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不同出生队列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山东省预防接种信息系统(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IIS)收集的1~7岁儿童接种个案分出生队列、分地区、分居住类型进行疫苗接种率分析。结果 山东省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共收集1~7岁儿童预防接种个案8 512 824例;1~7岁本地和流动儿童常规免疫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69%和92.26%;各出生队列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2.01%、94.59%、95.72%、95.15%、94%、96.51%和91.55%。中、西部地区接种率低于东部地区;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西部地区流失儿童比例高于东、西部地区。结论 山东省1~7岁儿童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总体较高,中西部和流动儿童是预防接种管理重点,西部地区需控制流失儿童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太和县某地区环境铅污染水平及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儿童血铅水平与环境铅污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中空气、地表和地下水、土壤、农作物与儿童静脉血铅含量,采用加权法对环境铅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该地区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小麦铅含量均超标,儿童血铅含量普遍超标,浓度范围为98.3--441ug/L;结论:该地区存在环境铅污染,可能是导致当地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海岛地区6~13岁儿童血压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海岛地区6~13岁儿童血压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对血压偏高儿童实施有效地干预。方法 对海岛地区3536例6~13岁儿童进行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海岛地区6~13岁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6.3%,其中,男童6.2%,女童6.4%。不同居住区域儿童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城区8.0%,农区6.5%,渔区2.2%。结论 体重超重、缺少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为儿童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儿童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为探讨咸安区儿童保健工作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有效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该地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况,并明确影响“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无为县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共884名3—6年级儿童,其中“留守儿童”491名。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17.1%)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可能与性别、年龄、学习困难程度、健康状况、母亲教育方式、老师教育方式和零花钱等因素有关。[结论]农村地区小学“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社会、学校和家长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地区儿童生存现状分析刘健,易萍,孙振球,胡其明,陈碧云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以后,"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要提高我国儿童保健的整体水平,农村地区的儿童保健必须有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四川某偏远贫困地区家长对计划免疫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偏远农村地区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农村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两个乡为现场,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信行调查。[结果]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主动性差,彝族(29.2%)低于汉族(71.4%);影响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主动性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外出打工、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的认识等。[结论]在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家长尤其是彝族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大对该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慧  杜瑜荣  安锋涛 《职业与健康》2007,23(13):1090-1090
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锌儿童一般会出现食欲差、生长缓慢、容易感冒、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延迟等症状。为了解温泉地区学龄前儿童发锌水平,使缺锌儿童得到及时的补锌,我们对温泉地区2所幼儿园的764名儿童进行了发锌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9.
宣昌市集居儿童铅污染状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宜昌市集居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严格控制的调查方法,于2000年6~12月对宜昌市城区576名2~6岁集居儿童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6名儿童血铅水平平均数为0.395μmol/L,其中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0.483μmol/L,比例是16.84%,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工业地区和中心城区儿童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近郊地区。儿童居住在工业地区、幼儿园距马路较近、母亲从事铅作业、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等是儿童铅水平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宜昌市集居儿童血铅水平及儿童铅中毒流行率,虽然略低于全国大城市和工业地区污染等严重城市,但仍远高于西方国家水平,儿童铅污染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国1-9岁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Poliomyelitis vaccine, PV)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20年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随机抽取全国120个疾病监测县278个村1-9岁儿童PV接种信息,分析PV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16 182名1-9岁儿童中,第3剂PV(PV3)、12月龄内PV3接种率分别为97.87%、92.60%;在7 408名5-9岁儿童中,第4剂PV(PV4)、5岁内PV4接种率分别为92.51%、84.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2月龄内PV3接种率呈中部和西部地区儿童低于东部地区儿童[OR(95%CI):0.55(0.46-0.66)、0.49(0.42-0.58)]、东北地区儿童高于东部地区儿童[OR(95%CI):2.09(1.42-3.06)]、农村地区儿童低于城市地区儿童[OR(95%CI):0.80(0.71-0.91)]、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下降[OR(95%CI):0.84(0.73-0...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流动儿童分布及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四川省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免疫状况,加强对他们的计划免疫管理,按大、中(地级市)、小(县级市)城市和乡(镇)4类地区分层,每类地区抽取2个调查点。共8个点,按统一的调查方法,逐户调查流入调查点的、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流动儿童。调查共发现≤7岁流动儿童1459人,与调查地区常住儿童的比例为1:11.78,大城市流动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地区。流动儿童中≤3岁者占58%。流动儿童以省内流动为主,占89%,多数是随父母经商打工的。≤7岁流动儿童的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为84.65%,明显低于常住儿童(96.07%)。流动儿童中1岁儿童占17%,1岁流动儿童的四苗全程接种率为75%。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要接种,不知道要接种第2、3次。在不合格接种中,超期接种占89%。大、中城市,制定全省统一管理办法势在必行。定期到流动人口聚集地清理登记、及时发现、建卡并提供免疫接种,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河油田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状况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儿童感觉统合检测(家长用)及作者自行设计的儿童情况调查量表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地区1714名小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该地区儿童感觉统合轻、中/重度失调率分别为20.13%和7.06%;男童较女童略高,学习成绩差者明显高于成绩优良者,且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越高。【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与性别、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干预治疗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九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地区差异的某些规律和变化特点。方法对1995年进行的第三次九城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975和1985年的两次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不同地区儿童的体格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仍为北和中片儿童的生长明显优于南片,排在前四位的是北京、上海、哈尔滨和南京。但是这种差异在20年间,尤其近10年中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结论儿童生长的地区差异仍持续存在,但正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的儿童饮食结构与儿童低体重营养不良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6-36月的儿童食物结构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饮食结构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为对儿童进行营养综合干预性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5.
葛申  张菁  汪滢  贾滨  陈天京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207-1208
为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入学前外来儿童的免疫接种现况。根据外来人口分布特点分为散居地区和重点地区,进行分类汇总。发现朝阳区学龄前外来儿童共49357人,在外来人口最为集中的重点地区,儿童免疫空白及疫苗漏种现象尤其严重,应在今后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予以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1988年Kilen假设儿童白血病是作为对普通传染病的罕见反应而发生的;农村人口流入高比例易感个体的存在,有助于传染病的流行,并且使白血病的发生率增高。先前大多数儿童白血病的生物学研究已经支持了这种假设。本研究旨在测试新西兰农村人口流入增加是否与儿童白血病发生率增高有关。研究地区为新西兰北岛的Rotorua、Matamata与Whakatan等地区,该地区人口自19世纪50年代增加很快,而新西兰其他地区人口增长幅度较小。新西兰儿童白血病记录(1949~1983年,年龄0~14岁)由住院医师从国家癌症登记处获得。对于研究地区和新西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基本指标,利用WHO/NCSH参考标准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调查获得1655对母与子,与WHO/NCHS标准分布比较,该地区3岁以下儿童整体营养状况较差,以身长减低为突出,提示为长期的慢性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总患病率分别为:39.0%,23.7%,5.6%,农村高于城市,牧区高于农区。海拔是影响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对身长的影响尤为明显。结论 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差,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地区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骨龄是评价儿童骨发育的指标,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为了解和比较农村非缺碘地区、碘盐防治碘缺乏病(IDD)轻病区和未补碘IDD轻病区同时期出生儿童骨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我们于2001年对辽宁省部分农村地区儿童进行了手腕骨X线拍片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称,0~5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同龄儿童的30.46%,他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7个人口流出大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数量均超过100万,7省留守儿童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65.97%。  相似文献   

20.
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称,0~5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同龄儿童的30.46%,他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7个人口流出大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数量均超过100万,7省留守儿童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6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