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7例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4例;年龄为2~14岁,平均7.31岁。按照骨折移位程度分型,完全移位断端接触17例,完全移位断端无接触10例。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病人在手法复位失败后均采用术中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4~6周拔出克氏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病人手术时间为15~50 min,平均30 min。病人术中均覆盖防辐射铅衣保护,术中透视5~8次,平均7.5次。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4.5周,术后3个月尺神经损伤均恢复。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8%(26/27)。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肘内翻、骨化性肌炎、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 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的较为理想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敏感品系上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方法采用给予30 s声音刺激(85 dB,5000 Hz),后2 s伴随给予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0.6 mA,持续2 s),声音-电击共配对5次,每次间隔2 min的方法建立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在ICR、DBA/2(简称DBA)和C57BL/6J(简称C57)3种品系小鼠上评价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获得和表达的行为特点,以确定敏感品系鼠;分别于条件性恐惧训练第2,7,14,21和28天对C57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进行检测,以评价该品系小鼠条件性恐惧的自然消退特点;采用30 s声音+30 s间隔+10次消退训练的模式进行声音线索恐惧消退训练,并于24 h后进行消退保持测试,以评价该品系小鼠消退训练和保持的特点。结果声音-电击配对5次可成功诱导C57小鼠形成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DBA小鼠可诱导形成声音线索恐惧但无法形成场景恐惧,ICR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均未诱导成功,确定C57小鼠为敏感品系鼠。C57小鼠呈现时间依赖的恐惧反应自然消退,其中场景恐惧在训练后第7天僵住百分率消退至(25±12)%,声音线索恐惧训练后第28天僵住百分率维持在(48±22)%;C57小鼠经10轮30 s声音消退训练,僵住时间百分率由(55±30)%消退至(32±27)%,但24 h后消退保持测试时僵住时间百分率又回升至(47±35)%。结论以敏感品系C57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恐惧获得、表达、自然消退、消退训练和消退保持各阶段恐惧行为检测的实验方法,成功建立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5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4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围手术期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术后病理情况。(3)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ICC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腹腔镜中转开腹。(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切除,腹腔镜下右半肝(Ⅴ、Ⅵ、Ⅶ、Ⅷ段)切除,腹腔镜下右肝后叶(Ⅵ、Ⅶ段)切除,腹腔镜下扩大右后叶切除,腹腔镜下肝中叶(Ⅳ、Ⅴ、Ⅷ段)切除,腹腔镜下Ⅴ、Ⅵ段切除,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联合肝尾叶(Ⅰ、Ⅸ段)切除,腹腔镜扩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下Ⅵ段切除,腹腔镜下Ⅶ、Ⅷ段切除,腹腔镜左肝外叶(Ⅱ、Ⅲ段)切除,腹腔镜右肝肿块切除;手术时间(320.38±107.68)min;术中出血量(262.34±76.06)mL;术中输血率为0(0/58);术中肝门阻断时间(48±15)min;其中10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17.2%(10/58);术后胆瘘发生率为6.9%(4/58),保守治疗、通畅引流(T管负压吸引)后痊愈出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4±3.39)d;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1.84±0.57)d;围手术期内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病理情况:术中32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26例病理结果提示胆管细胞癌未行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切缘的病理报告均为阴性,4例淋巴结清扫并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3)随访结果:58例ICC患者中,49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肿瘤生存时间为4~36个月,28例获得无瘤生存,17例患者出现肝内转移并多发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发现肝内转移后行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失访。结论腹腔镜肝切除经验丰富的中心,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安全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氧化应激介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接受0.1%浓度的DMSO处理60 min;模型组给予同等浓度DMSO预处理30 min后以H 2O 2250μmol/L刺激30 min;治疗组接受虎杖苷50μmol/L预处理30 min后予以H 2O 2250μmol/L刺激30 min;抑制剂组接受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10μmol/L及虎杖苷50μmol/L预处理30 min后以H 2O 2250μmol/L刺激30 min。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膜蛋白[线粒体外膜转位酶(TOM20)和线粒体内膜转位酶(TIM23)],及线粒体生成调节因子[线粒体转录因子(mTFA)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同时Keima法检测细胞红色/绿色荧光面积以反映线粒体自噬水平。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荧光素-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ATP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线粒体自噬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TOM20及TIM23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OM20及TIM23表达显著下降;与治疗组比较,抑制剂组TOM20及TIM23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4组细胞mTFA及PGC-1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eima法显示,4组细胞红色/绿色荧光面积比值变化趋势与TOM20及TIM23水平变化相反。(2)MMP水平。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与抑制剂组MMP分别为(100.0±5.9)%、(54.2±4.8)%、(70.8±3.6)%和(56.0±6.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MMP显著下降,治疗组MMP较模型组显著增加,而抑制剂组MMP较治疗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ROS水平、细胞活性及AT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ROS水平显著上升,细胞活性、ATP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ROS水平显著下降,细胞活性、ATP水平显著增加;与治疗组比较,抑制剂组细胞ROS水平显著上升,细胞活性、ATP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虎杖苷可以显著改善氧化应激介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线粒体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CT诊断情况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及肺结核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疾病类型分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组(80例)和肺结核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不同肿块直径初次疑诊、漏诊情况。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咯血、声音嘶哑的患者多于肺结核组(P<0.05),其余症状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出现钙化、条索影、斑点影、空洞征少于肺结核组;但是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出现团块影、分叶征、棘刺征、毛刺征、空泡征的患者多于肺结核组(P<0.05),但两组间出现片状影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肿块直径<3cm时的初次疑诊率(50.00%)低于直径≥3cm(94.83%);但直径<3cm时漏诊率(50.00%)则高于直径≥3cm时(5.4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声音嘶哑等症状需考虑疾病是否发展、合并肺癌病变可能,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CT影像学多表现为团块影、分叶征、棘刺征、毛刺征、空泡征,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综合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14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护理组使用综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晚期胃癌综合治疗对策、治疗效果、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综合治疗对策是一种现代化、综合性、优化性的治疗对策,不仅能够对患者机体疾病起到理想的治疗和控制效果,还能使患者能够科学面对疾病,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山东省人群烟草使用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36个区(县)216个村(居委会)抽取调查对象,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6 271人,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 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3.93%,其中男性为45.58%,女性为1.18%;不同年龄组人群现在吸烟率差别较大,45~64岁年龄组现在吸烟率最高(25.07%);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不同,初中文化程度者现在吸烟率最高(28.94%);农村现在吸烟率(24.98%)高于城市(23.08%);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0.23%,吸烟者开始吸烟平均年龄为21.21岁,日平均吸机制卷烟量为16.31支;在调查所有曾经和现在吸烟者中,戒烟率为20.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健康知识得分与吸烟行为存在关联。男性现在吸烟率高于女性(OR=49.625,95%CI:37.832~65.093),45~64岁组现在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OR=1.830,95%CI:1.048~3.194),农林牧渔从业者现在吸烟率分别高于医务人员(OR=0.403,95%CI:0.187~0.866)和离退休人员(OR=0.648,95%CI:0.481~0.873),中部地区居民现在吸烟率低于东部(OR=0.724,95%CI:0.606~0.865),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得分1~3分组现在吸烟率高于4~6分组(OR=1.432,95%CI:1.240~1.654)。结论 山东省人群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对吸烟者开展控烟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肛肠科护士疼痛认知状况,探讨疼痛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方法:采用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中文版(KASRP)对肛肠科126名护士进行疼痛认知状况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总分为(18.000±19.934)分,答对率为46.75%,"给予微笑患者吗啡的剂量(IV.prn)""给予痛苦患者吗啡(IV.prn)的剂量""疼痛原因不明确时不应给予吗啡类药物"为回答错误率前三位,"生命体征总是患者疼痛强度的可靠指征""不应该对有药物滥用病史的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11岁以下儿童的疼痛报告并不可靠"为回答错误率后三位。结论:肛肠科护士疼痛管理基础知识薄弱,且缺乏疼痛管理的主观意识,除需加强对护士疼痛知识的培训外,还应加强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左掌桡侧肿物25年。患者25年前无诱因,左掌桡侧出现黄豆大小肿物,无痒痛,近5年肿物逐渐增大,皮损从未破溃,患者未曾治疗,为进一步诊治于2015年5月19日就诊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局部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未见指关节活动障碍,内科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掌桡侧可见约0.7 cm×0.7 cm×0.9 cm皮色肿物,呈指状隆起皮肤表面,表面粗糙,轻度角化过度,触之较硬,见图1。皮肤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员工援助计划(EAP)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院应急库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20年2月1日~4月30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1名应急库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EAP,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施EAP干预前后应急库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本组护士SCL-90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2017年护士常模组(P0.01);干预后,本组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急库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2017年护士常模水平,说明应急库护士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用EAP可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