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核酸杂交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易先平关键词:核酸;杂交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肿瘤学、病毒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核酸杂...  相似文献   

2.
核酸、蛋白质分子杂交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由于近年来各种DNA探针商品化以及标记探针试剂配套化,给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带来方便。然而在杂交过程中,杂交液的配制颇为复杂。我们所采用的低脂奶粉杂交液可替代传统的杂交液,在核酸及蛋白分子杂交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1材料与方法1.1试剂:①低脂奶粉,上海产光明牌脱脂奶粉含脂肪1.5%,5%(W/V)奶粉悬液-20℃、保存;②20×SSC(3mol/L氯化钠、0.3mol/L柠檬酸钠),③预杂交液:0.5%奶粉液加6×SSC(核酸杂交),5%奶粉液加PBS(蛋白质杂交);…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脱脂奶粉代替小牛胸腺DNA等大分子物质配制预杂交液和杂交液进行核酸分子杂交,同时用经典的含小牛胸腺DNA等大分子物质的预杂交液和杂交液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用脱脂奶粉可以代替小牛胸腺DNA等大分子物质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此法经济,配制简便,实际可用。  相似文献   

4.
简易的原位杂交技术高凌云黄培生关键词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探针福建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福州350004)近年来,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原位杂交技术要求严格,操作程序繁杂,需较长时间。1年来...  相似文献   

5.
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在组织切片上进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方法。应用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原位杂交DNA检测,取材很少,不需抽提核酸,操作简便,可进行组织内与细胞内定位研究,最大的优点是可应用长期保  相似文献   

6.
婴儿急性白血病HRX基因重排及其意义顾龙君,等。中华儿科杂志1995;33(5):261为探讨婴儿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采用Southernblot(DNA印迹)方法,用P/S4探针作分子杂交,在12例<24个月的婴儿急性白血病(IA...  相似文献   

7.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是世纪之交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因具有与芯片相似的微型化和大规模分析、处理生物信息的特点而得名 ,它能在一块或若干块芯片上完成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及生化反应的进行如核酸产物的分离、杂交以及PCR等诸多生物学过程 ,显示出快速、高效率、高通量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1 ] 。1 生物芯片的概念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最初得益于Southern提出的核酸杂交理论 ,即标记的核酸分子能与被固化的、与之互补配对的核酸分子杂交。 1 989年 ,Southern提出了利用在玻片表面固定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进行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分泌物肺炎支原体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检测与运用,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时治疗,缩短病程。方法 对10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鼻咽分泌物肺炎支原体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结果 106例标本,男47例,女62例,检出肺炎支原体19例,阳性率为17.92%。结论 肺炎支原体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为一种快速、简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9.
组织固定对石蜡切片mRNA原位杂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淇  赵瑞波 《黑龙江医学》2002,26(7):521-521
随着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诞生 ,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得以大力发展 ,并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样在病理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酸原位分子杂交要求被检测标本的靶核酸成分得到最佳保留 ,同时保持原有组织的形态学结构。尽管最终的杂交信号有赖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标本的类型、受检物质的降解速度、固定剂和组织处理方法的选择等 ,但是最主要的是通过适宜的组织固定方法来达到上述要求。冰冻切片可较好地保存组织细胞内的mRNA ,但组织和细胞结构不清 ,难以准确定位。因此 ,如何能即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0.
夹心斑点杂交放大技术的建立和初步应用①周元平②姚集鲁彭文伟黄仰苏(中山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广州,510630)主题词肝炎病毒,乙型/分离和提纯;克隆,分子/方法中图号R512.63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核酸分子杂交中构建了重组单链一级探针和二级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分析脲嘧啶DN糖苷酶(UNG/UDG)防止PCR产物污染及其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在不同A/T含量的微生物中含尿嘧啶的PCR产物对核酸杂交的影响。方法 以3组dUTP含量不同的PCR产物作模板,抗污染组用UNG处理,直接进行再次扩增。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检测第二次PCR扩增的结果。结果 抗污染组中含dUTP的PCR产物作模板,结果为阴性,而以不含dU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Northern杂交方法,以c-myc癌基因为探针,对人和小鼠骨髓瘤细胞以及杂交后的同种和异种胞质体杂交细胞和异种杂交细胞进行了癌基因表达的核酸分子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鼠-小鼠,小鼠-兔及人-小鼠的胞质体杂交细胞(BW-RM,BW-RR,HMy-RM)中均未检测到myc癌基因的表达产物。但自15代以后开始出现微弱或可测的表达活性,并随传代而有上升的趋向。同样,在小鼠浆细胞瘤(Sp2/o)与大鼠有核红细胞(ER)的异种杂交中,杂交细胞(SpER)的第4代和第7代细胞中亦未检查到myc基因转录物。表明细胞杂交后,myc基因受到了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似无种属特异性。这一结果提示红系细胞内“胞质因子”对肿瘤细胞原来活化的myc基因具有抑制作用,并与杂交细胞的恶性下降有关。论文对胞质因子对癌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PNA(Peptide Nucleic Acid)即肽核酸,是一类新的信息分子,具有不带电荷的类似于肽链的骨架结构并携带有碱基.由于PNA分子骨架上所携带的碱基能与互补的RNA和DNA分子杂交结合,而且这种杂交结合力及专一性都比相应的DNA与DNA杂交结合力及专一性高,因此,PNA的这一特性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林忠清  杨守京 《医学争鸣》1994,15(6):416-419
用异羟基洋地黄毒苷配基-11-dUTP随机引物延伸法分别标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株病毒M与SRNA全片段cDNA作为探针,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某动物所一批大鼠HFRS病毒的隐性感染及病毒RNA的组织细胞定位和分布。结果:98只大鼠中88只病毒RNA阳性,阳性率89.79%,阳性率最高的脏器是肝脏79/85,其次为心脏22/83,再次为肾脏14/79,其余脏器阳性率较低,阳性部位主要在  相似文献   

15.
以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杂交阳性血人工饲喂三属蚊虫,待胃血消化后解剖出完整的唾腺和胃。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其中的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片断后,电泳观察到S基因约为130bp;并以SouthernBolt杂交证实乙型肝炎病毒在蚊媒唾腺和胃中均存在,确认了蚊媒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和病毒分离技术检测了7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及10例其他神经疾病对照组患者的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结果PCR检出5例脑炎患者CSF中HSVDNA阳性,其中HSV1型2例,HSV2型3例,而核酸杂交方法仅检出2例,其中HSV-1和HSV-2各1例,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用异羟基洋地黄毒苷配基-11-dUTP随机引物延伸法分别标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株病毒M与SRNA全片段cDNA作为探针,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某动物所一批大鼠HFRS病毒的隐性感染及病毒RNA的组织细胞定位和分布.结果:98只大鼠中88只病毒RNA阳性,阳性率89.79%,阳性率最高的脏器是肝脏79/85,其次为心脏22/83,再次为肾脏14/79,其余脏器阳性率较低.阳性部位主要在各脏器的实质细胞胞浆内,呈细颗粒状,未见于核内.结论:结果说明本批大鼠HFRS病毒隐性感染率极高;大鼠HFRS病毒RN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同批大鼠病毒抗原和血清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说明原位分子杂交检测病毒RNA对确定动物病毒隐性感染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病毒RNA主要存在于肝脏,提示肝脏可能是病毒的主要潜伏部位,病毒可能主要由粪便排除.  相似文献   

18.
RNA的向下印迹法田启,周敬修(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uthern建立了印迹杂交法,即将琼脂凝胶电泳分离的DNA转移至硝酸纤维薄膜上进行杂交分析,此法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称此为Southernblotti...  相似文献   

19.
应用α-32P-dCTP标记HPV-11及HPV-16DNA为探针,以Slotblot及Southernblot两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取自青岛及北京两个地区的37例喉鳞癌组织DNA中HPV-11及HPV-16DNA相关序列。结果表明,Slotblot杂交中,与HPV-11探针杂交阳性者占86%(32/37),与HPV-16探针杂交阳性者占81%(30/37)。在同一癌组织中,与两型探针同时呈现阳性者占81%(30/37)。Southernblot杂交中,与所用探针DNA的内切酶PstⅠ酶切图谱比较,有46%(13/28)与HPV-16DNA的酶切图谱相同,可定为HPV-16型。当用HPV-11探针时无一例出现与HPV-11相同的图谱。提示喉癌的发生与HPV-16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地高辛甙元随机引物法标记HBV DNA探针,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测试该探针。结果证实,该探针检测HBV DN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了实验要求,为进一步开展临床HBV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材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