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细胞瘤合并太田痣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黑色素细胞瘤合并太田痣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影像特征、病理改变、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经右侧额颞部改良翼点入路,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黑色素细胞瘤。结论颅内黑色素细胞瘤合并太田痣较为罕见,诊断依赖病理检查,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皮质脑电和头皮脑电监测下,研究前循环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对行开颅手术的52例(58个)前循环动脉瘤病人行术中头皮脑电和皮质脑电双相监测,对术中有无临时阻断、阻断时间、术中脑电变化及术后有无阻断动脉相关缺血事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8例(19支血管)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出现明显变化。皮质脑电重度变化在各主要血管阻断后均有出现。皮质脑电提示严重皮质缺血时,在10min内恢复脑血流者术后均未出现阻断载瘤动脉相关的缺血性并发症。结论在皮质脑电出现重度变化时,10min是最长的阻断安全时限。就个体而言,各主要血管对于临时阻断的耐受时限无区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并手术切除的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共14例,病灶最大径2.5 ~5.0 cm,均经病理证实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9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5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早期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摘要6岁,因突发频繁呕吐入院。曾因"自闭症"行相关专业训练和治疗4年,病情无好转。平卧入院,仅能发声。双侧视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检查不能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RI)系统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先进神经外科手术辅助设备,在垂体腺瘤的微侵袭手术中起到关键作用。文中探讨运用iMRI辅助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经鼻-蝶肿瘤切除术18例,开颅肿瘤切除术2例,均在iMRI系统辅助下行肿瘤显微切除术。术中行MRI扫描1~2次。若术中扫描提示肿瘤残留,则借助iMRI定位并指导手术再次切除残余肿瘤。结果 iMRI扫描发现肿瘤残留者8例,其中6例(30%)做进一步切除;经iMRI再次扫描证实其中4例达全切除,另2例达次全切除;最终16例肿瘤获全切除,4例肿瘤达次全切除,肿瘤的全切率由60%提高至80%,未发现与iMRI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iMRI能有效判断垂体腺瘤的切除程度,为手术结果的实时判断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在提高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  相似文献   
10.
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的小脑幕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6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颅内脑膜瘤的8.66%,女性占绝大多数。对主要向幕上发展者,根据肿瘤的部位,采用扩大翼点入路、颢下入路、颞枕部入路和枕部入路;肿瘤全部或主体在后颅窝者,采用枕下或枕部-枕下联合开颅术;跨幕者采用颞下-乙状窦前入路。结果 本组全切除53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死亡2例(3.6%),出现新增神经功能障碍5例,复发6例。结论 小脑幕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熟悉局部的显微解剖并熟练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