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项九针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项九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68.3%,总有效率96.6%;对照组痊愈率41.7%,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项九针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治疗组血流速度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罐结合TDP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5例用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对照组85例只用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7.06%、总有效率92.94%。对照组愈显率63.53%、总有效率90.59%。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只用针刺疗法更好。  相似文献   

4.
观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治疗配合TDP照射.结果:治疗组58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58例,总有效率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中频脉冲配合TDP照射.  相似文献   

5.
张海翠 《光明中医》2010,25(6):978-97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黄芪注射液加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均用药2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管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含量及颈椎失稳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ET-1,升高NO及改善颈椎失稳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刺血、针刺、拔罐治疗,对照组用针刺、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愈显率47.5%、总有效率87.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结合针刺、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运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3 d内起效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较单纯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改善临床症状更完全,起效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8.
观察丹红注射液结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结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组40例和单纯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对照组40例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结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用骨瓜提取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新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0.0%、7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静脉点注参麦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颈枕带牵引、按摩理疗、口服西比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提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传统推拿手法基础上加用牵提手法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22例,愈显率78.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愈显率37.5%,总有效率89.6%。两组之间愈显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推拿加牵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李得平  李振  龚晓强  夏玮 《光明中医》2016,(13):1922-1924
目的观察中原帖氏飞针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帖氏飞针法治疗组和指切进针法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总评分差异及各项目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McGill总评分差异明显,t值为(11.374,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目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原帖氏飞针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镇痛效应方面,作用较指切进针法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丹红注射液结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9.38%、总有效率为96.88%,均高于对照组的15.15%和78.79%(P<0.05,P<0.01)。治疗后,两组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1),且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提高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另用参附注射液及硝普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对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氧饱和度(SaO2)、血液流变学、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6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硝普钠,能改善血气状态,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优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0例服用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对照组(1)150例仅服用颈灵合剂治疗。对照组(2)150例仅以推拿整复治疗,3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主要观察3组临床疗效、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变化(TCD、CDFI)、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值)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9.5%),显著高于对照组(1)(颈灵合剂组)的90%(治愈率38.7%)及对照组(2)(推拿整复组)的78.8%(治愈率30.7%)(P<0.01)。结论: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李宏  李真 《西部中医药》2014,(10):110-111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静滴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口服西比灵胶囊,对照组予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治疗效果及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优于单用西比灵胶囊。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0例用刺五加注射液、对照组30例用尼莫地平片治疗 ,疗程为 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0 0 % ,对照组 73.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在改善椎 -基底动脉血流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杜氏通督理筋手法配合牵引、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男40例,女53例;年龄21~70岁,平均46.39岁。治疗组48例采用杜氏通督理筋手法配合牵引、电针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牵引配合电针治疗,7d、14d、21d后,分别观测两组患者主观症状(眩晕、颈肩痛、头痛等)、客观体征(Jackson’s试验、椎A扭曲试验、Spling’s试验)及TCD血流速度变化等指标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下降,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杜氏理筋手法配合配合牵引、电针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患者易接受和配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建议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颈椎复元丹及外用力学平衡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4月治疗组对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复元丹结合颈椎力学平衡枕治疗,对照组160例服用天麻蜜环菌片配合颈椎牵引治疗,10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开始下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1年主要从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颈椎弓顶距变化、颈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期及舒张末期的血流量、弓顶距的改善、颈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的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96.2%,对照组有效率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复元丹结合颈椎力学平衡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提高椎动脉的顺应性从而增加脑部的血供,重建颈椎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