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2016年2月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128例做为研究对象,患者术中采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一期缝合术治疗,将手术治疗方法与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术中指标:患者手术时间为(62.6±23.5)min;术中出血量为(13.7±5.1)mL.术后指标比较:患者腹腔引流时间为(4.1±0.5)d;住院治疗时间为(5.9±1.3)d;患者术后发生胆漏2例、结石残留1例,发生率为2.3%.结论 将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一期缝合术应用于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机体恢复,其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与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观察组,n=68)和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n=69)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住院总金额、术前与术后胃肠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46.81±48.62)min vs (175.21±52.04)min]、术后下床时间[(22.89±3.44)h vs (31.73±3.80)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3.64)h vs (8.02±2.81)h]、术后住院时间[(8.64±1.19)d vs (10.81±2.20)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住院费用[(27377±11203)元 vs (35241±11843)元]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圭 《吉林医学》2011,(36):7671-7672
目的: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组(A组)32例和T管引流组(B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分别为(70.3±20.5)min、(25.8±17.9)ml和(98.7±20.1)h,术后发生5例胆漏,术后无胆管残余结石发生;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分别为(80.1±17.5)min、(32.4±15.9)ml和(107.6±13.6)h,术后发生胆漏3例,胆管残石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15.1±4.2)h、(25.3±5.6)h、(6.2±1.4)d,明显低于B组的(40.1±14.2)h、(47.3±9.6)h、(10.5±3.8)d,住院费用A组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泽华 《微创医学》2011,6(6):545-54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5.2%(40/42),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07 min;术中平均出血60 mL;术后腹腔平均引流量平均85 mL;胃肠道平均恢复时间31 h;平均住院时间6 d;术后有残余结石1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治愈;术后出现胆漏1例;术后随访无胆道残余结石或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28-163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收集胆总管结石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患者5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组(A组,1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B组,17例)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C组,15例)。对三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和住院总费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住院天数长于A组和C组(P<0.01)。手术相关并发症方面:术后A组1例发生胆漏,3例发现结石残留;B组1例发生T管脱落。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其它两组。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证和精细操作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利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8例,根据胆囊管及胆总管直径、腹腔感染及组织水肿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16例);B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94例);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胆总管缝合(48例)。评价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并发症率(出血、胆漏、伤口感染)。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5.1±14.7) min,B组为(102.2±18.1) min,C组为(110.1±16.4) min,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20,P=0.887)。A组有1例术后出现结石残留,B、C组无结石残留,总体结石清除率为99.4%。总体并发症率为1.9%,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适合的人群中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07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3例,97例采用完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AC组),106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胆管损伤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胆漏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腹胀、腹泻发生率,胆囊结石复发及胆总管发生率。结果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C组手术时间(71.1±10.1)min,肛门排气时间(44.0±8.2)h,均明显大LC组(56.3±11.4)min和(32.5±9.3)h,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而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率,胆漏,腹胀、腹泻发生率LAC组均明显小于LC组(P<0.05),随访6月~4 年,复查B超未见胆囊结石复发及胆总管结石发生。 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括约肌切除术(EST)取石失败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结果45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2.0±16.4)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7%),2例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经T管肝素溶石。术后3~7周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0.
    
孙弟 《安徽医学》2012,33(11):1495-1497
目的探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其主要适用群体。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26例,其中74例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A组),52例给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治疗(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残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石率为16.2%,B组术后胆囊病变及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率为40.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明显低于B组(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均较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中腹腔镜探查适用于括约肌功能完好,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下括约肌切开适用于括约肌功能减退,单纯胆总管结石或伴炎症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三种手术方案的优缺点。方法:胆道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组(A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组(B组)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内支架一期缝合组(C组)各4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各组并发症,比较3组各级胆漏和胆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C组176.70±29.74分钟,长于A组的153.12±21.27分钟和B组的159.27±18.86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C组8.07±5.03天,短于A组的8.07±5.03天和B组的8.48±5.52天,B组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B组21660.49±5688.71元,少于C组的21681.44±5653.3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Ⅰ级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C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级胆漏发生率22.5%,高于B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一期缝合组住院费用较内支架一期缝合组少,经胆囊颈一期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最长,常规一期缝合组居中,内支架组最短;内支架组手术时间较另外两组长;经胆囊颈切开一期缝合组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支架一期缝合组;内支架一期缝合组A级胆漏发生率低于常规一期缝合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探查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LC+ES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5.24±10.89)min、(178.49±11.01)min,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9±2.49)mL、(6.92±2.31)mL,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显著增多(P<0.05);中转开腹率分别为7.02%、5.06%,两组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半年A组患者未发现结石残余;B组患者2例结石残余,再次手术取石后未发现结石残余,A、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3.78)d、(12.06±3.24)d,治疗费用分别为(32000.56±2341.20)元、(38924.44±2426.37)元,A组治疗费用较B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结石残余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7.02%,复发率分别为5.06%、3.5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C+LCBDE、LC+EST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种类不同,术后要密切关注,LC+LCBDE易发生胆漏合并感染,LC+EST易发生胰腺炎,要及时对症处理,并且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费用较低,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术中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疗效,与同期进行的49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进行,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25.2±11.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6±5.3小时、住院天数5.2±2.3天、切口感染率1.7%均优于开腹组(47.3±23.1mL、58.3±6.1小时、8.2±2.5天、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残余结石和胆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52个月,平均28个月,两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黄东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90-1190,12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并与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除术对照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50±8.92min,住院天数为8.85±4.34d,住院费用为14456.0±19.50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观察组发生胆漏1例,经禁食及充分引流后于术后2周治愈;对照组发生水肿性胰腺炎2例,经抗胰腺炎治疗后逐渐好转。两组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0.60±2.90个月,除对照组发生急性胆管炎2例经治疗后痊愈外,未见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患者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疗法应对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结石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A组;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B组的3.33%;A组术后结石复发率为23.33%,高于B组的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能在缩短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术中出血量,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母齐鸣  范明  王刚  廖波  刘欣 《四川医学》2013,34(5):601-60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1年12月,对44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方法治疗。结果手术获成功426例(95.5%),胆管阴性探查14例(3.1%),中转开腹手术6例(1.3%),术后胆漏48例(10.7%),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胆道残石发生。420例随访(4±0.3)年,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治疗急性胆管炎超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急诊LCBDE的超高龄(≥80岁)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预后.结果 4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成功率为95.6%;手术时间为(132.22±11.53)min,术中出血量为(22.71±5.57)ml,住院时间为(8.13±1.43)d.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例、肺部感染3例,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12个月均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前提下,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超高龄患者行急诊LCBDE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辅助B超定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6月采用CT辅助B超定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86例患者,平均年龄(39±11)岁,结石位于左侧34例,右侧49例,双侧3例。肾结石7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结石最大径1.5~5.6 cm,平均(2.7±1.0)cm。采用平躺侧卧位。均采用插管全麻,术前CT辅助B超定位穿刺点,术中B超微调并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成功后,两步法扩张通道至21F,用EMS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 86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其中2例改俯卧位B超定位穿刺,2例改俯卧位C臂X光定位穿刺。平均手术时间(86±34)min。一次性完成结石清除率为75.6%,残留结石21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净结石16例。术后输血治疗3例,炎症反应综合征3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T辅助B超定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术,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复杂肾结石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11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与开放性取石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52.00±15.60)min、术中出血量(196.36±50.50)ml、下床活动时间(30.00±8.20)h及住院时间(4.90±1.40)d均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10.20±30.10)min、术中出血量(410.30±110.10)ml、下床活动时间(43.10±12.00)h及住院时间(8.70±2.20)d;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61.82%)低于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肾结石治疗过程中,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