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B组采用肺复张策略,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 d后PaO2/FiO2、SaO2及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B组与A组治疗3 d后PaO2/FiO2、SaO2及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A组(P<0.05)。结论:肺复张策略可改善ARDS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某院2014-05—2016-10收治的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62例患儿实施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各31例。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5%,对照组为7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 O2检验结果为(66.4±6.1)mm Hg(1 mm Hg=0.133 k Pa),Pa CO2为(40.3±7.4)mm Hg,Pa O2/Fi O2为(115.5±21.4)mm Hg,均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约为(9.6±1.3)d,用氧时间约为(10.2±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胸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过程.结果:31例患者分为2组,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组20例,带机时间平均(7.3±1.6)d,死亡9例,病死率50%;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11例,带机时间平均(4.5±1.8)d,死亡3例,病死率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优于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暖、吸氧、控制感染及机械通气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两组患儿的血气情况进行测量,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在传统机械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表达.[方法]采用前瞻性序贯试验设计方案,以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对60例NRDS足月新生儿和23例健康新生儿BALF中SP-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评估SP-B水平与NRDS足月新生儿胸部X线诊断标准分型、机械通气前PaO2/Fi02的关系.[结果]足月NRDS组BALF SP-B[( 17.63±6.80) ng/ml]显著低于“健康肺6对照组[ (103.95±6.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B水平与机械通气前PaO2/Fi02呈正相关(r=0.838,P<0.001);SP-B水平越低,则NRDS胸部X线诊断标准分型越重(P <0.001).[结论]NRDS足月新生儿肺组织中SP-B表达下降,且与NRDS严重程度相关,提示补充外源性SP-B可能是治疗足月NRDS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94-3595
目的研究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配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配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配合NCPAP治疗。结果观察两组疗效、血气指标和治疗一般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配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恢复患儿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症状恢复速度,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开放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例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证(ARDS)随机分为Ⅰ组:肺开放通气组(肺保护通气联合肺复张术)和Ⅱ组:常规肺保护通气组,比较两组通气前,通气后12 h,24 h,48 h,72 h血气指标,Ⅰ组与Ⅱ组同时间血气指标和Ⅰ组肺开放通气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两组通气后较通气前PaO2,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改善,Ⅰ组较Ⅱ组通气后PaO2,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增加更显著,Ⅰ组通气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变化。结论肺开放通气较常规肺保护通气更能提高氧合且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NRDS 64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34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迅速下降,pH及Pa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L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淑娟  徐婷  高原  王侃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45-1045
新生儿由于肺发育不完善,易引起肺损伤.吸入性肺炎、窒息、细菌感染都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较高.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ARDS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44例,于吸入治疗后的1 h、4 h、8 h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并根据术后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等,观察NO吸入的效果,为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患者护理总结经验及方法 .结果本组吸入NO后1 h、4 h、8 h 的PaO2 、SaO2明显升高(P<0.01), 8例患者因合并严重的多脏器衰竭死亡,36例患者在停用NO后病情稳定、预后良好、未发现明显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认为NO吸入治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合并ARDS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在食管癌术后防治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设立应用控制性肺膨胀组26例,对照组26例,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等氧合指标变化。结果30min后.SaO2从0.90±0.025升高到0.95±0.028,1h后Pa02从10.0±1.66kPa升高到12.1±2.27kPa。24-72h的持续监测SaO2和PaO2亦保持在0.97~0.98和13.1~13.2kPa。与对照组相比,控制性肺膨胀治疗后SaO2和PaO2提高速度快,且能较长时间维持在稳定水平。结论应用控制性肺膨胀能有效防治食管癌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病人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脐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HIE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足月窒息新生儿30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符合HIE诊断标准的46例纳入HIE组.HIE组中轻度HIE 31例,中、重度15例.同期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43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留取脐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脐血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结果 ①在正常组内男性与女性脐血血清S-100B无差异.②正常组脐血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为(1.03±0.32)μg/L,HIE组为(2.53±1.10)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8,P<0.05).③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脐血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2.06±0.65)μg/L与(3.49±1.23)μg/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909,P<0.01).结论 性别对新生儿脐血S-100B无影响.脐血S-100B可作为HIE的早期生化指标,且可以判断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拍背后吸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应用呼吸机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应用呼吸机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拍背后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式拍背后吸痰,比较两组患儿吸痰前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前PaO2、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实验组PaO2(58.57±12.41)mmHg,PaCO2(42.76±10.51)mmHg,对照组PaO2(51.31±12.32)minHg,PaC02(48.98±9.86)mmHg,实验组吸痰前后血气测定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拍背后吸痰,能明显缩短重症肺炎的患儿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及病程,提高了小儿重症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分析了1987-1995年间收住EICU的14例创伤性ARDS病人的抢救治疗。全部病例均为多发伤患者。结果表明:发生ARDS高峰时间为创伤后24—48小时。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0.01)和血氧饱和度(P<0.05)。PEEP为救治ARDS的一种有效通气模式。早期采用机械通气、脱水剂、激素、血管扩张剂、肝素和抗感染等综合措施是提高ARDS治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及两者合并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219例G-6-PD缺乏症(G6PD组)、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并G-6-PD缺乏症(ABO+G617D组)3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G6PD组血红蛋白[(159.7±24.9)g/L]高于ABO组[(150.2±23.0)g/L]和ABO+G6PD组[(149.2±22.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总胆红紊高于ABO组[(419.0±152.9)μmol/L与(355.4±11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疸消退时间较ABO组长[(9.4±2.3)d与(8.1±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O+G6PD组黄疸消退时间[(12.0±2.7)d]、光疗时间[(43.2±16.0)h]、光疗次数[(3.5±1.2)次]均长或多于ABO组[(8.1.4-2.2)d、(36.1 4-15.9)h、(2.6±1.2)次]及其G6PD组[(9.4±2.3)d、(37.6±17.3)h、(2.8 4-1.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6PD组胆红素脑病(16.O%)、低钙血症发生率(32.9%)高于ABO组(6.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贫血发生率(23.3%)则低于ABO组(40.0%)及其ABO+G6PD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并G-6-PD缺乏症时,黄疸出现时间、黄疸程度、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与新生儿ABO溶血病、G-6-PD缺乏症差异无显著性,但黄疸消退时间更长,黄疸更易反复.G-6-PD缺乏症与新生儿ABO溶血痛相比,黄疸程度更重,退黄时间更长,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但贫血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动脉血乳酸(Lac)等指标变化,以及早期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其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3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18例)和B组(常规治疗+CRRT组,18例).B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即行CRRT治疗.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监测仪(PICCO)监测确诊即刻、治疗后2h、1d、3d、7d EVLWI变化,在相同时间点监测Lac、氧合指数(PaO2 /FiO2)及pH值,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B组患者pH值、PaO2/FiO2在治疗后2h较治疗前即开始出现显著上升,EVLWI、Lac则在治疗后1d开始出现显著下降;而A组患者pH值、PaO 2/FiO2显著上升及EVLWI、Lac显著下降的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后1d和治疗后3d,均晚于B组,且在相同时间点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A、B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4.5±1.0d和9.2±0.8d(P< 0.05);VAP发生率分别为50%和17%(P<0.05);死亡率分别为38.9 %和22.2%(P>0.05).结论 对ARDS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CRRT治疗能有效降低EVLWI、Lac水平,改善氧合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夜间减氧饱和(NOD)与生存的关系。方法:对46例日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6.66kPa高原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作日间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连续监测。结果:①与非NOD组比较,NOD组日间PaO2明显低于非NOD组;PaCO2明显高于非NOD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身高(Ht)、FEV1.0/FVC(用力肺活量)、V50/Ht、V25/Ht也明显低于非NOD组;NOD组睡眠平均SaO2和最低SaO2明显低于非NOD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NOD组明显低于非NOD组。②FEV1.0/Ht、FEV1.0/FVC、V50/Ht与生存时间也有相关性。③结论:高原肺心病NOD与其预后有明显关系,FEV1.0/Ht、FEV1.0/FVC、V50/Ht对判断预后也有价值,建议此类患者应监测夜间SaO2及进行长期氧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肺水肿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干预组(29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4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R、RR、动脉血气变化,出院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及行有创通气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治疗前HR、RR、氧饱和度(SaO2)和氧分压(PaO2)分别为(124±12)次/min、(37±5)次/min、(81.4±5.4)%和(53.2±5.4)mmHg,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HR、RR、SaO2和PaO2分别为(83±6)次/min(t =5.372,P< 0.01)、(19±8)次/min(t=4.285,P<0.01)、(94.1±4.2)%(t=2.731,P <0.05)和(89.1±8.5)mm Hg(t=5.763,P<0.01).对照组治疗前HR、RR、SaO2和PaO2分别为(123±11)次/min、(36±7)次/min、(81.8±5.7)%和(53.5±4.6)mm Hg,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亦有明显改善,HR、RR、SaO2和PaO2分别为(95±8)次/min(t=3.459,P<0.01)、(24±6)次/min(t =3.127,P<0.01)、(88.3±4.5)%(t=2.314,P<0.05)和(72.8 ±9.5)mm Hg(t=3.756,P<0.01).干预组治疗后HR、RR、SaO2及PaO2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值分别为2.311、2.115、2.176、2.982,P<0.05或P<0.01);干预组住院时间(9±3)d明显短于对照组[(15±4)d,t=3.763,P<0.01];干预组有创通气的发生率(6.89%)亦低于对照组(17.24%),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x2=1.642,P>0.05).结论 BiPAP能有效改善急性肺水肿患者HR、RR及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有创通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