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Zhang X  Fei Z  Zhang JN  Fu LA  Cao WD  Qu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42-2344
目的 评价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PAs)的微侵袭手术技术、鞍底重建与疗效.方法 从2001年4月至2009年3月,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连续收住院的426例PAs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本组病例根据Hardy's PAs分类标准:Ⅰ型54例(12.7%),Ⅱ型105例(24.6%),Ⅲ型181例(42.5%),Ⅳ型86例(20.2%).结果 肿瘤切除根据术术中所见及术后MRI或CT扫描进行评估,370例(86.9%)肿瘤获全切除,32例(7.5%)达次全切除,余24例(5.6%)纤维性肿瘤获部分切除.本组术后3例死亡(0.7%),24例(5.6%)发生CSF漏而须行修补术,6例(1.4%)有蝶窦黏膜炎和脑膜炎,用药物治疗得以控制.结论 质地稍软的PAs无论有无鞍上扩展、但未侵及血管者,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术中将内镜变换角度,可获得安全而满意的切除.  相似文献   

2.
期刊文摘     
《医学争鸣》2005,26(12)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章翔,张剑宁,曹卫东,等.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6):497500)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摘除大型垂体腺瘤(LPA)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312/20047月38例LPA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33例(86.8%)获全切除,3例(7.9%)达次全切除,余2例(5.3%)纤维性或哑铃型腺瘤仅获部分切除.无手术后死亡.31例(81.6%)进行平均3个月随访观察,有29例(93.6%)视力获得了恢复,仅2例(6.4%)无变化,也未见恶化;术前有视野缺损的30例,术后28例(93.3%)恢复,2例(6.7%)有改善.…  相似文献   

3.
胡火军  黄益玲  王雄伟  汪雷 《重庆医学》2011,40(20):2026-202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除37例(82.2%),次全切除6例(13.3%),部分切除2例(4.4%).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3例,术后鼻腔出血...  相似文献   

4.
孙维晔  王富元  李爱民  马逵  李宁  刘希光 《重庆医学》2012,41(31):3327-332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对42例经CT和MRI诊断的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予以切除。其中微腺瘤5例,大腺瘤35例,巨大腺瘤2例。结果全切30例,大部切除12例,其中2例巨大腺瘤Ⅱ期经额下手术。术后3例出现脑脊液漏,一过性尿崩12例,蝶窦感染3例。结论内镜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微创、全景化视野等优点,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28例经头颅CT及MRI诊断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直视下予以切除.结果 全切20例,近全切8例.术中2例脑脊液漏予修补,术后1例一过性脑脊液漏,尿崩1例.8例内分泌检查正常,6例视力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 ~ 36个月随访16例,2例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同时解决了术中深部照明便于探查,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窭入路治疗垂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至我院就诊的74例垂体瘤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43例,年龄19 ~61(32.9±9.8)岁.40例为经神经内镜治疗的患者(神经内镜组),34例为显微镜治疗患者(显微镜组).两组患者共随访6个月.比较显微镜及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进行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半年随访时激素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时激素恢复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镜组肿瘤全切率为82.4%,神经内镜肿瘤全切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8,P<0.05).结论 与传统显微镜手术比较,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在单鼻孔手术切除蝶窦发育不良型垂体腺瘤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在神经导航引导内镜下经单鼻孔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22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5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5例。结果: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下全切肿瘤146例,近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12例,术后13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其中18例术前有视力损害者,术后15例较术前好转,3例无变化;1例病人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22例病人随访3个月~11个月,未发现复发。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引内镜下经单鼻孔手术切除蝶窦发育不良型垂体腺瘤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操作简捷、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蝶窦多房分隔的干扰,快速确定鞍底位置、判定肿瘤切除的程度与范围、减少手术对肿瘤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副损伤,二者结合能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复发,是蝶窦发育不良型垂体腺瘤微创外科治疗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6例垂体腺瘤患者行术前CT、MRI扫描及内分泌检查后,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实施有效的整体性专科护理、细节性护理及心理干预。结果肿瘤全切54例,次全切17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1例术后一侧视力下降,治疗3月后好转。37例头痛症状消失。22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尿崩症、鼻粘膜感染、脑脊液漏、视力下降等。48例获得6~36个月随访,1例2年后复发。积极有效的护患交流、指导、心理暗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 内镜下全切肿瘤21例,次全切肿瘤5例,术后出现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1月~2014年12月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病例共156例,其中微腺瘤36例,大腺瘤84例,巨大腺瘤36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中肿瘤全切除144例,部分切除12例;术前132例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术后108例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24例有效;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术后24例有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天;33例随访2~10个月未见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能在保留病人鼻腔正常结构的前提下,多角度直视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避免了传统的显微镜下经蝶切除垂体瘤术野狭小、角度有限、有盲区的缺点。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小、手术全切率高、术后效果好、安全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同期72例神经内镜下和55例显微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两组均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多普勒,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在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间、术后鼻腔通畅率和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03,P=0.000,P=0.002);在脑脊液漏、术后尿崩、颅神经损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扩大经蝶入路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首选手术方法,外侧海绵窦入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经蝶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我科自2004年5月~2009年1月5年间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影像学(CT和MRI)及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且均在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50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结果肿瘤全切例39例(69.6%),次全切除12例(21.4%),部分切除5例(9%)。术后临床症状改善50例(89.2%)。50例随访病人中,4例在术后2年内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切除肿瘤相对完全,术后病人反应轻,住院时间短。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单鼻孔入路内窥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入路内神经窥镜下切除垂体瘤的方法及其优越性。方法:总结应用内窥镜直接经单鼻孔入路切除10例垂体瘤的初步经验。结果:10例患者均在内窥镜下行肿瘤全切除,其中8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24 h内明显恢复,术后1周复查血激素水平,2例垂体功能低下者恢复正常,另2例生长激素瘤患者和2例泌乳素瘤患者激素水平亦恢复正常。有3例出现尿崩症,经对症处理,2周后恢复;1例术中刮除鞍上肿瘤过程中鞍膈破裂,取自体脂肪粘EC胶填塞瘤腔,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结论:内窥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术者熟练掌握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蝶鞍区局部解剖以及对内窥镜的灵活操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杰  史继新  王汉东  潘云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1014-1016,1019
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1月44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27例(61.4%)患者腺瘤获全切除,13例(29.5%)次全切除,4例(9.1%)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对33例(75%)患者进行平均14个月随访,20例(20/22)头痛消失或减轻;23例(23/25)视力、视野障碍显著改善,2例视力、视野障碍无改善;8例(8/10)肢端肥大症明显减轻;9例(9/12)溢乳停止;9例(9/14)月经恢复.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鼻腔的自然间隙,具有入路直接、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微创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冰  田继辉  马辉  李宗正  孙涛  夏玉成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47-748,F0003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25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窥镜下经单鼻孔进入,不切除骨性鼻中隔,直接自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进一步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结果25例患者中,17例肿瘤全切除,8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随访1-19个月,16例有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有改善,11例患者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3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结论神经内窥镜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腺瘤入路与常规经蝶显微手术比较,入路途径较短,视野更广,安全简捷,显露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应用。方法:9例患者术前行核磁共振连续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将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正常垂体、脑干和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及肿瘤标记后行三维重建,设计出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棒的引导下准确定位并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误差为O.9mm。9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7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无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导航引导下经鼻蝶手术与常规经鼻蝶手术相比,具有定位准确、简捷、安全、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ethods Theunilateral trans-septal endonasal approach was employed. Zero degree neuroendoscope was used for nasal mucosal diss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anterior wall of sphenoid sinus. The sphenoidotomy was done with the anatomic landmark of inferior margin of middle turbinate and ostia . Af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optic nerve, the pituitary fossa was opened. Then cut the dura , the margin between adenoma and normal tissue was very clear under endoscope. tumor can be removed safely. There were two patients with suprasellar extension, 30-degree endoscope was used and excellent visualization and tumor removal were obtained. Results 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Endoscopic assisted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surgery is practical because the operation is done under excellent illumination and visualization.  相似文献   

18.
金建祥  张剑平 《浙江医学》2015,37(13):1150-115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 年3 月至2013年6 月收治 的垂体瘤患者共53 例,均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完全切除49 例(92.4%),次全切除4 例(7.6%),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2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 例(9.4%),1 例患者术后出现鞍内出血及额叶血肿,1 例患者麻醉清醒后视力下降,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瘤较为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