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瓦克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状况,并分离毒株。方法 抽取委托检测单位送检的SPF小鼠319只,分别采集盲肠内容物及血液样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中MNV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来检测MNV的感染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与核酸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将RT-PCR扩增结果为阳性的盲肠内容物样本稀释并经0.22μm滤膜过滤,接种到RAW264.7细胞,盲传后采用RT-PCR方法鉴定。结果 RT-PCR检测的319份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中,阳性样本95份,阳性率为29.78%。对180份经RT-PCR检测的小鼠血清进行ELISA检测,阳性样本70份,阳性率为38.89%。RAW264.7细胞盲传5代后在72h内出现细胞病变,经RT-PCR鉴定,显示187bp的目的条带。结论 通过核酸检测方法和血清学方法证实上海地区实验小鼠存在MNV自然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实验小鼠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鼠诺如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繁育设施的小鼠206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感染MNV的情况。结果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206份,阳性样本为77份,阳性率为37.38%。3个设施的小鼠感染MNV,各品系小鼠易感性差异无显著。结论证实广东省小鼠存在MNV感染,部分设施小鼠MNV感染率很高,需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RT-PCR方法可以应用于MNV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检测。方法 根据MNV ORF1-ORF2结合区域中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同时设计和制备了内标用于监控假阴性,建立含有内标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构建质粒标准品并以之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最后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44份小鼠临床样本,验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 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小鼠肝炎病毒、小鼠脑脊髓炎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Ⅲ型、出血热病毒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构建的荧光定量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6,可以检测到10拷贝/μL的质粒标准品,对MNV活病毒检测可检测到1.78?0-2 TCID50/mL的病毒,检测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倍,比病毒分离高100倍。对5份样品进行5次批内和批间重复检测,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2%。通过对344份临床样品检测,检测到阳性样品103份,阳性率29.94%。有5份样本结果为假阴性。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MN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由于加入了内标, 能有效地监控假阴性的出现,适合用于MNV日常监测、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实验小鼠感染鼠诺如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验小鼠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携带情况及其基因特征。方法在广州某实验动物中心抽取两个种系的实验小鼠,采集其粪便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的MNVORF2特异性基因(547bp,MNVnt5104~5650)。对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并以测序结果构建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共采集实验小鼠粪便标本20份,粪便来源的小鼠外表健康、活泼、进食正常,没有腹泻现象。MNV的阳性率为30.0%(6/20),阳性实验小鼠种类包括昆明小鼠(3/13)和NIH小鼠(3/7)。本研究检测的6个MNVs在进化树上独立一小分支,与参考株MNV2、3、4最为相近;核酸序列比较发现6个MNVs核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8.3%~99.8%。结论该实验动物中心的小鼠存在较高的MNV携带状况,并可能在饲养设施内传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实验小鼠携带MNV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建立MNV规范化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60个MNV病毒株核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标准阳性质控品,建立MN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评价。用该方法对766只送检小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进行检测,初步了解北京地区实验小鼠MNV感染状况。结果成功建立MN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与同种属人类诺如病毒(Hu No Vs)、猫杯状病毒(FCV)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101copies/μL。批内及批间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在766份小鼠盲肠内容物样品中检出301份MN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率39.3%。结论建立的MN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MNV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BABL/C小鼠感染大肠杆菌O127的模型,并建立TGF-β1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灌胃的方式建立肠炎性小鼠模型,并利用嵌合荧光定量的方法对其结肠TGF-β1定量分析实验。结果 成功建立了肠炎性小鼠模型,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TGF-β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经口灌胃的方法可以成功的建立肠炎性小鼠动物模型,TGF-β1定量方法可以作为模型建立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长爪沙鼠小鼠肝炎病毒(MHV)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长爪沙鼠、小鼠等实验动物MHV的检测。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小鼠肝炎病毒(MHV)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提取MHV细胞毒R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重复性试验。并对65只长爪沙鼠及12只小鼠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的MHV RT-PCR检测方法特异、敏感、稳定。以MHV RNA逆转录产物为模板,所能检测RNA最小模板浓度为3.1pg/μl,可检测病毒最小滴度为10-3.ml-1。65只沙鼠经RT-PCR检测,均为阴性,12只小鼠经RT-PCR检测,有3只MHV阳性,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MHV核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7%。结论 建立的长爪沙鼠小鼠肝炎病毒(MHV)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长爪沙鼠、小鼠等实验动物MHV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常用实验小鼠在人工感染小鼠诺如病毒后组织病理改变及病毒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使用KM、BALB/c、NIH、C57BL/6及BALB/c-nu等五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以灌胃方式接种小鼠诺如病毒液,对照组灌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感染后第7、14、21、28、55天采集肝、脾、肺、盲肠、结肠及小肠,每个组织取2份,分别进行病理诊断及病毒核酸含量检测,最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肝、脾、肺病理改变总发生率分别为8%(10/125)、5.6%(7/125)和4%(5/125),盲肠、结肠及小肠均未发现病变,其中KM及BALB/c小鼠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脾和肺,C57BL/6小鼠主要在肝和肺,NIH及BALB/c-nu小鼠主要在肝和脾。在所观察的实验鼠中KM小鼠较易发生肺的病变; KM及NIH小鼠发生病变较早,C57BL/6小鼠较晚。所有实验鼠盲肠、结肠MNV核酸阳性率均为100%(125/125),小肠、肝、脾、肺及血阳性率分别为71.2%(89/125),17.6%(22/125),39.2%(49/125),3.2%(4/125)和1.6%(2/125);病毒含量比较盲肠结肠小肠脾肺肝; BALB/c-nu小鼠结肠病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系小鼠(P0.01),其它品系小鼠各组织病毒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C57BL/6小鼠在感染MNV第14天盲肠及结肠病毒含量达峰值(P0.05),其它品系小鼠不同时间点病毒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器官病理检查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小鼠诺如病毒感染会引起组织病变,建议进行病理有关的动物实验选择MNV阴性小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登革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应用于登革热小鼠模型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特异引物和探针,分子生物方法制备质粒标准品,优化PCR体系和反应条件;其次,评估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稳定性;最后,验证该方法对登革病毒感染小鼠血清和组织样本的适用性。结果成功确定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较为灵敏,最低检测线为49. 6 Copies/μL;方法特异性好,未见非特异性扩增;方法稳定性好,样本Ct值标准差均小于0. 5,且CV﹤5%;登革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实验预期。结论该qRT-PCR方法可作为关键指标检测方法,用于登革热小鼠模型病毒的定量检测及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REGγ基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生物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REGγ的表达差异以及转移淋巴结中REG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不同人乳腺癌细胞系REGγ的表达差异。构建REGγ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并将其导入MDA-MB-231细胞中,然后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证实REGγ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提示REGγ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8.57%)和转移淋巴结(阳性表达率为87.5%)中较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明显高表达( χ2=25.390,P=0.000; χ2=12.440,P=0.000)。MDA-MB-231细胞过表达REGγ后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使细胞侵袭能力增强(t=22.974,P=0.000);干扰REGγ后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使细胞侵袭能力减弱(t=12.118,P=0.000)。结论:REGγ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1.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2.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6.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