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0—2003年间,国内至少出版了24部“汉英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评析和肯定了魏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英文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来源和形成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源流进行研究,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分层实现标准化———中医典籍术语标准化、现代通用中医学术语标准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思考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83)李照国关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理论问题,笔者曾在“中医翻译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中国翻译》1991年第3期)及”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西安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舌诊术语进行比较,分析两部标准中舌诊术语英译的优缺点,提出更适宜优先选择作为中医舌诊术语英译标准的方案,以期为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建宇 《光明中医》2003,18(4):48-50
本文简述了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确立及基本方法 ,提出了对中医特有术语保留中文原字“不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比较研究常见中医肝胆疾病名称的多种英译版本,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8个常用肝胆疾病名称为基础语料,以规范性、对应性、可读性与民族性4个原则为评判标准,比较、分析7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中医英译辞典和著作对这8个术语的不同翻译。结果对7部中医英译辞典和著作中8个术语的对应翻译进行分析评价时,发现5个术语均有2种及以上译文,且译文不符合规范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的情况最多。结论中医术语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译入语把握上仍存在问题,应加强规范性原则、可读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刘九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1):1221+1226-1221+1226
方剂名英译是中医术语英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4年全国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和中医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中医名词术语审定会议”确立的简洁、统一、易于回译等中医术语翻译原则,目前方剂名英译实践中多采用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如麻黄汤:Ma Huang Tang(Ephedra Decoction),乌梅丸:Wu Mei Wan(Mume Pill)等,为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方剂术语英译的现状,提出中医方剂术语的英译原则,即准确传达术语内涵,保留语言形式,保留文化特征,并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中方剂术语英译进行分析,提出中医方剂术语英译策略,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配合少量的直译加音译等策略。对中医方剂术语英译原则与策略进行探讨,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娜  马珊  付巧 《环球中医药》2016,(4):496-498
中医双语词典与中医英译是互补的,互相促进的,但是中医英译历来各行其是,以至于必须要采取一套标准化方案来规定术语的英译。本文通过对两套标准化方案及两本汉英双语词典,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方案与中医双语词典的应用对象应根据原文风格区别对待,同时有必要发行一套通用汉英中医词典及与之对照的英汉中医词典,这样,中、西方在中医交流方面才会逐渐消除隔阂。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历程,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现状,提出对中医基础术语英译标准进行分层构建的设想,认为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标准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分类整理并找出已达成共识的术语英译、核心词素相同但细节不同的术语英译、一致性较低的术语英译、错误的术语英译,作为四个层级对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标准进行构建,以加快中医基础术语英译的标准化进程,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大势所趋。如何建立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无数人在努力探索着,如何找到一种被大家都接受的一种方案,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本文试就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几个常用术语的英译来中医药英译标准化问题。目前,国内中医汉英词典和英语  相似文献   

11.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正在试行。依据这一标准,已经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行了试点认证。这是我国中医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教育标准和首次认证工作。从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化、中医药国际化和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制定《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及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背景。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药名多音误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中药药名规范化的4点建议。多音误读的原因包括:汉字本身的原因,中药命名的特殊性,中医药专业学生及从业人员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等。规范化的4点建议是:在药典及中药教材上标注中药药名正确的汉语拼音字母和声调,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中医药专业学生及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认真科学的态度,广泛利用大众媒体普及中药药名知识的宣传。认为中药药名读音正确不仅是学术上统一化、规范化的需要,对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必须做好中药药名读写的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评《中医药学名词》中的对应英文名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举例说明了《中医药学名词》一书中对应英文名词的各类错误:有的在语法上有误,有的违反英文用语习惯,有的与中医原义根本不对应,有的随意摘取部分原意进行翻译,有的乱用西医一般用语,有的乱用西医专业名词,有的违反中医医理,还有的违反中药学概念,等等不一。限于篇幅,仪就以上8类错误各举3例,但全书错误的实际情况则10倍于此。至于不规范的对应英文名词,更不计其数。由于该书是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形式出版,并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遵照使用,因此在国内引起了严重的误导,甚至在国际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医病症名称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症名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译好这部分术语,对于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中西医病症名称比较与归类,提出了中医病症名称的几种主要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常见病,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突出中医特色,运用病症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开展实验性研究、建立中药疗效评价系统、改善中药剂型等措施,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世界性的医疗信息标准化发展潮流中,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框架是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的基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传统医学领域中均无先例和具体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调研一体化语言系统、SNOMED、ICD等国外分类代码标准,以及我国的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的相关工作,通过研究分析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特点和临床诊疗思路的异同点,借鉴SNOMED CT的构建模式,以中医药学自身独特理论及学科特点为核心,探索构建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框架.  相似文献   

17.
探讨"观眼识证"眼部图像采集的规范化。"观眼识证"是继承中医学传统的诊法,临床研究仍处于定性诊断和凭经验诊断的状态,尚缺乏客观化及科学化。促进客观化与科学化的前提是实现样本资料采集光线、采集者操作、患者配合操作的规范化。未来将现代数字化方法运用到临床研究中,使各项诊断能够转化成数据,使数据具有中医诊断学意义,中医诊断则有望实现数字化、客观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探索利用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和模式。方法:通过肺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2~2008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住院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剂量、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通过对204例肺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肺癌多采用以扶正为主的方剂,四君子汤使用频次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益气养阴药为主,其次是化痰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消食药;在不同治疗阶段,随着正邪关系的变化,中医处方的用药原则和扶正驱邪比例随之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原则;在临床诊疗规范化基础上,合理采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阐述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中医"未病学"的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的独特优势,防治疲劳状态体现出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