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静脉血管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4月、2012年5~8月、2012年9~12月我院行肾动态显像时分别在手背静脉、腕部静脉、肘部静脉注射显影剂,静脉穿刺成功,注射部位无显像剂漏出的380例患者。比较手背部组(129例)、腕部组(134例)、肘部组(117例)弹丸式注射的成功率,探讨血流灌注图质量。结果:3组弹丸式注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者血流灌注图可见腹主动脉区放射性浓聚影,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高尖放射峰;失败者血流灌注图像腹主动脉区未见放射性浓聚影,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未形成放射峰,曲线先升高后呈平台样缓慢上升。结论:腕部及手背部静脉可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当肘部静脉适合穿刺时,仍以肘部静脉注射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弹丸注射质量欠佳及影响注射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010年1月~2012年12月11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行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效果并分析影响弹丸注射质量的因素。结果:113例肾动态显像患者中显像效果良好99例(87.61%),注射质量欠佳10例(8.85%),注射失败4例(3.54%)。影响患者注射失败的原因包括血管选择不当、显像剂准备不充分、静脉穿刺水平缺佳、注射器与注射针头配合不当、患者配合不佳。结论:在核素肾动态显像中,弹丸注射质量对临床准确判断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操作人员在行弹丸注过程中应认真,确保注射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静脉注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分成二组 ,一组静脉注射部位为手背静脉组 ,另一组静脉注射部位为肘部浅静脉 (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 )组 ,观察静脉推注异丙酚时患者的注射部位有无疼痛症状。结果 :肘部浅静脉注射部位疼痛感明显轻于手背静脉 ,肘部浅静脉注射部位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手背静脉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选择肘部浅静脉注射异丙酚可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的疼痛 ,可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98例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判读,将显像质量分为显像成功、显像质量欠佳及显像失败三类,统计显像成功率、显像欠佳率及显像失败率,分析显像质量与各种护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显像成功371例(93.22%);显像欠佳15例(3.77%),其中因弹丸注射欠佳7例,显像剂少量漏出5例,患者精神过度紧张3例;显像失败12例(3.02%),其中因患者位置移动3例,注射部位显像剂较多量露出9例。结论:护理工作关系到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的质量,加强在显像前、中、后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知识培训对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月~2000年1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A组,2000年2月~2001年2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B组,分析A组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找出影响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因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结果A组比B组"弹丸"注射不合格率高(P<0.05);A组人员(未进行知识培训)对核素肾动态结果影响占25%,B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占8%,两组比较,x2=10.488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知识培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有利于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核素肾动态显像 (renaldynamicimaging)是临床核医学的主要检查项目之一 ,具有简便、无创伤、灵敏度高的特点 ,能够分肾了解肾脏的血流灌注、大小、形态及其摄取、分泌、排泄功能[1:2 94,2 ] 。肾血流灌注平均通过时间 (meantransittime ,MTT)延缓提示 :有肾动脉狭窄 ,如“弹丸”注射质量欠佳 ,亦可出现MTT延缓。很多研究结果提示“弹丸”注射对核素肾动态检查的重要性 ,而对其质量的好坏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研究较少。现对 1996年— 1998年 118例肾动态显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弹丸”注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注射方法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5例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注射方法分成:静脉直接注射组(187例)、静脉液路注射组(84例)及静脉留置针注射组(124例)。3组采用各自弹丸注射方法进行显像。利用Xeleris工作站在血流灌注显像于腹主动脉勾画感兴趣区(ROI),得到ROI的时间一放射性曲线,以形成1个放射峰为弹丸注射成功,无峰形成为注射失败。统计3组成功及失败例数,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Х^2检验。结果静脉直接注射组弹丸注射成功174例,成功率93.0%,静脉液路注射组成功46例,成功率54.8%,静脉留置针注射组成功115例,成功率92.7%。静脉直接注射组与静脉留置针注射组成功率高于静脉液路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直接注射组与静脉留置针注射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注射法弹丸成功率与静脉直接注射法相当,可选择静脉留置针进行注射;静脉液路注射法成功率低于其他2组,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过程中依托咪酯脂肪乳静脉麻醉时注射部位疼痛的程度,找出最佳穿刺点。方法:抽取100例进行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依托咪酯0.3 mg/kg剂量在60 s内推注完毕,在第1~4次治疗时分别依次选择手背贵要静脉、手腕头静脉、前臂贵要静脉、肘窝肘正中静脉为穿刺部位各100次对比观察;在5~8次治疗时选择疼痛较轻的肘窝、前臂两部位不同静脉穿刺点和同一静脉穿刺点各100次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背贵要静脉、手腕头静脉、前臂贵要静脉、肘窝肘正中静脉为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3%、25%、23%、15%;肘窝肘正中静脉、前臂贵要静脉的不同静脉穿刺点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和23%,较同一静脉穿刺点疼痛程度低(P<0.05)。结论:在同等时间内注射同等剂量依托咪酯脂肪乳,前臂贵要静脉、肘窝肘正中静脉注射部位疼痛较轻,以后者最轻。然而选择肘窝肘正中静脉和前臂贵要静脉的同一穿刺点推注时疼痛明显升级,更换不同穿刺点时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9.
探讨知识培训对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知识培训对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1999年1月~2000年1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A组,2000年2月~2001年2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B组,分析A组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找出影响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因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结果 A组比B组“弹丸”注射不合格率高(P<0.05);A组人员(未进行知识培训)对核素肾动态结果影响占25%,B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占8%,两组比较,χ~2=10.488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加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知识培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有利于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良Y型留置针针口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成功率及弹丸质量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7-03-01—12-30接收的需进行肾动态显像检查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Y型留置针针口注射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直接注射法。对两组患者给药成功率和弹丸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给药成功率为76.0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30%(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放射性药物活度、腹主动脉峰半高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Y型留置针针口注射法进行肾动态显像检查给药成功率高,弹丸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邓瑶  孙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3):1241-1242
目的观察不同注射部位对异丙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12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手背静脉组、肘正中静脉组。观察异丙酚注射痛程度、记录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麻醉诱导后的生命体征。结果肘正中静脉组与手背静脉组相比较,异丙酚注射痛的VAS评分较手背静脉组评分低(P〈0.01),肘正中静脉组异丙酚注射痛中度疼痛以上的患者人数较手背静脉组少(P〈0.05)。结论选择直径较粗的静脉注射异丙酚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异丙酚的注射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图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依造影剂注射部位,随机分为:左肘正中静脉组(20例)、右肘正中静脉组(49例)、右前臂贵要静脉组(23例)和右前臂头静脉桡侧组(23例)。观察各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经右侧肘正中静脉团注成功后冠状动脉显影效果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侧肘正中静脉和右侧前臂贵要静脉团注成功后冠状动脉显影效果好,其次是右侧前臂头静脉桡侧。三组注射部位之间图像质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右侧肘正中静脉为首选注射部位。其次是右侧前臂贵要静脉,再次可以考虑右侧前臂头静脉桡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对上尿路梗阻患者肾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159例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患者行99Tom—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其肾功能,并与IVP结果对照,按其肾功能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于术后1年内复查。结果159例患者共有患肾252个,其中无功能肾66个,功能严重受损肾51个,肾功能中度受损36个,肾功能轻度受损47个,肾功能正常52个,切除患肾55个,其他121个患肾行手术解除梗阻,78例1年内复查肾功能,肾功能轻中度受损者术后恢复良好,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未见明显恢复。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对上尿路梗阻患者手术前评估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DN)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8年5月49例确诊为DN的患者,检测他们的血肌酐(S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并用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控制患者年龄因素,对Scr、mAlb、GFR进行两两偏相关分析,探寻三者的两两相关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GFR与mAlb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733,P0.01;GFR与Scr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7,P0.01;Scr与mAlb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7,P=0.002。结论: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更加简单、快捷、无创,相比于Scr、mAlb,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所得GFR可以更加准确诊断DN患者,可作为重要诊断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加99mTc-DMSA肾静态显像在梗阻性肾病的术式选择及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2例上尿路梗阻性肾病患者的检查资料,分为切肾组(185例)和非切肾组(387例)。结果:切肾组术前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为(5.37±3.86)mL/min,肾静态显像指数为0.63±0.32;非切肾组术前GFR为(31.18±17.48)mL/min,肾静态显像指数为1.73±0.62,两组之间的肾静态指数、GFR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肾动静态联合显像评估的肾功能与在手术中发现的肾的结构、形态相一致。非切肾组术后GFR为(38.52±14.71)mL/min,肾静态显像指数为2.76±0.58,较非切肾组术前的肾静态指数、GFR值有明显改善(P<0.05)。肾静态显像对上尿路感染的性质、程度、病变范围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99mTc-DMSA核素肾静态显像结合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它可以获得直观的肾脏摄取-排泄曲线和GFR值,从而能够定量地评判分肾功能,为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99mTc-DTPA后,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其他肾功能参数。同期检测患者血尿素(BUN)、肌酐(Cr)水平,比较各项指标的诊断准确率。采用SPSS16. 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行χ2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肾动态显像(GFR测定)对高血压肾损害诊断的阳性率为87. 5%,显著高于血BUN (42. 9%)、Cr (53. 6%)检测的阳性率(P 0. 01)。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01Tl与99mTc-H L91双核素心肌显像方法学,评价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存活心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AM I患者及10例对照者行静息和24h延迟201Tl与99mTc-H L91双核素心肌显像,核素显像行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用17节段法来分析201Tl显像缺损与乏氧显影心肌节段。结果:双核素显像图像质量良好,99mTc-H L91图像质量不如201Tl(t=6.007,P<0.01);201Tl静息显像诊断AM I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0.0%,准确度为96.4%,24h延迟显像22.2%AM I患者多节段存活心肌显影;83.3%的AM I患者201Tl灌注缺损心肌节段在99mTc-H L91显像中显影,对照者也有部分心肌节段显影。结论:201Tl与99mTc-H L91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明确AM I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并初步判断是否有存活心肌,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当代护士》2013,(7):27-28
目的探讨肘正中静脉与手背静脉穿刺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时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妇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妇女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背静脉穿刺注射,观察组采用肘正中静脉穿刺注射。对2组妇女注射时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肘正中静脉注射时疼痛率为2%,对照组手背静脉注射时疼痛率为7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正中静脉穿刺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时几乎无疼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人流妇女更好地配合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99Tcm-二乙三氨五醋酸(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梗阻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2例临床相关学科已确诊或拟诊的梗阻性肾病患者,需进一步了解双肾各自肾功能及患肾功能受损程度,术前均行核素肾动态显像和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受检者92例(肾脏数184只),单侧患肾92例,双侧患肾22例。除外48只正常肾脏,各种病因的136只患肾中,以结石为最多,占74.3%(101/136)。各患肾的肾功能情况为:功能正常38只(27.9%)、轻度受损32只(23.5%)、中度受损19只(14%)、重度受损25只(18.3%)、无功能肾22只(16.2%)。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灵敏判断肾实质功能,同时是了解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的无创性影像手段,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或肾动态显像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FR)是临床常用的测量方法,核素显像的特点在于获得肾血流和尿路排泄系列影像的同时计算GFR及其他参数,方法实用简便,GFR数值通常与临床判断或与其他计算GFR的方法相吻合。但核素显像测量GF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放射性剂量的准确性、“弹丸”注射技术、患者的体形变异和肾脏位置差异、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和肾外因素干扰、计算机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因素等,因此计算GFR的精确度存在不确定性,临床要特别注重参考其他相关指标综合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