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采用自建的方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杂质A、杂质C、杂质D和杂质E相对于头孢孟多酯的校正因子,以确定最佳的定量方式,提高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 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至pH值至4.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分别采用不同品牌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及不同规格和来源的色谱柱对杂质A、杂质C、杂质D和杂质E的校正因子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和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及外标法进行对比。结果:各色谱系统中主成分头孢孟多酯与相邻杂质及各已知杂质之间分离均良好,头孢孟多酯、杂质A、杂质C、杂质D和杂质E在0.05~2.5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杂质A、杂质C、杂质D和杂质E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10,1.12,0.59和1.17,杂质D和杂质E的定量方式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为宜。6批样品杂质A结果均约为0.2%,杂质C均约为0.1%,杂质D均约为0.02%,杂质E分别为0.06%、0.04%、0.05%、0.05%、0.08%和0.08%,其它单个最大杂质均约为0.1%,校正后总杂质分别为0.9%、0.8%、0.9%、0.8%、0.8%和0.8%。结论:通过对各已知杂质校正因子的测定,无需持续提供杂质对照品,即可准确测定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的有关物质,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含类似结构的抗生素类药物定量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自建的方法测定头孢克肟颗粒中杂质A~F相对于头孢克肟的校正因子,以确定最佳的定量方式,提高头孢克肟颗粒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0.1%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pH至6.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等度洗脱。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分别对各杂质的校正因子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和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及外标法进行对比。结果 头孢克肟与相邻杂质及各已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均良好,头孢克肟、杂质A~F在0.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6),杂质A~F的校正因子分别为2.7、1.1、1.1、1.0、1.0和1.1。按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计算,3批样品杂质A分别为0.46%、0.51%和0.50%,杂质B分别为0.07%、0.06%、0.07%、杂质E均为0.09%、0.10%、0.09%,杂质C、杂质D、杂质F均未检出,其他单个最大杂质均小于0.1%,总杂质分别为0.81%,0.67%和0.65%;按外标法计算,3批样品杂质A分别为0.48%、0.54%和0.52%,杂质B分别为0.07%、0.06%和0.07%,杂质E分别为0.09%、0.10%和0.09%,杂质C、D、F均未检出,其他单个最大杂质均小于0.1%,总杂质分别为0.83%、0.70%和0.67%。两种计算方式无明显区别,杂质的定量方式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为宜。结论 通过对各已知杂质校正因子的测定,无需持续提供杂质对照品,即可准确测定头孢克肟颗粒的有关物质,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为该抗生素药物其他剂型有关物质的定量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盐酸普拉克索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建立盐酸普拉克索及其杂质A、B、C、E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相对于主成分的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测定有关物质的含量。通过方法学考察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盐酸普拉克索杂质A、B、C、E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642,0.999,0.796,0.999;相对保留时间为0.703,1.512,1.733,0.522;方法学考察验证该方法符合要求;3批样品中杂质A、B、E均未检出,杂质C的含量分别为0.013%,0.013%,0.012%。结论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能够准确测定盐酸普拉克索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ODS C18柱(125 mm×4.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20%磷酸调p H至7.0)-[水-乙腈(1∶99,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杂质A,B,D+F,E)和305 nm(杂质C),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的含量,杂质A,B,D+F,E按校正因子1.0计算,杂质C按校正因子0.3计算。结果 在拟订色谱条件下,出峰顺序依次为杂质C、杂质A、泮托拉唑、杂质D+F、杂质E、杂质B,泮托拉唑与杂质D+F的分离度大于3.0;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F、杂质E、泮托拉唑的检测限分别为0.24,0.29,0.80,0.71,0.30,0.30 ng。调整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后,杂质D和杂质F的分离度大于1.0;检测限均为0.01μg/m L;加样回收率均在90%~110%范围内,RSD低于10.0%(n=9)。6批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在“YBH31532005”标准中和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中有关物质检验结果的不同。方法:对两种检验方法分别进行方法学研究,对比研究结果。结果:通过方法学研究,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多个杂质峰,而采用“YBH31532005”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出的有关物质较小。结论: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中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检测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6.
依诺沙星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依诺沙星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依诺沙星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含高有机相流动相的洗脱步骤,使依诺沙星中低极性的有光毒性的杂质可以检测出来。结果:检测的样品中从依诺沙星原料、片剂、胶囊剂到滴眼剂均含有低极性杂质。结论:方法简便易行,是在2005年版药典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基础上的延续,优于梯度洗脱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甲磺酸多沙唑嗪的质量标准。方法: 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等资料,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相关规定,参考各厂家注册标准及相关文献,考察本品的紫外鉴别、酸度、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等项目。结果: 应修订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提高杂质限度要求以及修订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提高后的质量标准能更好地控制甲磺酸多沙唑嗪的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8.
吴建敏  张才煜  张启明 《中国药事》2009,23(11):1072-1075
目的紫杉醇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新增品种,通过对国内外现行标准紫杉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探讨,建立准确、可行的有关物质质控方法。方法对已有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综合对比,在流动相梯度程序、色谱柱、供试品溶剂的选择和已知杂质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试验,就单个杂质、总杂质的计算方法和控制限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与结论本文拟定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将国家标准与国外药典标准作了相应的结合,拟定了切实可行的紫杉醇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规定对地西泮片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如去甲基苯甲二氮萆及其分解产物,杂质限量按去甲基苯甲二氮萆计为: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美国药典34版中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重介绍了美国药典34版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郑映  陈靖  毛建峰 《海峡药学》2007,19(12):55-56
目的比较4厂家罗红霉素片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溶出度项下有关规定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论各厂家产品溶出度参数差异显著(P<0.01)。A、B、D厂家罗红霉素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C厂家不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国内4个厂家生产的苯妥英钠片进行了溶出度考察.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项下有关规定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论各厂家产品溶出度参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A、C、D厂家苯妥英钠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B厂不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3.
关于HPLC法测定药品中杂质含量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V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给出了利用HPLC法测定杂质含量的五种方法:(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的含量;(2)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的含量;(3)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4)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5)面积归一化法。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国内生产的苯妥英钠片溶出度进行比较,考察其质量。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项下有关规定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对提取参数(T50、Td、m)进行相关性研究。结论 各厂家产品溶出度参数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C、D厂家苯妥英钠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B厂不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头孢克肟颗粒有关物质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选择YMC-Triar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0.05 mol·L-1甲酸铵溶液(pH 4.7)-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将该色谱条件应用于头孢克肟颗粒有关物质的检测,对比了本文方法与药典方法(含USP PF 2018版)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完成了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药典方法均无法同时使主要降解杂质A1~A4或杂质B1~B4基线分离,且无法用于测定聚合物杂质B及聚合物杂质D。本文方法头孢克肟、各特定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R≥1.5),可同时检测并定量聚合物B及聚合物D,分离度优于药典方法。结论:本方法改进了头孢克肟、各杂质间的分离度,杂质检出个数更多,能准确定量各特定杂质,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适用于头孢克肟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同时测定头孢哌酮钠原料药中小分子杂质及指针性聚合物杂质。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 (150 mm×4.6 mm,5 μm) 色谱柱,以乙腈-三乙胺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 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30 μL。通过强力试验(头孢哌酮钠高浓度溶液室温放置30d)归属杂质来源,对新方 法进行了验证。采用LC-MS对新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其中一个分子量为791 Da的杂质可以作为合成工艺中的指针性 聚合物杂质。结果 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头孢哌酮钠中小分子杂质A、B、C、D、E、F和两个新未知杂质,各已知杂质之间的 分离度均大于1.5。头孢哌酮及杂质A、B、C、D、E、F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n=6),相对校正因子分 别为0.86、0.86、0.40、1.14、0.77和1.19,检测限分别为9.06、1.86、8.11、0.62、0.52、0.54和10.05 ng,定量限分别为18.12、 18.60、16.22、2.05、1.75、18.16和20.10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2.0%、97.9%、100.7%、98.1%、 100.6%和98.9%,RSD分别为1.5%、1.2%、2.5%、1.5%、0.6%和0.7%。结论 本方法可以同时控制头孢哌酮钠中目前已知的全 部小分子杂质和聚合物指针性杂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国内 4个厂家生产的苯妥英钠片进行了溶出度考察。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二部溶出度项下有关规定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提取参数 (T50 、Td、m) ,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论 各厂家产品溶出度参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1)。A、C、D厂家苯妥英钠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B厂不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8.
陈丹丹  谢晓芳  敖慧  彭成 《药学研究》2016,35(9):529-541
目的:建立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苯基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盐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93 nm,流速为1.3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莫西沙星与各已知杂质及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系统适用性良好,杂质A、B、C、D、E线性良好。杂质B、杂质E校正因子分别为1.42、3.40。结论本方法检查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HPLC对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有关物质进行测定的方法。方法 菲罗门Luna 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乙腈(76:24),体积流量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采用杂质对照品法外标法计算杂质D,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A、E、C。结果 杂质D为主要降解产物,定量限为0.01%,在0.02~0.2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杂质A、E、C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14、1.25、1.14,检测限分别为0.004%、0.02%、0.04%。结论 杂质D、A、E、C作为特定杂质应订入质量标准,可以更好地控制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20.
谭宏宇  高丽 《黑龙江医药》2012,25(6):821-823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兰索拉唑的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水-A液*(A液*:乙腈-水-三乙胺(160:40:1)混合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60:40)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测定杂质A、B、E相对于兰索拉唑的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结果:兰索拉唑、杂质A、B、E质量浓度分别在0.0904μg/ml~2.892μg/ml,0.0992μg/ml~1.650μg/ml,0.0966μg/ml~3.255μg/ml,0.1426μg/ml~2.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达到0.999。杂质A、B、E相对于主成分兰索拉唑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42,1.17,0.23。杂质A、B的校正因子均在0.9~1.1范围,杂质E校正因子为0.3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现性、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无需提供杂质对照品就能准确测定兰索拉唑杂质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