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s,NHL),占NHL的5%~7%,其特征为t(11;14) (q13;q32)易位及其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CCND1过度表达.标准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MCL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时间为16~20个月)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中位时间为3~4年)较短,MCL患者易出现短期复发及常规化疗耐药,预后较差.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迫在眉睫.2012年第54届美国血液学(American Society ofHematology,ASH)年会,针对MCL发病机制相关分子信号通路、分子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也为MCL提供了更多临床干预策略,本文主要就此次会议的MCL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套细胞淋巴瘤(MCL)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4%~6%。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3):1,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4~68岁,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AnnArbor Ⅳ期。MCL瘤细胞免疫表型为CD5(+),CD20(+),CD23(-),CD10(-),具有特征性的t(11;14)(q13;q32)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导致其基因产物cyclin D1过表达。MCL虽对诱导化疗敏感,但多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存活时间仅3年左右,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MCL在各类型淋巴瘤中预后最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3.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NHL占85% ~90%,远高于欧美国家.近三十年来NHL的发病率增长了一倍,达到20万人[1].目前常规采用CHOP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其远期生存率达35%~40%[2],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最终复发或初始治疗即无效,成为复发或难治性NHL.复发是指化疗2周期以上达到完全缓解(CR),并且持续应用至6~8周期后停药,停药至少1个月后复发.难治是指:(1)在治疗的任何时间都未达到CR;(2)在治疗过程中或达到部分缓解(PR)后疾病进展;(3)在达到CR的第1个月内早期复发.目前复发性及难治性NHL的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尚无标准方案.作者对21例复发或难治性NHL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及地塞米松(GDP)方案化疗,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一线治疗后常出现敏感复发或化疗抗拒,二线挽救治疗是其主要选择。本研究探讨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常规挽救化疗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1996年12月-2009年9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复发或难治性DLBGL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结果截止2010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15.5个月(1.2~59.8个月),8例仍生存。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MST)11.2个月(0.8-59.8个月)。全组40例患者均接受二线挽救化疗,有效率60.0%(24/40)。1、2、3年生存率(OS)分别为42.7%、23.8%和15.9%。将国际预后指数(IPI)0~1分和2分合并为低中危组,3分和4分合并为中高危组,进行生存比较,低中危组中位OS为12.2个月,中高危组中位OS为4.1个月,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用常规挽救化疗预后差,生存期短。IPI评分是复发难治性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套细胞淋巴瘤(MCL)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6%。发病高峰年龄为54~68岁,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Ann ArborⅣ期。MCL虽对诱导化疗敏感,但多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MCL预后很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其治疗效果。以下就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该病的经典遗传学标志为t(11;14)(q13;q32)移位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过表达,以难治和易复发为临床特征,并且总体预后不良.近年,随着对MCL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使得该病的临床疗效有所提高.本文就近年来MCL发病机制中细胞遗传学、信号通路、转录因子、肿瘤微环境等改变的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MCL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MIME的改良方案——IEMAD(异环磷酰胺、VM26或VP16、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难治性和(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用该方案治疗了25例难治性和(或)复发性NHL患者,其中难治性NHL11例,复发性NHL14例。结果表明:6例难治性和(或)复发性NH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率为24.0%),7例达到部分缓解(PR率为28.0%),总有效率为52.0%,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8个月;IEMAD方案治疗的毒副作用较轻,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不适及骨髓抑制,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MIME的改良方案IEMAD对于部分难治性和(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疗效。且毒副作用较轻,病人耐受良好。可用于其他治疗方案无效的难治性和(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患者总体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新药与靶向药应用于临床以改善RR NHL的生存。来那度胺因具有免疫调节、抑制血管生成、直接抗肿瘤活性等作用,被用于NHL多种亚型的治疗,无论是初诊或难治复发,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在B细胞淋巴瘤中。本文就来那度胺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RR B NHL)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和高度异质性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较其他NHL更具侵袭性,虽然MCL患者对一线治疗有效,但是大多数患者易复发,预后差,是生存期最短的淋巴瘤亚型之一,且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故人们一直在需要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硼替佐米作为全世界第一个靶向型抑制肿瘤...  相似文献   

10.
正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B细胞来源、具有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8%,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中位生存期3~5年。MCL临床分期较晚,常合并结外病变,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复发率极高。MCL患者的11号和14号染色体可发生易位形成t(11;14)(q13;q32),进而产生免疫球蛋白重链-细胞周期蛋白1(IGH-CCND1)融合基因,导致Cyclin D1(CCND1)高表达[1]。CCND1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4、6形成复合体,使抑癌基因Rb磷酸化而失活,进而释放腺病毒E2启动子结合因子(E2F),从而加速细胞  相似文献   

11.
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临床进程缓慢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晚期惰性NHL的主要的治疗措施,并具有相当高的缓解(OR)率。大部分惰性NHL患者会复发并须进一步治疗,但通常都不如初次治疗有效。近年来氟达拉滨已被广泛用于恶性淋巴瘤,尤其是惰性NHL的治疗。研究显示,氟达拉滨单药在初治的惰性NH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0%~70%,在曾接受过其他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惰性NH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0%~60%。氟达拉滨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如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和地塞米松(FMD方案)的有效率达70%~90%,氟达托滨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的有效率为85%~95%。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两种含氟达托滨的化疗方案——FMD方案和FC方案分别在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惰性NHL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GD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0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采用GDD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d1,8;顺铂30 mg·m-2,d1;地塞米松20 mg,d1—5)治疗。化疗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0例患者中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2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60.0%。2例CR患者已分别无病生存14、23个月,均为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无过敏反应及死亡病例。结论 GD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一线治疗后常出现敏感复发或化疗抗拒,二线挽救治疗是其主要选择。本研究探讨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常规挽救化疗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1996年12月~2009年9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结果截止2010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15.5个月(1.2~59.8个月),8例仍生存。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MST)11.2个月(0.8~59.8个月)。全组40例患者均接受二线挽救化疗,有效率60.0%(24/40)。1、2、3年生存率(OS)分别为42.7%、23.8%和15.9%。将国际预后指数(IPI)0~1分和2分合并为低中危组,3分和4分合并为中高危组,进行生存比较,低中危组中位OS为12.2个月,中高危组中位OS为4.1个月,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用常规挽救化疗预后差,生存期短。IPI评分是复发难治性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苗雨青  徐浩 《临床荟萃》2019,34(6):514-518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类以老年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的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旦复发无标准治疗可参考。许多新型药物使复发难治的MCL的预后得到改善。本文对近几年的新药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含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直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NHL患者临床特征及用含THP方案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结果392例NHL患者中,T/NK细胞NHL占23.2%,B细胞NHL占68.4%,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NHL(56.9%)和外周T细胞性NHL(12.5%);中位年龄47(5~87)岁,大于60岁者占与26.0%;男性多见(61.0%);一般状况较好(活动状态〈1级占92.6%);有B症状者占25.0%;临床分期Ⅰ~Ⅱ期占63.2%;同际预后指数评分0~2分占84.7%:392例NHL患者接受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为CTOP方案(占93.9%),化疗后局部放疗占112例(28.5%)存可评价疗效的385例NHL患者中,总有效率88.5%,完全缓解率63.6%。368例患者共接受含THP的CTOP方案化疗1598个疗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12.8%,553个疗程(34.6%)必须用G-CSF支持或预防,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占1.0%,Ⅲ~IV度贫血占1.5%;脱发仅占19.8%;心脏毒性轻微,仅占5.8%;化疗相关死亡6例,中位随访24个月,预计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6.5%和59.2%,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结论采用含TH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HL疗效好、毒性较低,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ABVD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ABVD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效果。方法以ABVD方案治疗28例复发/难治性中高度恶性NHL。结果28例中,经用ABVD方案治疗,不足3疗程者2例,26例完成3疗程以上。此26例中,CR15例,57.7%,PR7例,26.9%,NR4例,15.4%。总存活率73.1%,按寿命表法计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1%,71.4%,63.5%。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毒副反应可接受。结论ABV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中高度恶性NHL患者缓解率及3年生存期较高,无治疗相关死亡,毒副反应可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属于结外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特殊类型,占颅脑肿瘤的1%~6%,在NHL中不足1%。其中96%以上为高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而T细胞淋巴瘤和低度恶性淋巴瘤仅占1%~4%。由于发病时病变仅存在于脑实质(少数可发生于脑脊膜或眼后),病变取材困难,影像学特征性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有一定难度,而治疗也不靠手术,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确诊为NHL患者接受以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化疗1—6个周期。结果23例NHL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3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60.9%。结论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NHL有较高疗效,较为安全且患者能耐受,可作为难治性NHL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9.
B细胞淋巴瘤是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次为套细胞淋巴瘤(MCL) [ 1, 2] 。近二十年来利妥昔单抗显著改善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但仍有近30%患者因复发、难治无法获益 [ 3] 。过继性...  相似文献   

20.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一组起源于T或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约85%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NHL临床与生物学上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并且诊断、治疗及预后亦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大部分NHL患者均可获得长期缓解,但是部分复发/难治性NH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CT)发展迅猛,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方面进展迅速,其中靶向针对NHL细胞表面的CD19、CD20、CD30等抗原的CAR-T逐步成为治疗NHL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本文拟从CAR-T的构建、临床治疗NH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性能优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