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毛瑞君  关家文  牛其昌 《中国骨伤》2000,13(12):756-756
患儿 ,男 ,11岁。因双下肢行走步态异常 4年余 ,于 1997年 6月收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儿 ,出生时无缺氧窒息史。 1周岁时能独立行走 ,幼儿期生长良好。长至 8岁时 ,患儿行走逐渐出现双下肢痉挛步态 ,症状下午较上午为重 ,双足内翻逐渐加重 ,为了矫正畸形入院。查体 :智力发育正常 ,独立行走 ,呈双下肢痉挛步态 ,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 ,以跟骨内翻为主 ,双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双侧的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双上肢肌力正常 ,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亢进 ,Hoff man’s征阳性。各项常规检查及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正>患儿,男,13岁。因双下肢进行性障碍10年,加重5年入院。患儿于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异常步态,父母未予充分重视,肢体异常进行性发展;于5年前开始出现后腰部酸痛,以平躺时疼痛明显,伴有下肢不适及不自主扭曲,行走障碍,夜间睡眠时出现出汗、全身不适等症状,无嘴角歪斜、偏瘫等症状,无大小便障碍。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病因,逐步发展至左下肢足内翻畸形,并出现双小腿轻微肌肉萎缩。于2018年2月28日入我院诊治。否认家族遗传史。入院查体:神清语利,一般情况可,  相似文献   

3.
儿童肌肉注射后双侧臀肌挛缩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国内文献报告较少,现将我院骨科近年内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6岁。患儿于2岁时行走步态异常,下蹲困难,于1986年4月14日入院。否认有外伤史,但2岁前曾有较长时间双侧臀部肌肉药物注射史。入院时检查:行走时向两侧摇摆,双侧臀肌有轻度萎缩、其外上1/4皮肤有明显凹陷,局部肌肉较硬,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41岁,因右小腿酸痛1年,伴左小腿酸痛4个月,于2012年6月12日收治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和失眠史,23年前有右足开放性跖骨骨折手术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小腿酸痛不适,酸痛呈间隙性,无畏寒发热,无盗汗,久站、久行及夜间酸痛加重,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无右下肢麻木,右小腿酸痛无明显进行性加重,无明显肿胀,反复就诊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肌肉劳损、抑郁症、L4,5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无效。来本院骨科门诊,查体:右小腿肌肉萎缩,无静脉曲张,皮温正常,双侧小腿均无明显压痛,腰椎无畸形,L4,5椎间隙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患者林××,女,53岁,主因“发现双侧膝关节内翻畸形3年、肿痛1年余”于2007年7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膝关节内翻畸形,伴轻度步态异常,无晨僵、发热、盗汗,双膝局部无红、肿、热、痛,患者未在意,遂未行正规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平山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及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上肢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平山病患者、8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和28例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测资料.其中87例平山病患者中,72例单侧上肢、15例双侧上肢出现肌肉萎缩;8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中,30例单侧上肢、53例双侧上肢出现肌肉萎缩;28例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中,20例单侧上肢、8例双侧上肢出现肌肉萎缩.结果 平山病患者患肢尺神经刺激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明显低于正中神经刺激的CMAP波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患肢正中神经CMAP波幅明显低于尺神经CMAP波幅,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CMAP波幅降低程度相同.平山病患者的平均尺神经/正中神经(U/M)CMAP比为0.58±0.40,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为2.28±1.25,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为1.31 ±0.6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U/M CMAP比值<0.6的患肢中,平山病有62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和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分别只有3例和1例;在U/M CMAP比值>1.7的患肢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有57例,平山病有12例,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有4例.所有患者双侧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均正常,健肢的CMAP波幅均正常.结论 平山病患者小鱼际肌肉萎缩程度重于大鱼际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与之相反,而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7.
Bridle手术治疗儿童轻度痉挛性脑瘫足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ridle手术治疗儿童轻度痉挛性脑瘫足畸形的疗效。方法:1993年2月-1999年4月,应用Bridle手术治疗儿童轻度痉挛性脑瘫足畸形32例57足,男20例,女,12例,年龄4-14岁,平均为7.5岁,双侧足畸形25例,单足畸形7例,呈尖足行走15例26足,马蹄内翻足畸形8例13足,剪式步态9例18足,结果:随访6-74个月,平均38个月,畸形完全纠正48足,占84.2%,畸形复发7足,占12.3%,并发足外翻畸形2足,占3.5%,结论:Bridle术式操作简便,能较好地纠正足畸形,是治疗儿童轻度痉挛性脑瘫足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明棣  刘汝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2):931-931,I0024
患者女性,66岁,因胸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不能行走3个月,尿潴溜2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伴双下肢乏力、跛行。以后病情渐进性加重,3个月前不能站立行走。2d前到某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后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并予以腰椎牵引治疗,治疗后胸背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尿潴溜,排便困难。入院时查体:神清,全身皮肤、粘膜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胸椎无后凸畸形.T9-T11压痛及叩击痛明显,脐平面以下触痛觉减退,双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双侧膝、踝腱反射均亢进,双侧踝阵挛及髌阵挛均(+),双侧巴彬斯基征(+)。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21岁,62 kg,因"右上肢肌肉萎缩、乏力2年余"入院。患者右侧上肢无力和远端肌萎缩,肌萎缩始于手部,以骨间肌、鱼际肌萎缩最为明显,呈斜坡状,出现"寒冷麻痹"(寒冷时症状加重)及"平举震颤"(平举手部有明显震颤)。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存,无明显侧凸畸形,右腕伸肌(Ⅳ级),右腕屈肌(Ⅳ级),握力(右:Ⅳ级),病理征阴性。颈椎MRI:C5—C7水平脊髓变细并C3—T3水平脊髓背侧硬膜外静脉丛扩张;C5—C6水平脊髓变性。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 ,4 3岁。 1999年 8月不慎从高处跌落 ,致腰椎骨折在外院行腰椎骨折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住院期间始出现双手尺侧一指半麻木不适感 ,伴痛觉减退。此后症状逐渐加重 ,尤以右侧为著 ,右手呈爪形畸形 ,握力减弱 ,精细动作不灵活 ,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诊断 :双侧肘管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 ,收入我院。检查 :左手小鱼际轻度萎缩 ,前臂尺侧、小指及环指尺侧麻木 ,刺痛觉减弱 ,Tinel's征( )。右上肢外展肌力、屈肘肌力及握力下降 ,肌力 3级 ,右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 ,爪状畸形 ,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并指与…  相似文献   

11.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4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钢板内外侧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杨福庆  王维  于菲菲 《中国骨伤》2008,21(7):527-528
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若只注意骨折忽视下胫腓分离,则可造成严重的踝关节间隙增宽,走路不稳,日久至创伤性关节炎。胫腓下关节分离在踝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自1999年至2006年,我们运用闭合整复单针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观察认为该法操作简单,能很好地固定下胫腓关节。患者能早期活动及行走,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为总结经验,现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明宇  白玉  杨萌 《中国骨伤》2009,22(8):635-636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当远折端与近折端骨茬相对,形成“背靠背”畸形,单纯牵引手法复位常常导致失败,给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错位。一些医院直接采用手术治疗。2005年8月至2008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月板损伤临床常见,据美国矫形外科学会2008年的统计资料,美国每年全膝关节置换手术&gt;250000例,其中半月板损伤是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半月板仅外周1/3有血液供应,发生于此部位的损伤采用缝合治疗可以愈合;而内侧缘2/3均为无血管区,损伤后自行愈合能力较差,目前临床上针对这类损伤多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骨矿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使骨折的发生率增高。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测量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采用了单光子吸收法(SPA)及双能X线吸收法(DXA)对实验中大鼠左下肢BMD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n extract obtained from five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on sexual behavior of adult male rats. Methods: The extract was administered at doses of 30, 60 and 120 mg/kg by oral gavage, acutely (one time, 45 min before mating test) or subchronically (daily for 10 days) in sexually potent and sexually sluggish/impotent rats. Sexual behavior, serum levels of luteinizing hormone (LH) and testosterone (T) were evaluated in treated rats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s receiving vehicle. The effect of the extract on central dopami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was assessed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using a microdialysis technique. Results: In sexually potent rats, both acute and subchronic treatment with the extract dosed at 30 and 60 mg/kg reduced mount latency and intromission latency. In sluggish/impotent rats, the acutely administered extract at the dose of 60 mg/kg shortened ejaculation latency, whereas subchronically administered at the doses of 30 and 60 mg/kg, reduced mount, intromission and ejaculation latencies, increasing also the percentage of mounting and ejaculating rats. The extract dosed at 60 mg/k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H and T following acute and subchronic administration and increased 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levels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30 min after the acute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in both appetitive and consummatory components of sexual behavior observed in male rats treated with the extract could be ascribed to increased serum T level in parallel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 central dopaminergic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4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2~6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坠落伤4例,砸伤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多发骨折8例,颅脑、胸腹损伤6例。其中胫骨近端损伤7例,胫骨干损伤17例,胫骨远端损伤10例,合并腓骨骨折2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3例。  相似文献   

18.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邱勇 《中国骨伤》2008,21(4):243-245
随着脊柱外科的迅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或正在开展各类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但由于脊柱作为人体的支柱,其解剖关系复杂,邻近有许多重要组织和器官,因此手术相关并发症并不少见,也不容忽视。如何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深入探讨。根据发生时间可将手术并发症分为术中、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并发症。现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的处理及预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梁强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6):707-707
2005年7月~2008年10月,我科对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1—65岁:根据Riseborough分型:Ⅲ型2例,Ⅳ型5例(图1A)。1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地区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9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茂军  李秋明  邓江涛  郝明 《中国骨伤》2009,22(11):811-812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骨折后髓内血运受到破坏,局部软组织血运较差,胫前软组织坏死率较高,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骨髓炎的发生。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001年3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开展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9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