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C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睾丸扭转的价值,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疑似睾丸扭转患者230例,以术后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CDFI、CT、 MRI检查,比较CDFI、CT、MRI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术后病理学诊断185例确诊为睾丸扭转,CDFI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164例,假阳性14例,假阴性21例,真阴性31例;CT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175例,假阳性6例,假阴性10例,真阴性39例;MRI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180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5例,真阴性41例,CDFI、CT、MRI诊断睾丸扭转的Kappa值分别为0.543、 0.786、0.877。ROC曲线分析显示,CDFI、CT、MRI诊断睾丸扭转的AUC分别为0.788、0.906、0.942。C DFI、CT、MRI诊断睾丸扭转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CT诊断睾丸扭转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59%、86.67%、93.04%,MRI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CT、MRI影像对比性表现,以指导早期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脊柱髋关节患者进行具体探究,应该是所有患者都经过CT扫面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探究这两种影像学的特征,基于骶髂关节病理学检查标准,对这两组的影像检测方案在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影像能够显示出患者骨结构的改变,并且发现急性炎症的反应,病理诊断阳性患者62例,其中MRI诊断阳性患者62例中,真阳性患者有29例,其诊断结果为:CT组的敏感度为74.2%,特异度70.6%,约登指数0.448。CT组诊断阳性患者56例,真阳性患者46例,其诊断结果为:MRI组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88.2%,约登指数0.817。结论临床医学中,采用MRI影像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髋关节的炎症反应情况,并且诊断结果在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方面比较高,有助于解决患者早期诊断需求,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I扫描仪,对42例肝脏占位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和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血管瘤组和肝癌组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血管瘤组与肝癌组间绘制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血管瘤与肝癌Ktrans及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与肝癌Ktrans、Ve、Kep、V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661、0.966、0.582,以最大约登指数得到的最佳诊断切点值,则定量参数判断及鉴别血管瘤和肝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0%、80.0%、95.0%、65.0%,特异度分别为86.3%、59.1%、81.8%、54.5%。结论 MRI定量动态对比增强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对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第三代双源CT能谱衰减曲线、单能量CT值及斜率对肝脏转移瘤与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肝脏转移瘤(共25个病灶)、16例肝血管瘤(共18个病灶)的实质部分、病灶周边肝实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能谱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实质部分增强扫描静脉期诊断两组病灶优于其他各期检查,且以两组病灶诊断效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静脉期70keV单能量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90,且以能谱曲线CT值(123.6150)为阈值鉴别两组病灶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2.0%,以斜率切点-1.1865为阈值鉴别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87.5%。结论第三代双源CT能谱衰减曲线增强扫描静脉期有助于更好地鉴别肝脏转移瘤与血管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61例拟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计算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2%、70.0%、8 5.3%。MRI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1%、80.0%、93.4%。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方面均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以充分考量患者病情与经济情况,选取适当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0T MRI增强扫描在瘢痕妊娠(CSP)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5本院收治的50例拟诊CSP的患者,均有完整超声、3.0T 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0T MRI增强扫描在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RI诊断CSP 38例,非CSP 12例,与病理结果对照,MRI诊断CSP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71(0.706~1.000),约登指数0.741,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1.82%;超声诊断35例CSP,非CSP 15例,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CSP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774(0.604~0.944),约登指数0.548,敏感度为82.05%,特异度为72.73%;MRI诊断CSP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超声,诊断CSP的敏感度、特异度也高于超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5、0.114,P=0.175、0.735)。结论:相较于超声,3.0T MRI增强扫描用于瘢痕妊娠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或可为CSP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疾病信息,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为肝脏结节性病变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依次行MRI平扫、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肝细胞特异期扫描。结果 50例患者共发现局灶性结节73枚。病理或临床诊断肝细胞肝癌(HCC)25例、肝脏转移瘤7例,再生结节(RN)5例,退变结节(DN)6例,肝血管瘤6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2例,肝腺瘤1例。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共诊断HCC 24例,肝脏转移瘤7例,RN 5例,DN 6例,肝血管瘤6例,FNH 2例,肝腺瘤1例,总体符合率98.1%。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Gd)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 min肝细胞特异期扫描时,大部分恶性结节呈现低信号,仅1例肝细胞肝癌呈稍高信号,大部分良性结节呈高信号,但肝血管瘤呈低信号。结论采用钆塞酸二钠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扫描与肝细胞特异期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病变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诊断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疑为胶质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PET-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与MRI联合PET-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Kappa值,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在评估胶质瘤中的价值。结果 MRI检查胶质瘤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88.57%,Kappa值为0.494;MRI联合PET-CT检查胶质瘤的敏感度为98.41%,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97.14%,Kappa值为0.841。MRI联合PET-CT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明显高于MRI(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联合PET-CT预测胶质瘤的敏感度高于MRI(P<0.05)。结论 MRI联合PET-CT可提高检测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疑似胆管结石病(bile duct stone,BDS)患者124例,均行MRI及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绘制两种方法诊断效能的ROC曲线。结果 124例疑似病例,75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证实,单纯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lithiasis,IHL)8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extrahepatic lithiasis,EHL)36例,IHL与EHL同时存在31例,即最终IHL共39例,EHL共67例。对于IHL,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74%、94.44%、92.00%、0.968,与超声的84.62%、91.67%、88.00%、0.956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EHL,MRI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03%、92.00%、0.849,均明显优于超声的65.67%、65.33%、0.768(P<0.05)。结论对于IHL,MRI与超声诊断效能相当;而对于EHL,MRI相较于超声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肝脏局灶性病变CT和MRI诊断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善红  张海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32-4035
目的:探讨肝内局灶性病变CT和MRI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活检证实的49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和MRI影像资料。结果:49例均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25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18例,肝硬化结节4例,胆管细胞癌5例,局灶性结节增生(FNH)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7例,肝脏炎性假瘤3例,肝腺瘤4例,肝脓肿5例。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尤其高场强MRI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增强CT检查联合MRI在胆管良恶性狭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胆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MRI检查与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创建不同检查法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9.71%,误诊率为10.81%,敏感度为90.32%,特异度为89.19%。增强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59%,误诊率为2.86%,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4.44%。MRI联合增强CT检查法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AUC值(0.876)均高于单项检查(0.751,0.697),除准确率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误诊率低于单项检查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增强CT与MRI均为胆管狭窄病变诊断的有效方法,二者联合使用诊断效能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比较MRI及CT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方法对4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增强行双期动态扫描;MRI行常规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8例患者中,A期前列腺癌1例,B期前列腺癌14例,C期前列腺癌15例,D期前列腺癌18例。在15例A期或B期前列腺癌患者中,CT平扫和增强扫描直接确诊7例,诊断符合率为46.7%;MRI平扫直接确诊为13例,诊断符合率为86.7%,两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3例C期或D期前列腺癌患者中,CT平扫和增强扫描直接确诊31例,诊断符合率为93.9%,MRI平扫直接确诊为32例,诊断符合率为96.97%,两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或B期前列腺癌的诊断,MRI较CT有明显优势;对于C期或D期前列腺癌的诊断,CT和MR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对周围型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肿块患者66例,分别进行CT增强扫描、MRI检查及增强CT联合MRI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鉴别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肿块诊断特异度为56.52%,灵敏度为81.39%;MRI特异度为52.38%,灵敏度为73.33%;增强CT联合MRI的特异度为78.26%,灵敏度为93.02%,MRI与CT增强扫描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增强联合MRI检查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对周围型肺肿块的鉴别诊断均各具优势,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临床鉴别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提高肿块良恶性判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的CT和MRI典型影像特征,同时探讨CT和MRI对肝脏血管瘤的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肝脏血管瘤患者41例,患者均行CT及MRI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肝脏血管瘤在CT检查及MRI检查中的图像表现,对比患者MRI及CT检查对肝血管瘤的检出结果。结果 41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发现病灶共47个,单发病灶者37例,多发病灶者4例,CT扫描病灶检出率为95.74%(45/47),MRI扫描病灶检出率为97.87%(46/47),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30例(73.17%)患者CT平扫图像中出现经典型肝血管瘤图像特征,增强过程呈"快进慢出",逐渐"向心性强化",另4例(9.75%)患者图像未见典型特征;39例(95.12%)患者病灶形态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以长T1、长T2信号改变为主,随回波时间的延长信号逐渐增高,表现为"灯泡征"。结论 CT和MRI对肝脏血管瘤检出率高,均能良好显示肝脏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其中MRI对不典型表现的肝脏血管瘤显示更佳。  相似文献   

15.
付强 《当代医学》2013,(7):43-44
目的探讨增强MRI与腹部超声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准确性,从而指导临床检查。方法将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拟诊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MRI组与US组,分别行增强MRI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MRI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1%,50.00%。US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67%,50.00%。MRI组的敏感度显著高于US组(P<0.05),两组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增强MRI与超声均是诊断胆管癌的有效方法,但增强MRI敏感性及准确性相对较高,并能够定位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MSCT)、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60例临床怀疑胰腺癌患者的MS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MSCT、MRI对胰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对胰腺癌早期分期确诊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胰腺癌38例,MSCT诊断胰腺癌敏感度84.2%,特异度77.3%,准确率81.75,较MRI的92.1%、72.7%、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对早期胰腺癌确诊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在CT图像上表现出胰腺肿大、形态不规则特点,增强扫描可见胰腺实质内低密度肿块;胰腺癌MRI呈T1WI低或略低信号、T2WI混杂或略高信号特点。结论 MRI相比MSCT对胰腺癌诊断敏感度、准确度略高,而MSCT诊断特异度略高,各有优势,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华第一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学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的检出结果及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分别将两种检查方式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进行计算。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阳性48例,阴性12例。经CT检查诊断为阳性44例,阴性16例,其中仅有43例为真实阳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3.33%;MRI检查诊断为阳性41例,阴性19例,其中仅有35例为真实阳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68.33%。CT检查阳性检出率较MRI检查升高,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检查相比,CT检查孤立性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均升高(P<0.05)。结论相比于MRI检查,CT检查在保证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检出率的诊断基础上,其阴性预测值、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直结肠癌肝脏转移灶的检出率,评价DWI对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3例直结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行肝脏磁共振DWI扫描和MSCT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扫描结果。结果DWI诊断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z)、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64、98.9%、88.5%和96.9%,MSCT诊断方法则分别为0.818、91.5%、51.3%和80.2%,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早期检出及阳性预测,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及波谱成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选取的73例女性患者依次行常规MR平扫检查、动态增强扫描、1H-MRS成像,观察良恶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和联合应用动态增强扫描及MRS成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良性组流入型和流出型曲线分别为56.76%和10.81%,与恶性组(11.11%、58.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04%、97.26%和94.53%,均明显高于MR平扫组(47.95%、58.91%、4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及波谱成像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比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CT和MRI诊断肝脏微小转移瘤的敏感性。方法对27例肿瘤肝转移疑似患者行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和MRI动态增强扫描,有直径≤1cm的病灶者归入研究对象。按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3种检查方法,分别计算3种方法诊断肝微小转移瘤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27例患者中23例有肝微小转移瘤,共检出117个转移瘤;7例患者28个瘤灶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余病灶根据6个月以上的CT或MRI随访得到证实。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微小转移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5.2%(88/117)、77.8%(91/117)、94.0%(110/11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4%、82.7%、97.3%,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比CT及MRI平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微小转移瘤敏感性高于CT和MRI平扫,是排除早期肝转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