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今年78岁的长春市民赵土华可能是中国最不幸的母亲:5个儿女全部患有国内首例、罕见的家庭遗传怪病,其中3个已去世。目前幸存的两个女儿,一个在被病魔折磨得精神分裂后,变成了植物人,生命危在旦夕。另一个正在与厄运苦苦抗争!  相似文献   

2.
怀区地黄遗传多样性的ISSR鉴定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茎尖培养脱毒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44条ISSR引物进行初选,然后用其中适合的10个ISSR引物进行ISSR分析。结果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基于这些条带,用SPSS10.0软件分析,建立了遗传Jaccard相关系数矩阵,构建了分子树状图,将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组培系分为2类:其中一类群含有6个材料,包括组培85.5、大田85.5、组培9302、大田9302、金状元和金白地黄;另一类群含有4个材料,包括北京1号、大红袍、地黄9104和野生地黄。而且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的聚类分析结果;用POPGENE32软件分析知,多态性指数为0.377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037,多态性比率为71.82%;用一个ISSR6引物建立了10个供试地黄样品的DNA指纹图谱并且能将其彼此区分出来。结论ISSR标记适合于构建怀区地黄的DNA指纹图谱、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位于河南伏牛、太行、大别和桐柏4大山脉的8个益母草居群6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扩增出2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38条,多态性百分率(PPB)为99.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64 2,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4 6,种群间基因流为1.197.Mantel Test分析表明,河南益母草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有着明显的相关性(r=0.366 3,P<0.05).结论 河南野生益母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地黄不同品种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地黄不同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特点。方法:采用RAPD技术和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对地黄16个栽培品种、2个野生居群共54个个体进行了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邻接法构建的多数一致树将54个地黄样品划分为3个明显的类群;Popgene和AMOVA分析均显示地黄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大于品种内;类群II所包含的各品种未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长期的无性繁殖为地黄积累了一定的遗传分化,野生地黄与栽培品之间遗传距离较大,但在主要栽培品种中遗传分化不明显,显示遗传背景较为单一。野生地黄作为地黄的育种资源应给予充分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连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春平  何平  胡世俊  王瑞波  张益锋  刘长坤  高姗 《中草药》2009,40(10):1630-1634
目的 对野生黄连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通过ISSR技术对7个野生黄连居群共78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用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6条清晰条带,其中72条具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7.9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80 3,Shannon多样性指数I=0.283 2,遗传分化指数Gst=0.681 5,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089 4~0.184 6和0.832 1~0.912 7.结论 黄连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ISSR可以作为研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遗传结构特点.方法:采用新型分子标记SCoT对来源于我国的6个桃儿七野生居群共4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运用POPGENE软件计算相关遗传参数,UPGMA方法聚类,结合MEGA5软件生成树状图.结果:筛选出的27条引物,共检测到350个位点,其中284个为多态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所得多态条带为10.52条.物种水平上,桃儿七6个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PPB 79.27%,Ne 1.332 7,H 0.210 9,Hspp0.328 6.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PPB 10.48%(4.00%~23.71%),Ne 1.0487(1.020 7~1.1037),H 0.029 7(0.012 9 ~0.063 1),Hpop0.046 2(0.019 9 ~0.098 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841 1与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Hsp-Hpop)/H.p=0.849 4基本一致,均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基因流Nm=0.094 4,表明桃儿七居群间基因交流处于低等水平.Nei's遗传一致度(I)范围为0.570 8~0.978 7.聚类分析将供试居群分为2类,相同地理来源或相似生境的材料具有聚为一类的倾向.结论:供试野生桃儿七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有效保护和改良种质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药遗传毒性研究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药的遗传毒性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得到重视。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以遗传基因突变为指标的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tk试验)、以染色体畸变为指标的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以DNA损伤为指标的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3种。 该文结合中药特点就现代中药遗传毒性研究进展、遗传毒性评价方法、中药遗传毒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新技术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浙江主产区栽培玄参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应用荧光AFLP标记对具有代表性的6个玄参居群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采用7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共得到12 55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 808条,多态性比率70.17%;各居群间的PPB变化范围在41.67%~55.56%,平均为47.30%;I在0.190 8~0.238 3,平均为0.221 8;Ne在1.201 4~1.280 6,平均为1.236 9;Gst为0.127 1,Nm为3.432 4;UPGMA聚类显示6个居群可以聚为2类,其中天台、缙云和景宁种群遗传距离较近聚为一个亚类,东阳、磐安和仙居聚为一个亚类。结论浙江主产区栽培玄参种质资源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大部分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有较高的基因交流,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环境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病因病机与辨证的推断,虽考虑到了证候的比类奇恒(《素问·疏五过论》),但是其距与遗传相关的恒(正常)值是多少?这是临床所必须了解的,因为证均由多基因等多因子所控制;又如:庚辰、庚戌、金运太过之岁的气候条件,由于遗传易患性而使患烦躁、背瞀胸满的疾病或症状者各占人群中的多少比例[1]?在不同地区间这种遗传易患性基因多态与频率有没有关系?在不同基因组类型的人群中疾病的传变规律是否相似?同一处方对同一证候的疗效个体间总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的不同,其中耐药性基因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传统中医相似,需要通过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利用SCoT分子标记分析国内外8个黄花蒿品种(品系)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运用POPGENE软件计算相关遗传参数,UPGMA方法聚类生成树状图。结果表明:20条引物共检测到14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2个;物种水平上,PPB=84.1%,H=0.217 3和Hap=0.341 9,表明8个黄花蒿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群体水平上,各遗传参数的平均值为PPB=41.9%,H=0.121 5,Hpop=0.186 8,表明遗传多样性较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441 0)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品系)内;品种(品系)间存在基因流障碍(Nm=0.633 9);品种(品系)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为0.755 1-0.985 7;8个品种(品系)聚为2个大类,具有相同或相似遗传背景的品种(品系)具有聚为一类的倾向。研究结果显示,在黄花蒿品种选育中应加强育成品种的交流、增加优异基因的相互渗透,从而拓宽黄花蒿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和住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100份病例,将其一级亲属的患病状况进行登记。以性别、年龄、人数与患者相同的健康人群一级亲属作为对照,计算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结果:17~40岁发病者占73%,因此可将此年龄组视为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危险年龄,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为70.8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属于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通过调查一家系三代共49人,发现第二代男性7人中6人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心电图特征:均为交界性心律,同代女性及第一代,第三代人均正常,四例患者行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均为正常核行,染色体畸变率3.4%,与正常对照组畸变率3.33%,无显著差异(P〉0.05),经遗传分析,认为该家系属性连锁隐性遗传,其遗传方式与国内外文献所报告的不同,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4.
ISSR分子标记对金荞麦8个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张春平  何平  何俊星  类淑桐  胡世俊 《中草药》2010,41(9):1519-1522
目的对野生金荞麦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通过ISSR技术对8个野生金荞麦居群的共92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3条清晰条带,其中90条具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7.3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374 7,Shannon多样性指数I=0.572 8,遗传分化指数Gst=0.171 8。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043 1~0.384 9和0.684 3~0.954 5。结论金荞麦种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ISSR可以作为研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道地产区的甘草经过栽培后遗传多样性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探讨中药离其土,则失其味也的科学性,为栽培甘草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SSR-PCR技术对6组24个栽培甘草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6条引物对24个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43个条带,其中29个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百分比为67.45%。用NTSYS-pc2.10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基本可将不同道地产区的栽培甘草较好的区分,但同一产区种子栽培的甘草与种苗栽培的甘草并不能较好的聚类。结论栽培甘草不同产地遗传多样性都很丰富,同一产地的甘草由于不同的栽培代数遗传多样性有所改变,说明甘草经过多代有性繁殖后遗传多样性会有部分丢失,这可能与环境的选择有关,为优质甘草的栽培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大霞  王钰  张雪  瞿显友  李隆云 《中草药》2012,43(8):1595-1598
目的 研究3种类型黄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 对3种类型黄连的90个单株进行ISSR分析,运用POPGENE 1.31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 22个引物共检测到164个位点,其中108个为多态位点;黄连3种类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5.8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 8,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1440,物种水平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2302;在类型水平上,PPB为55.08%,Ne为1.2189,H为0.1360,类型水平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为0.215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类型间遗传分化系数与Shannon’s类型分化系数分别为0.0561和0.0652,均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类型内;ISSR标记检测到类型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流(Nm=8.4054),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两两类型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9831~0.9897;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各类型间的UPGMA聚类,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结论 3种类型的黄连遗传多样性较高,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雷公藤属植物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来自雷公藤属植物3个种4个类型24个居群的110个样本。结果和讨论: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得到128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123个,占96%。通过聚类分析可以看出,东北雷公藤明显与其他种有显著的遗传差异;中间类型和雷公藤的关系较与昆明山海棠的关系更密切,但中间类型和雷公藤之间也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且中间类型呈现较雷公藤复杂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的中间类型居群与雷公藤的关系远近不同。大量的中间类型的存在,连接了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这2个种,从分类上建议将2个种合并。将除去东北雷公藤的其他居群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居群间分化明显,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因此应当收集不同来源的种质以保存尽可能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药用金荞麦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野生金荞麦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通过RAPD技术对7个野生金荞麦居群共87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85条清晰条带,其中75条具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8.2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310 3,Shannon多样性指数I=0.563 2,遗传分化指数G_(st)=0.192 4.结论:金荞麦种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APD可以作为研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19.
1个虚寒家系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深层次地探索虚寒证的先天 (遗传 )背景。方法 用 4 0项虚寒证量表调查 1个 3代 15人的虚寒证家系和 10例正常人 ,将积分分为 4类分析 ,评定典型虚寒证、虚寒证体质和非虚寒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得到第 1张虚寒证家族图谱 ,典型虚寒证患者与家系内、外正常人在虚寒证证候定性、定量 ;虚寒证主症定性、定量积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族性虚寒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拟有多基因遗传类似显性寒冷表型的趋势 ,为深入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20.
贵州头花蓼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贵州头花蓼4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贵州省48个居群24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1条引物共检测到8 293个位点,其中7 962个为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头花蓼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差异较大(69.78%~93.13%),平均值为79.0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45 8,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96 2,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722 3,居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Hs)为0.080 4,Shannon′s多样性基因遗传分化系数(Ist)为0.044 2。UPGMA聚类分析显示48个居群可分为3大类,贵州境内西部、西南部与东南部的头花蓼表现为交叉聚类,Meantel检测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62 9)。结论:头花蓼种群遗传变异多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分化较小,居群间存在基因流(Nm)受阻,聚类显示部分迁徙居群没有出现随地理变化的遗传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