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10%过氧化脲夜间漂白活髓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增龄性黄牙、氟斑牙、四环素牙用10%过氧化脲进行夜间活髓牙漂白治疗。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结束1年用VITA比色板对着色牙进行比色,记录色阶变化及疗程,计算漂白有效率及评价疗效稳定性;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记录患者术中牙敏感度。采用SPSS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检验。 结果:增龄性黄牙、氟斑牙疗效优于四环素牙(P<0.05);.有效率分别为100%、100%、79%,所需疗程依次增长,治疗结束后一年复查有效率和治疗结束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中牙齿总敏感率为35%,氟斑牙组和四环素牙组敏感率高于增龄性黄牙组。 结论:10%过氧化脲漂白剂夜间漂白活髓牙技术安全、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影响。方法:24次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随机处死6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后普通光镜下观察,确定AS斑决形成。余下18只10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9只,分别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及生理盐水灌胃14周后处死。HE染色观察AS斑块的大小和血管狭窄度。酶法分析测定血脂,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血白介素-6(IL-6)。结果: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主动脉根部即出现AS病变,实验结束后HE染色显示中药组较对照组斑块面积减少;前者血管狭窄度较后者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前后血脂水平均无差异,实验结束后中药组血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S100A9基因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2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内毒素休克组(10只,LPS刺激3小时,LPS剂量为35mg/k);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两组肝脏组织中S100A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100A9mRNA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中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9基因表达上调在内毒素休克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及其相关蛋白P13K、K—Ras在溃疡性结肠炎癌变过程的表达及作用。方法:6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3组:正常组、结肠炎组、结肠癌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分别采用DSS和DSS/DMH复合法制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EGFR、P13K、K—Ra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结肠炎组、结肠癌组小鼠结肠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5%、65%,P13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5%、70%,K—Ra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50%、75%;3种组织中各指标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1,EGFR、P13K、K—Ras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UC—CRC结肠组织EGFR、P13K、K—Ras蛋白呈高表达正相关特点,EGFR及其下游相关蛋白P13K、K—Ras与UC—CR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苍山县韩塘乡原系地氟病病区。该乡陆庄、孙屋、侯宅、蔡家等4村改水前水氟含量1.9~2.3mg/L,氟斑牙患病率为83.4%(887/1064)。其中正~7岁儿童乳牙氟斑牙率为32.4%(44/136),8~15岁儿童恒牙氟斑牙率为83.2%(318/382)。1983年2月在陆庄打20米深井1眼,水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蒙药塔米尔片剂的毒理与抗疲劳作用。方法: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将40只健康小鼠(雌雄各半)按其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设空白对照纽(0.5%CNC-Na),塔来尔片刑组2组:在抗运动性疲劳实验中随机将60只健康小鼠按其体重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蒙药塔米尔原剂型组,塔米尔片剂低、中、高剂量组等6组,连续灌胃7d后,进行小鼠力竭性游泳时间,常压下耐缺氧时间,血乳酸测定,血红蛋白测定及血睾酮测定实验;结论:蒙药塔米尔片剂能够增强小鼠游泳耐力并延长耐氧时间,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增加运动后血红蛋白含量与血睾酮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氟伐他汀治疗组(C组),分别于4、6周末称体重,收集各组大鼠24小时尿液、血清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白蛋白.肾重/体重比值,并在普通光镜及电镜下对肾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B组大鼠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白蛋白、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高于同期A组,C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B组银染区及PAS红染区明显扩大,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突部分融合,系膜区基质增多,C组较B组减轻。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降脂、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芹菜汁对小鼠精子质量的亚急性影响,为芹菜的开发利用提供线索。方法:80只成年健康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天定时给阴性对照组0.3ml生理盐水灌胃,各剂量组以0.3ml不同浓度的芹菜汁连续灌胃56d。(1)灌胃结束,每个实验组随机抽取10只小鼠脱臼处死,取材,应用CASA系统测定精子密度、活率及运动参数。(2)将剩余雄鼠恢复14d后处死,检测精子运动参数。结果:(1)中、高剂量组肝脏系数、小鼠精子侧摆幅度(ALH)、高剂量组b级、d级精子、精子活力及精子活率、VAP、VCL、BC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恢复组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芹菜对小鼠的精子运动参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仅是暂时的、短暂的,具有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9.
外燥对小鼠气管上皮纤毛运动与呼吸道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组织、气管纤毛运动(CM)与呼吸道液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病理组织学、CM和RS情况。结果:温燥组小鼠第14天气管上皮鳞状化生、气管纤毛片状缺损、肺泡瘀血、水肿等较第7天加重,约40%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凉燥组小鼠气道病变比温燥组略轻,约20%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与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小鼠第7天与第14天CM加快,第7天RS增高但第14天减缓(P〈0.01);凉燥组小鼠第7天RS减少,第14天升高且CM加快(P〈0.01)。结论:温燥通过损伤气道纤毛一黏液毯屏障、腺体结构而致肺津生成减少与宣输失司,是燥咳的重要病机之一。凉燥组小鼠RS增加与CM加快,与凉伤肺阳而致肺津不化,凝成痰饮有关。CM与RS可为研究外燥病机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桂理中粉对试验动物小鼠有无急性毒性反应,以判断和评价参桂理中粉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最大给药剂量。方法:将SPF/VAF级CD-1(ICR)雌雄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胃饲最大给药浓度(35.29%),每次0.04mL·g^-1,3次.d^-1,一次性给药,溶剂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照组按时给予等体积的0.5%CMC。正常饲养观察14d,观察小鼠毒性反应症状,并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6、9、12、14天分别称量每只小鼠的体重和每笼小鼠(5只/笼)进食量。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在给药期间,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6、9、12、14天分别称量每只小鼠的体重和每笼小鼠(5只/笼)进食量无差异。给药后给药组无一例小鼠死亡,行为活动和外观正常,未见活动减少、蜷缩、松毛等现象,鼻、眼、口腔未见分泌物,于给药后14d处死,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外观及切面颜色、大小、质地均未见异常,胸腹腔均未见异常渗出和肿物。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每天生药42g.kg^-1,按体重计算为临床用药的221倍。结论: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每天生药42g·kg^-1时,参桂理中粉未见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4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 (25±2)℃,HR 55%]、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T (33±2)℃,HR 85%]、高热组[T (33±2)℃,HR 55%]、湿阻组[T (25±2)℃,HR 85%],12 h暴露,造模28 d,每天记录小鼠进食量,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与第28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白细胞介素-6 (IL-6)、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及Toll样受体4 (TLR4)等炎症因子血清水平。实验二,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将模型组与茵陈蒿3个剂量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3±2)℃,HR 85%],12 h暴露,制造湿热外环境。造模后14 d,茵陈蒿3组小鼠连续7 d用3种不同浓度的茵陈蒿水煎剂灌胃。检测方法及指标同上。结果:实验一,造模后14 d、造模后14~28 d、造模后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诱导的抑郁小鼠行为学及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别使用7种随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造成小鼠的抑郁样模型,为期4周。第5周开始,中药组给予二仙汤2.0g/kg灌胃,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6.0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为期2周。通过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体质量变化情况、糖水享乐、悬尾和强迫游泳等来判别小鼠的行为学状态;使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激素水平。结果:中药组与氟西汀组的体质量均比模型组高(P<0.01),但依然低于空白组;在享乐行为的蔗糖偏好中,模型组处于一个持续低迷的状态,中药组和氟西汀组的给药介入明显改善这种现象(P<0.01);强迫游泳和悬尾的行为学测试中,相比于模型组,二仙汤可以显著提升小鼠在绝望状态下的挣扎求生欲望,减少其不动时间(P<0.01);血清激素检测结果中,二仙汤可以直观地增强神经递质5-HT、DA的水平含量(P<0.05),从而提升下丘脑的精神愉悦性。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定模型评价方法。方法 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简称D组)10只和病证结合模型组(简称M组)40只,同窝m/m小鼠10只为正常组(简称C组)。第1~4周为阴虚证造模阶段:M组每日灌服伤阴药,余组灌服等体积超纯水。阴虚证造模结束后,将M组随机分为糖尿病阴虚证组(简称DY组)、六味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简称为DY-L、DY-M、DY-H组),每组10只。第5~8周为六味地黄汤干预阶段:DY-L、DY-M、DY-H组每日增加灌服相应剂量六味地黄汤(0.1 mL/10 g),余组灌服等体积超纯水。每周检测小鼠空腹血糖、体温、水量及唾液流率、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24 h尿量、体质量、食量和拉力;第8周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胰岛素耐量实验(ITT)及旷场实验。结果 阴虚证造模4周后,与C组比较,D组与M组空腹血糖升高,D组OGTT及ITT实验曲线下面积(AUC)增高(P<0.05,P<0.01);与D组比较,M组小鼠四肢爪心温度、心前区温度及肛温、水量增加,唾液流率、四肢及背部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建立肝癌H22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高剂量组(t3)、中剂量组(t2)和低剂量组(t1)。在普通饲料饲喂的基础上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法分别予空白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以不同剂量苦瓜蛋白。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肝、脾组织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苦瓜蛋白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组抑瘤率分别为52.05%、66.89%及85.81%;与对照组比较,体重、瘤重等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组织脏器指数变化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苦瓜蛋白对在体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荷瘤小鼠的肝脾等免疫器官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民族药铁包金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基于FGF2/FGFR1信号通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将15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批,每批分成5组,即模型组、铁包金低剂组(2 g/kg)、铁包金中剂组(4 g/kg)、铁包金高剂组(8 g/kg)、氟西汀组(20 mg/kg),各组给药1 h后分别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及开场实验(OFT)。另取6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铁包金低剂组(2 g/kg)、铁包金中剂组(4 g/kg)、铁包金高剂组(8 g/kg)、氟西汀组(20 mg/kg),各组持续给予相应药物7 d,最后一次给药后注射LPS,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FST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小鼠海马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磷酸化及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含量。结果 铁包金可以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对小鼠自发活性行为则没有影响,提示铁包金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同时,铁包金能够显著增加LPS抑郁小鼠糖水偏好值,减少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并可显著增加小鼠大脑海马FGF2表达量,提高FGFR1磷酸化水平。结论 铁包金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大脑海马FGF2/FGFR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医解毒法协同化疗在结肠癌辅助治疗阶段的优化治疗模式,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1)皮下接种CT-26细胞于50只BALB/c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5组:提前干预组10只、延后干预组10只、单纯中药组10只、单纯化疗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同时增设阴性对照组10只.2)5组移植瘤模型小鼠以及1组阴性对照组小鼠,治疗期间定期监测体重及瘤体变化.分组取血,分离血清,取瘤称瘤重,计算抑瘤率.3)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CEA、sCD44含量.结果:1)抑瘤率:两药合用组的抑瘤率约50%~60%,单纯化疗组约40%,单纯中药组约20%.抑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前干预组、延后干预组、单纯化疗组、单纯中药组.2)小鼠去瘤体重变化:治疗末提前干预组、单纯中药组小鼠去瘤体重较治疗前增加,单纯化疗组、延后干预组、模型对照组治疗后体重下降.3)ELISA结果显示:各治疗组CEA、sCD44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下降,两药合用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明显.提前干预组、延后干预组、单纯化疗组的CEA、sCD44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解毒法协同化疗能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EA、sCD4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工风寒湿热因素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中医证型的影响,探讨风寒湿热环境的致病实质。 方法 24 只 SPF 级雌性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BC)组、风寒湿环境(FHS)组、风湿热环境(FSR)组,阴性对照(NC)组,每组 6 只,除 NC 组外,对其余 3 组进行 CIA 造模,造模成功后进行人工气候箱干预,BC 组与 NC 组置于 SPF 环境中、FHS 组接受人工 FHS 环境干预、FSR 组接受人工 FSR 环境干预,每天 2 次,每次 2 h,连续干预 14 天。 观察测量各组在实验过程中关节炎指数(AI),人工气候箱干预结束后进行双踝关节皮肤红色值(a 值)、双踝关节 X 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与热休克蛋白 70(HSP70)、关节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等检测。 结果 与 BC 组比较,FSR 组 AI 值更快达到峰值、峰值维持时间长、下降幅度慢(P<0.05),FHS 组 AI 值与之相反(P>0.05);FSR 组 a 值、X 线评分、血清及滑膜组织 HSP70 含量均高于 BC 组(P<0.01),FHS 组血清及滑膜组织 HSP70 含量低于 BC 组(P<0.05);4 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不表达 HIF1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病理提示 3 组 CIA 大鼠细胞增生以炎症细胞为主,FHS 组大鼠病理评分较 BC 组低(P<0.05),FSR 组大鼠病理血管翳增生明显、骨质破坏较严重,病理评分较 BC 组高(P<0.05)。 结论 风寒湿热环境刺激能影响 CIA 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CIA大鼠基础属性为热,经 FSR 刺激后具有显著的热痹证候演变过程,可作为热痹模型,其实质与 HSP70 上调有关;经 FHS 刺激后并未表现寒痹证候特点,不能作为寒痹模型,其致病实质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复制温病湿热证模型,比较2种不同生物致病因子所致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分子免疫学特征。方法:结合高脂饮食及湿热环境建立MHV—A59病毒、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6只,正常组(A);单纯湿热因素组,即湿热组(13);病毒感染湿热组,即湿热加病毒组(C);细菌感染湿热组,即湿热加肠菌组(D),检测相关免疫及炎症指标。结果:造模后C、D组小鼠肛温较造模前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造模后A、B组小鼠体重较造模前增加(P〈0.05);而C组小鼠体重较造模前降低(P〈0.01)。造模后c组外周血CD8’值较A、B、D组降低(P〈0.01);CD4^+/CD8^+比值升高(P〈0.05)。造模后C组肝脏组织核因子KB(NF_KB)表达较A、B、D组升高(P〈0.01)。造模后C、D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TNF—α水平升高较D组更为显著(P〈0.01)。造模后B、C、D组吖干扰素(IFN-1)水平较A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造模后C、D组IFN-1/白细胞介素-4(IL-4)比值较A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造模后B、D组小鼠胃黏膜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OD值升高,与A、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病毒作为特殊生物致病因子引入温病湿热证模型的构建,是一种新的病证结合模型;其免疫学特征是以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系列免疫炎性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琼玉膏对实验性肺癌小鼠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使用癌细胞接种的方法制造肺癌模型,分别观测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化疗组(顺氨氯铂)及联合组(顺氨氯铂加琼玉膏)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瘤重及抑瘤率的变化,了解琼玉膏对实验性肺癌小鼠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联合组的小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及化疗组。联合组与化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在接种后7日体重出现显著差异,14日后则出现极显著差异。无论化疗组或联合组,其荷瘤小鼠的瘤块都明显小于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52%与71%;而联合组与化疗组比较,瘤块又明显小于化疗组。结论:琼玉膏对实验性肺癌小鼠化疗有明显的增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C57BL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玻璃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choriocapillarlo—Bmch’s membrane—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omplex,CBRC)的病理改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的相关性。方法选C57BL小鼠36只,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3月龄普通饲料组、8月龄普通饲料组和8月龄高脂饲料组。按时处死各组动物后作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同时摘取眼球做光镜和电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8月龄高脂饲料组血脂、血液流变学、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指标均高于3月龄、8月龄普通饲料组;8月龄高脂饲料组与3月龄、8月龄普通饲料组比较,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厚度明显变薄,玻璃膜厚度明显增厚。结论血脂异常能够加速C57BL小鼠的CBRC的病理改变,其改变与ARMD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