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是指单纯置换膝关节半侧胫股关节面的手术,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这一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提出,但由于对这一手术指征的认识不足及人工关节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早期临床报道效果并不满意,因此并没有象全膝关节置换那样被广泛接受。近年,随着对单间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指征的认识,一些长期坚持单间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中心所提供的中远期报告非常令人鼓舞。同时其手术的微创性及良好的活动恢复度等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 单间室膝关节病变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高位胫骨  相似文献   

2.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是指单纯置换膝关节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面的手术。针对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它是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或高位胫股截骨术(HT0)的有效替代方法。随着手术指征的认识、假体设计的完善、手术技巧的改进.UKA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中远期假体生存率与TKA相近。微创概念、计算机导航、机器人辅助等新技术的应用,使UKA的优越性得到明显体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目前UKA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新进展及与TKA、HTO相比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单髁置换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目的是替换膝关节胫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在膝关节的三个间室中,膝骨关节炎的特点是一个间室受累严重。当膝骨性关节炎仅仅累及到胫股关节单间室时,UK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主要对该手术的发展历史、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技术、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及骨坏死的近期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方法自1999年4月~2000年7月对20例患者行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男10例(12膝),女10例(12膝);其中骨关节炎18例(22膝),骨坏死2例(2膝);术后随访13~34个月,平均25.7个月。随访主要指标为站立位下肢胫股角(femorotibialangle,FTA)、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及JOA(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平均FT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随访时24膝平均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关节屈曲挛缩得到明显改善(P=0.0025);随访时屈曲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术前与术后的屈曲度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r=0.742,P<0.001)。结论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活动度恢复好的优点,近期效果相当满意。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对手术技术及手术经验也有较高要求,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
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单问室膝关节病变的早期疗效,探讨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术难点.[方法]采用轻度矫正不足(slightly undercorrect)原则和内侧有限松解技术对15例各类单间室膝关节病变患者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对术前和随访时HSS评分,股胫角,最大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测量胫骨假体后倾角度.[结果]HSS评分,股胫角,最大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平均4.2°.[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病变的早期疗效可靠,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单髁膝关节置换疗效的保证,内侧有限松解技术能有效改善屈曲挛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80~120(92±9.89)min,出血量130~325(206±45.74)ml,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手术并发症。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KSS膝评分:优9例,良6例,中3例;KSS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中4例。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胫角角度有改善。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早期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因假体设计、病人选择及手术方法上的问题,术后失败率很高.现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在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术后中远期效果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该文就现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假体设计、病人选择、手术原则、手术效果及失败原因等临床应用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l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仅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用于治疗局限于单一间室的骨关节炎或骨坏死。由于单髁置换术保留了交叉韧带、髌股关节及对侧胫股间室,理论上能保留更正常的关节动力学,获得更大的活动度,保留骨量便于翻修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19膝)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19.40±5.70)个月,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29.79°±6.43°,HSS评分(89.47±3.60)分。所有患者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关节感染及死亡。聚乙烯半月板衬垫脱位1例,手术更换半月板衬垫。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退行性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存在特殊并发症,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手术要点,选择合适的假体,重视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开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纳入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病例进行分析,并排除精神、器质或系统性病变以及既往有手术史的患者。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对术前及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医院功能评分(H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遗忘评分(FJS)以及膝关节活动度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纳入全膝关节置换和单髁置换组各12例,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评分指标呈进行性改善,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评分比较没有差异(P>0.05)。在术后1年时UKA组的FJS评分(60.3±2.0)明显高于TKA组(58.1±3.8)(t=9.059,P <0.01),但在术后3年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P >0.05)。 结论UKA和TKA在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中均能改善患者症状,提升膝关节功能,其中期疗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并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4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行膝关节镜并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46例(64膝),平均随访32.4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股胫角,并对患者膝关节进行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股胫角术前平均内翻-4.44°±1.18°矫正到术后平均外翻8/37°±1.10°(P<0.001).HSS评分由术前的(54.25±5.40)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9.67±3.38)分(P<0.001).[结论]膝关节镜并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足治疗轻中度膝关节单问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术方法,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仅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目的是替代膝关节胫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Gunston、Marmor为单髁置换术使用及发展的先驱者〔1、2〕。然而,早期报道其手术效果不尽如人意,且许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已沿用30多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及骨坏死的一种有效术式。此术式有很多成功病例的报道,也有引发灾难性后果需要再次手术的情况。由于UKA多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因而在术后恢复及患者病死率等方面优于全膝关节置换;并且有学者经过10年的随访,发现关节存活率令人满意。随着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关节假体制造工艺越来越精细、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终末期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被临床公认为是能够很好替代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单髁置换术应该成为终末期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案[2],而外侧单髁置换术治疗外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也越来越明确[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入路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行UKA治疗的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74例(76膝),根据其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微创入路组40膝与传统入路组36膝.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  相似文献   

16.
张占丰  王丹  闵继康 《中国骨伤》2017,30(4):309-312
目的 :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膝关节单髁关节置换术后内侧间室关节线改变情况,研究其与术后股胫角改变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其与术后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关节线改变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56例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50~82岁,平均62.3岁。BMI指数18.3~30.1,平均23.5。取前后位膝关节负重全长X线片,测量术后关节线改变值。分别测量术前术后股胫角,计算股胫角改变值。术后随访时使用膝关节HSS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关节线改变与股胫角改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胫骨内侧间室关节面抬高(2.2±2.0)mm(-3.3~7.0 mm),股胫角改变(2.3±3.0)°(-4.5°~9.6°),胫骨内侧关节面抬高值与股胫角改变值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术后随访12.2个月(10~16个月),关节面抬高值与术后HSS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内侧间室关节线的改变与股胫角的改变呈显著相关性,术中胫骨侧截骨是同时关系这两者的关键因素,关节线的改变与术后短期临床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与单髁关节的假体设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2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455例(533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假体均为Biomet OxfordⅢ代膝关节内侧单髁系统。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45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5.3(48~120)个月。随访期间18膝(3.4%)聚乙烯衬垫脱位,6膝(1.1%)假体无菌性松动,10例(1.9%)胫骨平台下沉,6膝(1.1%)膝关节长期活动疼痛;术后25膝(4.7%)行翻修手术,假体生存率95.3%。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6.3±10.9)°,股胫角为(177.5±14.7)°,KSS临床评分为(92.1±11.1)分,KSS功能评分为(89.6±9.0)分,膝关节HSS评分为(89.6±9.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患者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膝关节功能,减缓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但衬垫滑脱及胫骨平台下沉发生率仍较高,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膝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1]。1982年首次使用牛津单髁假体进行了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固定平台UKA与活动平台UKA在临床结果、影像学结果、翻修率和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但是与固定平台UKA相比,活动平台UKA用于膝关节外侧间室置换时翻修的风险高4倍~[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固定平台假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6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43例;年龄47~83(65.3±8.2)岁;病程5~72(19.4±14.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HSS膝关节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40(19.9±10.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须术后输血,住院时间2~10(3.5±1.6) d。术后未发生脱位、感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胫后静脉血栓。HSS评分由术前的69.9±7.2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0.1±7.4;其中优51例,良9例,可2例;VAS评分由术前的3.8±0.9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0.9。结论: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1单髁置换术发展史随着人们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认识的加深,对于全关节严重破坏的患者,认为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治疗骨关节炎。但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骨关节炎患者仅一侧间室出现了明显的破坏,研究者开始考虑一种治疗单侧胫股关节间室病变的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