无水氯化钙干燥,真空蒸馏得W(乙烷磺酰氯)≥98%。结论乙硫醇氯化合成乙烷磺酰氯以其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等优点被认为是一条最佳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寻噻二唑衍生物与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抑菌活性情况。方法 :以四个取代 1、3、4 -噻二唑为配体 ,与过渡金属铜、钴配位 ,共合成八种新的金属配合物。配体结构被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证实。配合物的结构与配位情况 ,由红外光谱及原子吸收分析数据 ,进行了推断与计算。对所有配合物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筛选试验。结果 :钴配合物的抑菌活性高于铜配合物。结论 :噻二唑衍生物可以制成金属配合物用于杀菌抑霉。  相似文献   

8.
磺苄西林钠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磺苄西林钠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苯乙酸为原料,经磺化、手性拆分、酰氯化后,再与6-氨基青霉烷酸(6-APA)缩合、成盐制备磺苄西林钠。结果:对磺化反应和缩合反应进行了工艺改进。反应总收率为46%,产品结构经IR、1HNMR等数据确证。结论:本工艺操作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缩短,收率提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胸苷5’-位修饰物的合成。方法 以胸苷为原料,先在低温下与甲磺酰氯反应,然后与LiN3作用制得5‘-叠氧胸苷,再以无水吡啶为溶剂,在三苯基磷下氮代,得5’-氨代胸苷。结果 产品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一维核磁共振及质谱表征,结构确认。结论用此法合成核苷修饰物虽操作条件苛刻,但步骤简便,有利于提高总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大黄酸的三种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对比研究配体和配合物对三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大小。方法: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大黄酸的三种金属配合物,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结果:合成的配合物经结构表征后,初步确定了其可能结构式为2分子大黄酸和1分子金属离子配位,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配体,其中大黄酸锰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抑制作用都最强,抑菌圈大小分别达到了23.3、20.5 mm;而大黄酸钴对肺炎链球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达22.5 mm。二倍稀释法得出了配合物和配体的MIC值(最小抑菌浓度),根据该值大小可知,配合物抑菌活性总体上强于配体,但也有少部分与配体相当。结论:大黄酸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droloxifene的合成方法,并对其新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甲氧基苯和苯乙酸为原料,经酰氯化、付-克反应、烷基化、去甲基化、醚化、格氏加成、消除脱水、构型转化及成盐共9步反应,得droloxifene枸橼酸盐,8步收率14.7%(9.2%)。结果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其具有缓解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和诱导黄体细胞凋亡的两种新的生物活性、结论对droloxifene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反应步骤缩短两步,异构体分离、转化方法简便,原料及试剂易得,操作简便。两种新的生物活性的发现为新药研究及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全文刊登于药学学报2000,35(12):90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合成地拉罗司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以水杨酸为原料,经与二氯亚砜氯化、水杨酰胺脱水环合和对羧基苯肼开环重排3步得到口服铁螯合剂地拉罗司。结果 地拉罗司合成总收率为59.36%。结论 对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地拉罗司合成收率。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沉淀剂沉淀出来的聚甲基丙烯酸三苯基锡酯(PTPTM)具有不同的溶解性能。本文用FTIR研究了PTPTM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配位形式及其对PTPTM的凝聚态结构和溶解性能的影响。讨论了PTPTM可能存在的三种凝聚态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一种能有效抑制肿瘤,且具有一定转染效率的基因载体.方法: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将PEG与PEI 600偶联,加入四氯化铂的乙醇溶液进行配位反应,生成PEG-PEI-Pt复合物.通过XRD、UV-VIS 和FT-IR对配位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凝胶电泳阻滞实验测定PEG-PEI-Pt复合物对DNA的浓缩能力,MTT法测定其在Hela、B16、A293和COS-7细胞上的毒性,体外细胞转染实验测定其在A293和B16细胞上的转染率.结果:XRD、UV-VIS和FT-IR测定结果表明PEI 600与PEG的偶联和四氯化铂的配位成功.凝胶电泳组织实验表明PEG-PEI-Pt复合物在与DNA的质量比为0.4∶1时完全阻滞DNA的迁移;MTT结果表明四氯化铂的配位增加了复合物的毒性;体外转染结果表明该复合物的转染率比PEI 600高.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络合四氯化铂的PEG-PEI基因新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盐酸托烷司琼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盐酸托烷司琼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吲哚-3-甲酸为起始原料,酰氯化后与托品醇锂发生缩合反应,再与盐酸成盐制得盐酸托烷司琼。结果:所得产品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确证了结构,含量达到药用标准,总收率52.8%。结论:本工艺简化了缩合反应后处理过程,改进了产品的纯化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并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由猪软骨制备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hS)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便,成本较低,产品ChS含量在70%左右,收率为14%(以骨粉计)。探讨了配位滴定法的准确度,并用该法测定了ChS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改进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乙酰吡啶、4-甲基-3-硝基苯胺等为原料,经过环合、氯化、还原、缩合,进而与甲磺酸成盐得到甲磺酸伊马替尼。结果目标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确证,总收率45.7%。结论该合成方法简便,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和氯乙酸(CH2ClCOOH)为原料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CMC-Na),再以羧甲基壳聚糖与三丁基氯化锡(Bu3SnCl)反应,合成了三丁基锡-羧甲基壳聚糖酯(CMC-SnBu3).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负载率的影响.用IR、TG、DTA 和 XRD 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该产物进行杀钉螺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的负载率可达44.7%,产物 CMC-SnBu3的热稳定性和结晶度与原料相比都有所下降,当其浓度为 0.5 mg/L 时,浸杀 2 d,钉螺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贝诺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贝诺酯具有工业生产价值新的合成路线。方法:本合成法以扑热息痛、阿司匹林为原料,阿司匹林经氯化,扑热息痛成钠盐,二者以PEG6000为相转移催化剂酯化而得贝诺酯。结果:总收率为92%,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标准。结论:该路线使用PEG为相转移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收率,降低成本,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酸为原料,经相转移催化乙基化得到2-乙氧基苯甲酸乙酯,再缩合、环合、磺酰氯化、酰胺化、成盐合成了枸椽酸西地那非,改善了反应条件,产品收率和质量都达到了原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