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11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前瞻性病例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类分析,对住院患者的证候信息及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病例中,临床辨证分型有11种,以痰热蕴肺型,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所占比例居多,分别为40.71%、22.12%、15.93%、9.73%。证候的聚类分析后归纳为4型:痰热蕴肺型所占比例最大,为46.90%,其次为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及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分别为27.43%、16.81%,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为7.96%。结论聚类证候分型与临床辨证分型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50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病例调查研究,初步总结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住院患者的证候信息和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150例病例中,原临床辨证分型有19种,其中痰热蕴肺(28.0%)、肺脾气虚兼痰热蕴肺(15.3%)、肺脾肾虚兼痰热蕴肺(10.0%)、气阴两虚兼痰热蕴肺(8.7%)四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多。通过对相关证候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后归为4类证型,分别为:痰热蕴肺(37.6%)、肝火犯肺(32.9%)、气虚血瘀(22.1%)、肺阴虚(7.4%)。结论:聚类分析得出的辨证分型与文献报道相近,原临床辨证与聚类分析后的证型分布符合率为34.9%,两种辨证分型的符合率不高考虑可能与临床中医证候标准不统一,临床医生对中医证候信息采集不规范以及回顾性资料研究中证候信息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肝火犯肺证"一词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与之对应的"肝火犯肺"一词也是在清代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证候的含义,内涵与现在基本相似。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肝火犯肺证"的发展源流作一梳理并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1规范名中文名:肝火犯肺证,英文名:syndrome of liver fire invading lung。注释: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清肃,以胸胁灼痛、咳嗽阵作甚则咳血、急躁易怒、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方法:对256例慢性咳嗽患者临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慢性咳嗽主要有风寒侵肺、肺气亏虚、阴虚肺燥、痰浊阻肺、肝火犯肺型,其中以风寒侵肺为主,占26.56%。结论:了解慢性咳嗽的疾病证候及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重症肺炎的证候学特点,及其证候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PCO2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临床病例观察表,收集东直门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重症肺炎患者135例,分析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WBC、CRP、PCO2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中冠心病、脑梗死患者以痰热壅肺、气阴两虚发病频率最高,风热犯肺证的证候积分最低,邪陷正脱证的证候积分最高。其中WBC值以痰热壅肺、风热犯肺证最低,以热闭心包证最高;CRP值以痰热壅肺、风热犯肺证最低,以热闭心包、气阴两虚证最高。热闭心包、气阴两虚、邪陷正脱组的PCO2显著升高。结论本文初步探讨了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与基础疾病、证候积分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重症肺炎的规律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探索COPD稳定期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要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COPD稳定期患者共189例,应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9例患者虚证类证候以肺肾气虚(17.96%)和肺脾肾气虚(15.87%)最多,实证类证候以痰瘀阻肺(15.87%)、血瘀证(13.47%)和痰湿阻肺(12.57%)最多。聚类分析把主要症状归类为3类,主成分分析筛选主要的证候因子,得到3类证候:脾肾气虚、痰瘀阻肺;气阴两虚、痰热壅肺、风寒犯肺;肺肾气虚、痰湿阻肺。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有决定意义的证候因子:影响肺肾气虚证的主要证候因子为腰膝酸软、夜尿频数、苔白;影响肺脾肾气虚证的主要证候因子为腰膝酸软、纳呆、腹胀、耳鸣。结论通过中医学理论与多元统计方法的结合可筛选出对COPD稳定期诊断有意义的辨证要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的文献,分析肺脓肿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丰富肺脓肿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证候频数描述,推断出肺脓肿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热毒闭肺证、肺热血瘀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风热犯肺证等;根据肺脓肿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风热犯肺证、肺气虚证、燥邪犯肺证、热毒闭肺证、虚实夹杂证、阴虚肺燥证;根据以上两种共有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推断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其研究结果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验证、分析与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风发病多重危险因素及病情变化时重要的临床表征和证候要素,通过危险因素、病情变化时所呈现的基本证候要素及临床表征的预警作用对中风进行积极的预防。方法:收集急性中风患者80例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多重危险因素、发病前病情变化临床表征、生化、血常规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中风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存在2个及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87.5%;发生频率较高的临床表征为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烦不宁、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口干口苦等。对临床表征进行聚类分析,出现频率最高的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烦不宁自成一类,其次是气虚风痰证候和风火痰热证候。结论:中风多重危险因素包括四大基础疾病及生活饮食习惯,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组最常见的临床表征为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烦不宁、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口干口苦,头晕昏沉等,发病前主要的证候要素为气虚风痰证候和风火痰热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研的方法,采集80例小儿肺炎喘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专家意见探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发热、咳嗽、痰壅、恶寒、鼻塞、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分为风热闭肺证(48.75%)、痰热闭肺证(25.00%)和风热犯肺证(17.50%),病程在5~7 d以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较为多见,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为主。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结论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证候分布与病程长短和感染病菌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并总结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构建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和理化检查资料.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型比较,总符合率为50.6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4个主要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型比较总符合率不高,提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表现以兼夹证为主,单一证型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2)肝火犯肺主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咳血鲜红,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病机:肝气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肺络受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哮喘的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了本院2008年2月~2012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122例小儿咳嗽变异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肺系症状及体征分布情况、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年龄分布上,大部分患儿集中在3~4岁之间,其比例超过了50%;在发病季节上,以春季发病和秋季发病患儿居多,总比例为68.85%;在肺系症状分布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红、喷嚏、扁桃体肿大、鼻痒等;在证型分布上主要分成了风寒束肺证、风热挟痰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等4种,其中以肺脾气虚证为最多。结论:小儿咳嗽变异哮喘与年龄和季节等相关因素有关,同时可分为4个基本证候:风寒束肺证、风热挟痰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63-1865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的文献,分析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风温肺热病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8.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风温肺热病证候32种,频率≥5%的证候有8种,分别是: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表寒肺热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暑湿证、热毒闭肺证、热扰神明证、热入营分证、湿热蕴脾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燥邪犯肺证、痰湿内阻证。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该文献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何德平  王维亮  黄颖 《新中医》2012,(12):129-130
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系统回顾性研究,初步总结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并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27篇,涉及证型23种,总病例数1828例,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后得出证型12种,分布较多的依次为痰热壅肺(36.93%)、肝火犯肺(26.80%)、阴虚火旺(23.03%)、肺脾两虚(3.56%)、气虚血瘀(3.39%)。结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肺脾两虚、气虚血瘀基本概括了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临床证候特征,揭示了支气管扩张症的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型及证候学特点,丰富中医药治疗煤工尘肺的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08例煤工尘肺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煤工尘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热(火)、风(外)、痰、血瘀、寒(外)、阴虚、湿(内)。病位主要集中在肺、脾、肾。临床辨证有10种证候:肺气虚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脾气虚证、风寒犯肺证、痰湿阻肺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表寒肺热证。对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7类:肺气虚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辨证以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为主;合并急性感染时,常合并痰热蕴肺证、风热犯肺证的兼证。结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气虚为主。患者常因本虚,易感受风热、风寒之外邪。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煤工尘肺中医证候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2.5 风轮证类泛指风热、热毒、湿热等侵犯风轮 ,或正虚风轮失养所见证候。2 .5.1 风轮风热证风热外邪侵袭风轮 ,以黑睛起星翳 ,目赤疼痛 ,畏光流泪 ,鼻塞头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以往常统称为风热犯目证、风热犯表证。证候 :黑睛骤生星翳 ,色灰白 ,抱轮红赤 ,羞明流泪 ,碜痛 ,鼻塞 ,头痛 ,咽痛 ,口微渴 ,舌红苔薄黄 ,脉浮数。证的鉴别 :本证特指风热之邪侵袭风轮 ,虽可有发热 ,头痛 ,鼻塞 ,口微渴 ,脉浮数等风热的一般证候 ,但以黑睛起星翳 ,目赤疼痛 ,畏光流泪等为特征性表现 ,因而不宜统称为风热犯表或犯目证。治法 :疏风清热。主方 :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文献报道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症状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数据库,将原始资料数据量化后录入计算机,建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合格文献98篇,213条记录,发作期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热哮证(41.78%)、寒哮证(38.03%)、痰浊阻肺证(5.16%)、肝火犯肺证(5.16%)等;根据各主要证型的症状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对证型的判别准确率达85%以上;结合专业知识对主要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热哮证和寒哮证2个基本类别。结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主要证型有寒哮(风寒袭肺)证、热哮(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和肝火犯肺证,可作为进一步开展支气管哮喘证候研究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发作或加重时辰与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对329例慢性咳嗽病例证型及其发作或加重时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热壅肺、肝火犯肺、痰湿蕴肺、肺阴亏虚、肺气亏虚为慢性咳嗽的主要中医证型。上半日咳嗽多为痰热壅肺和痰湿蕴肺,下半日咳嗽多为肺阴亏虚,前半夜咳嗽多为肺气亏虚,后半夜咳嗽多为肝火犯肺。结论:多数患者咳嗽发作或加重的时间具有规律性,有助于准确诊断、鉴别疾病、判断疾病预后,同时也为择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161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慢性咳嗽的症状、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要证候因子,结合中医证候学给予解释。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93%,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风盛挛急证、类肺阴亏虚证、类肝火犯肺证、类风寒袭肺证、类痰湿蕴肺证、类燥邪伤肺证及类痰热壅肺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慢性咳嗽的主要证候因子的提取结果与专家共识意见基本相同,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2 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本研究对国家标准《术语》中所列证名及上文所述增补的证名的定义和证候进行了补充、修改 ,并增补了证的鉴别、治法和代表方剂 ,以便于医师规范操作和临床推广应用。2 .1 实邪犯目证类泛指风热、痰湿、瘀血等侵犯于目的证候。除有目痛等症之外 ,并因不同的实邪而各具特征。2 .1 .1 风热 (火 )犯 (攻 )目证风热之邪上犯于目 ,以发热恶风 ,两目红赤疼痛、眵多、流泪 ,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以往常统称为风热犯表证。证候 :发热 ,恶风 ,胞睑红肿 ,白睛红赤 ,眼珠疼痛 ,眵多胶粘 ,畏光流泪 ,苔薄黄 ,脉浮数。证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