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溶媒对照组、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20和30 mg·kg-1.d-1)治疗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手术后断头取脑,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和TTC染色法判断神经元损伤程度。取缺血侧皮层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力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以及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的含量变化。结果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损伤(P<0.05),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减少缺血侧皮质组织MDA和NO的生成(P<0.05)、抑制其SOD活力升高(P<0.05),并降低COX-1和TXA2含量。结论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通过其抗氧化应激效应以及降低COX-1和TXA2含量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刚  龚瑾  王西墨  金中奎  陈实  江涛 《天津医药》2004,32(11):690-691,F003
目的:研究中药灯盏花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为灯盏花提取物低剂量组(5mg·kg-1·d-1,E1)、高剂量组(10mg·kg-1·d-1,E2)、环孢素A(CsA)组和对照组(C组)。移植术后各实验组受体腹腔注射药物至移植心停跳。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变化及受体外周血液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E1组、E2组和CsA组受体大鼠外周血IL-2的水平明显较C组低,同时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C组延长,排斥反应减弱。结论:灯盏花提取物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移植心脏的排斥反应,并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苄普地尔抑制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钠电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苄普地尔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苄普地尔显著降低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钠电流,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关系。苄普地尔10μmol·L~(-1)的半阻断时间约为10min。IC_(50)为2.6(2.3-2.9)μmol·L~(-1)。苄普地尔10μmol·L~(-1)右移最大电流的激活电位10mV,左移半失活膜电位18mV,表明其电压依赖地影响钠通道的激活和失活过程。结论:苄普地尔阻断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钠电流,可能是其抗脑缺血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永辉  邢晓春  张寰 《天津医药》2014,42(11):1132-1134
目的观察腺苷及腺苷受体激动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白介素(IL)-18的影响,探讨腺苷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例UAP患者(UAP组)及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腺苷及腺苷受体激动剂干预全血标本,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8。结果低浓度腺苷(1~100μmol/L)对UAP组IL-18表达有增强效应,高浓度(1 mmol/L)有抑制效应。腺苷A1受体激动剂与A3受体激动剂对IL-18表达有增强效应,而腺苷A2a受体激动剂对IL-18表达有抑制效应,腺苷A2b受体激动剂对IL-18表达未见明显效应。结论腺苷在低浓度时对UAP患者IL-18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腺苷A1和A3受体发挥效应;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腺苷A2a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腺苷受体A2A抑制剂ZM241385对骨折愈合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温敏水凝胶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聚乙二醇(PEG)-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溶解ZM241385制备缓释系统。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腺苷受体A2A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造模时骨折局部应用ZM241385缓释系统,造模后每24 h骨折局部im相应药物,持续7 d。造模后第14、28天对大鼠骨折局部进行micro-CT扫描,测量骨折局部总体积、骨体积、骨痂体积。通过Ansys Workbench 2017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大鼠骨折局部施加轴向以及旋转应力评估骨折生物力学强度。结果 腺苷受体A2A抑制剂组大鼠造模后14 d总体积、骨体积、骨痂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造模后28 d,腺苷受体A2A抑制剂组大鼠总体积、骨痂体积均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体积无统计学差异。当轴向应力为1、5、10 N或者旋转应力为0.5 N·m时,腺苷受体A2A抑制剂组造模后14、28 d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平均位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腺苷受体A2A抑制剂明显抑制骨愈合,降低骨折局部轴向和旋转的力学强度,腺苷受体A2A可能是发生二次骨折或骨不连的关键受体。  相似文献   

6.
小叶锦鸡儿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100、50 mg.kg-1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组,分别于舌下静脉给药1次,记录给予乌头碱后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时乌头碱的用量;记录给予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结果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的两个剂量可明显提高乌头碱所致大鼠发生的VP、VT、VF的用量;延长B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维持时间。结论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检测吗啡精神依赖大鼠伏核和前额叶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调节亚基NR2A、NR2B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盐酸吗啡建立大鼠CPP。CPP形成后,每组大鼠5只灌注固定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检测,3只断头处死取伏核和前额叶皮质,并提取细胞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结果:吗啡诱导大鼠形成CPP时,前额叶皮质和伏核中NR2B有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R2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前额叶皮质P<0.05,伏核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2B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前额叶皮质P<0.05,伏核P<0.01),而NR2A则无明显改变。结论:使用吗啡建立的大鼠CPP模型中,NMDA受体调节亚基NR2B在与奖赏作用密切相关脑区伏核和前额叶皮质中均有明显变化,而NR2A则无明显改变,表明NMDA受体中NR2B调节亚基在吗啡精神依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腺苷A1受体和NMDA受体在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丹参  任雷鸣  张力 《药学学报》2004,39(4):245-249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海马齿状回 (DG)突触传递活动的影响及其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记录麻醉大鼠LTP的电生理学方法 ,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 8 环戊 1,3 二丙基黄嘌呤 (DPCPX)与NMDA受体激动剂、阻断剂在海马DG基础突触传递活动和高频刺激诱导的LTP中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DPCPX(6mg·L- 1,5μL ,icv)或NMDA(0 2mg·L- 1,5μL ,icv)不影响大鼠海马DG突触传递活动 ,DPCPX对icvNMDA后高频刺激诱导已形成的LTP维持也无影响 ;预先给予DPCPX后则可显著增强NMDA的海马DG基础突触传递活动和LTP ;AP5(0 5mg·L- 1,5μL)阻断NMDA受体后对LTP的抑制作用不受DPCPX的影响 ,但预先给予DPCPX则可取消AP5 对LTP的抑制作用。结论 DPCPX不影响海马DG突触传递活动 ,但可影响NMDA受体的效应 ,增强NMDA受体在海马DG突触传递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2A/2B表达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模型观察缺血2 h再灌6~96 h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脑皮质NR2A/2B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后6 h,皮质开始出现明显病理学改变,12 h可见血管内有淤血,24 h梗死区锥体细胞出现严重的核固缩、核溶解,几乎看不到正常神经元,48 h出现大面积角质化,96 h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组NR2A/2B mRNA于再灌注6 h即开始一直持续明显下降(P<0.01),再灌12和24 hNR2A/2B mRNA比值均为1∶2,偏离正常的1∶1,48 h两者的表达开始上调,至96 h NR2A/2B mRNA比值达到1∶1;再灌24 h后NR2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R2B蛋白于再灌6 h开始明显降低,一直持续到24 h(P<0.01),48 h开始上调,96 h后蛋白表达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神经元损伤最严重,并与NR2A/2B表达改变存在时间一致性和受体亚型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吴乐  谢守珍  李云庆 《医药导报》2004,23(11):0795-0798
腺苷受体是一类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有4个亚型,分别是A1、A2A、A2B、A3受体。腺苷受体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激活后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元的兴奋性、运动控制、情绪反应等。其中A1和A2A受体与痛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密切相关,他们的选择性激动药和拮抗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腺苷受体参与痛信息的传递和调控的机制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丙肽(galanin,GAL)对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甘丙肽与其受体(GalR)和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幼年大鼠脑片,采用全细胞记录法记录灌流给予甘丙肽后,蓝斑神经元静息膜电位水平和自发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灌流给予不同浓度甘丙肽2型受体(GalR2)激动剂AR-M1896和不同类型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后,研究甘丙肽对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甘丙肽能够诱导蓝斑神经元膜电位发生超级化并抑制其动作电位的发放,但GalR2激动剂AR-M1896只有在高浓度(1μM)时才能够诱导蓝斑神经元膜电位发生轻微的超级化并减少动作电位的发放;电压依赖性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能够部分阻断甘丙肽的抑制作用,内向整流钾通道阻断剂Ba Cl2能够显著阻断甘丙肽的抑制作用,而其他钾通道阻断剂,如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Glybenclamide)、大电导钙依赖的钾通道(BK通道)阻断剂北非蝎毒素(Charybdotoxin)、小电导钙依赖的钾通道(SK通道)阻断剂蜂毒明肽(Apamin)均未能阻断甘丙肽的抑制作用。结论甘丙肽能够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其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甘丙肽1型受体(GalR1)产生的,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TEA敏感的钾通道和内向整流钾通道相关,而ATP敏感的钾通道和钙依赖的钾通道不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2.
Sun J  Li M  Kang RX  Shi JG  Zhang JJ 《药学学报》2011,46(10):1199-1203
研究新合成腺苷结构类似物B2对无血清培养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采用放射性配基3H-MSX-2与腺苷A2A受体竞争结合法检测B2与大鼠纹状体腺苷A2A受体的亲和力;MTT法检测B2对无血清培养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荧光探针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变化。放射性配基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求得B2与大鼠脑纹状体A2A受体结合的Ki值为0.37μmol.L 1。B2(0.1、1、10和100μmol.L 1)可使去血清培养24 h的PC12细胞存活率由模型组的49.6%分别上升至63.3%、74.9%、86.3%、88.1%。合并使用0.1μmol.L 1 SCH 58261使B2(0.1~10μmol.L 1)的作用分别下降16.1%,24.0%和19.8%。去血清培养24 h使PC12细胞内ROS含量升高为对照组的3.5倍,B2(1~100μmol.L 1)可使胞内荧光强度分别降低为对照组的3.1倍、2.4倍和1.5倍。B2对无血清培养所致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腺苷A2A受体相关,同时可显著降低去血清培养时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过度生成,可能是其产...  相似文献   

13.
败酱科植物缬草用于治疗神经兴奋、胃肠道神经障碍和失眠症有300多年历史,虽然其疗效已被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对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曾有报道缬草的二氯甲烷提取物有很强的受体结合作用,本文将其二氯甲烷提取物进一步经硅胶柱层分离,石油醚/丙酮洗脱得六个部位,部位1为烃类,2为倍半萜醇和酮类,3为缬草三酯类,4为IVHD缬草三酯,5为缬草烯酸,6为极性化合物,将这六个部位,  相似文献   

14.
从魏氏缬草(Valeriana wallichiiDC)的根分离到缬草醚酯类化合物(vale-ptriates)缬草醚酯(valtrate,1)和二氢缬草醚酯(didrovaltrate,2),以及缬草醚酯的降解产物缬草醚醛(baldrinal),进行了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试验。体外系采用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株,体内应用雌性小鼠KrebsⅡ腹水瘤。结果三个化合物对HTC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毒并观察到二氢缬草醚酯对KrebsⅡ腹水瘤有明显的消退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SOD,GSH-Px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1,2 ,3h皮质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13组 :假手术组 ;3个缺血对照组 (缺血 2h分别再灌注 1,2 ,3h组 ) ;3个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B(金纳多 )治疗组 (缺血 2h分别再灌注 1,2 ,3h组 ) ;6个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杏花雨 )治疗组 (高、低剂量各含缺血 2h分别再灌注 1,2 ,3h组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B治疗各组分别在再灌注前 1h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B 5mg·kg- 1;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治疗各组分别在再灌注前 1h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 5 ,10mg·kg- 1。测定脑组织中SOD ,GSH Px和MDA。结果 :2种注射液在不同的时间点均能明显提高脑组织中GSH Px和SOD(P <0 .0 5 )的活性 ,减少MDA(P <0 .0 5 ) ;2种注射液同等剂量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总抗氧化活力 ,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 ,来保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提取物对心脏移植异基因大鼠蛋白激酶C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刚  龚瑾  王西墨  金中奎  陈实  江涛 《天津医药》2005,33(5):281-283,i001
目的:利用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研究中药灯盏花提取物对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的抑制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为灯盏花提取物低剂量组(5mg·kg-·1d-1)、中剂量组(10mg·kg-·1d-1)、高剂量组(15mg·kg-·1d-1)和对照组。移植术后各实验组受体腹腔注射药物至移植心停跳。用底物磷酸化激酶测定法检测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KC的活性并用Westernblot印迹法鉴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体外周血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各实验组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KC活性及表达和IL-2的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在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中灯盏花提取物可对PKC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拟青霉代谢物提取物(BCPT)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皮质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US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检测CUS模型大鼠海马和皮质中MR、GR mRNA的表达。结果BCPT可上调CUS模型大鼠皮质和海马中MR、GR mRNA的表达,降低MR/GR mRNA值。结论BCPT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上述结果有关。  相似文献   

18.
管文婕  吕雄文  杨万枝  李俊 《安徽医药》2012,16(8):1060-1063
目的探讨咖啡因(caffeine)对乙醛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及腺苷受体(Adenosine Receptor,AR)调节剂干预组。分别给予caffeine(4 mmol.L-1)[1-2],腺苷A2A受体拮抗剂ZM241385(1μmol.L-1)[3],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1μmol.L-1)[3],caffeine+CGS21680,ZM241385+CGS21680与HSC-T6共同培养,1 h后加入终浓度200μmol.L-1的乙醛刺激(每12 h补充1次),继续培养48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T6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法检测TGF-β1和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SC-T6中CT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affeine及ZM241385均显著降低HSC-T6中α-SMA,TGF-β1和CTGF的表达,而caffeine及ZM241385合用CGS21680上述作用有所逆转。结论 Caffeine能够显著降低乙醛诱导的HSC-T6活化,并且显著抑制HSC-T6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腺苷A2A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腺苷A1受体(A1R)和腺苷A2A(A2AR)受体的siRNA分别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对乙醛诱导的HSC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醛诱导HSC-T6建立离体的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HSC模型,设计并合成A1R和A2AR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至HSC-T6细胞内,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转染效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T6细胞增殖变化;利用Real-Time q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SC-T6的A1R、A2AR、α-SMA、Collagen I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将A1R和A2AR siRNA转染至HSC-T6细胞内,A1R和A2AR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α-SMA、Collagen I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靶向封闭A1R或A2AR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靶向封闭A1R或A2AR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增殖,A1R和A2AR可能是潜在的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蒙药童格勒格-1(TGLG-1)四种粗提物对大鼠正常肝细胞BRL株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出蒙药童格勒格-1的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的提取物。体外培养大鼠正常肝细胞BRL株,通过MTT比色法观察蒙药童格勒格-1提取物对大鼠肝细胞体外毒性的量效关系,确定合适的用药浓度。将大鼠肝细胞分为5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四组为给药组。将四种粗提物以一定的给药浓度与正常大鼠肝细胞培养24 h后,用RT-PCR法测定大鼠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蒙药童格勒格-1提取物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后的大鼠正常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药童格勒格-1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增强大鼠正常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从而加快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起到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