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配合俞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分别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头穴配合俞原配穴进行针刺治疗,药物组给予西药黛力新进行相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疗程治疗后针刺组在HAMD、MESSS评分均较药物组改善明显,同时,针刺组治疗PSD总有效率为86. 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3. 33%,两组比较针刺组HAMD、MESSS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头穴配合俞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干预PSD的有效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2.
俞原配穴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俞原配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改善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头针足运感区配合心俞、肝俞、肾俞及原穴神门、太溪、太冲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方法选取脑复康口服。结果: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表现为HDS积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俞原配穴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HDS、ADL方面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能够很好的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李彬  杨丽娟 《北京中医药》2006,25(6):365-36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取百会、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对照组20例取常规体穴,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的改变,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15%.结论取百会、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取常规体穴组,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即针刺百会、神庭、水沟、内关、大陵、劳宫穴。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明显疗效,可显著改善VD患者的MMSE评分。  相似文献   

5.
俞原配穴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随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伦新  荣莉 《中国针灸》2004,24(3):152-154
目的:观察俞原配穴法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精子抗体(AsAb)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男性不育症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俞原配穴针刺组和50例口服强的松西药组,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对抗精子抗体的影响.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率、血清或/和AsAb的阳性水平,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俞原配穴针刺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肯定,能良性调节AsAb.  相似文献   

6.
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宁 《四川中医》2011,(9):123-124
目的: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对照组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46.4%。用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疗效优于单纯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俞原配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俞原配穴埋线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舒乐安定片等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0.0%,2组差异非常显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表,治疗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俞原配穴埋线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尼麦角林治疗,运用长谷川痴呆修订量表(HDS)测评。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5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彬  杨丽娟 《北京中医》2006,25(6):365-36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取百会、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对照组20例取常规体穴,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的改变。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15%。结论取百会、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取常规体穴组,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项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管性痴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头项针刺组采用头针百会、四神聪,项针双侧风池、供血(风池下1.5寸,平下口唇处)为主要治疗方法,普通针刺组选穴:百会、四神聪、太溪、大钟、悬钟、足三里。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针刺治疗6日休息1日。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且均能改善认知状况,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比较,头项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44%,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2.22%;对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比较,头项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67%,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6.67%,头项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有效,且头项针刺治疗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对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荥合配穴(内庭与足三里)加常规取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取穴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显著提高(P0.05);而无效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面神经炎早期治疗采用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法能达到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合并胰岛索抵抗的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使用基础治疗(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组以脾胃俞募穴为主,对照组以脾、胃经穴为主,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指数。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体重、体重指数,治疗组在减小腰围、臀围方面效果较好,且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定,尤其是对腰腹部肥胖的患者,可明显减小腰围、臀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天凉针法远、近部取穴治疗阑尾炎性包块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性。方法将80例阑尾炎性包块证属肠痈热毒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远部组、近部组及联合组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远部组(合谷、阑尾)、近部组(阿是穴、右侧天枢)及联合组(前两者相加)在对照组基础上在不同腧穴施予透天凉针法,共治疗14 d。各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阑尾炎性包块最长径及三维体积,检测血清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包块最长径、三维体积、白细胞及 CRP均降低,且远部组、近部组及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最低(P<0.05,P<0.01),远部组、近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部组、近部组及联合组无效病例数皆少于对照组,联合组无效病例最少(P<0.05, P<0.01),远部组、近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天凉针法治疗阑尾炎性包块疗效显著,远近配穴较远、近部单独取穴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电针内关、针药并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20例),药物组(20例)、针药组(2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VCG[QRS/T(F、H、RS)]、HRV(HF、LF/HF)值的变化.结果 (1)在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方面比较,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2)在降低T(H)、T(RS)值及升高HF,改善LF/HF等方面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针药结合3种不同方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LF/HF,升高HF;但针药组作用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提示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针药结合治疗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膏摩配合手法治疗和单纯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o%、6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用药加吸入可比特气雾剂配合外治方法(频谱照穴、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的综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4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采用综合疗法)和对照组58例(不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期间,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血清IgE指标的变化,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3年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6.047%,对照组68.96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对照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要高(P0.05)。血清IgE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预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消黄组方对1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更昔洛韦、肌酐、肝泰乐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黄组方施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疗效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0.0%。结论:消黄组方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胺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泻、腹痛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IBS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并发呃逆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并发呃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风醒脑口服液鼻饲或口服,以及针刺攒眉穴。对照组25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用氯丙嗪肌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天、3天、5天、7天呃逆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5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1天时呃逆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天后治疗组呃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呃逆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同时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对照组4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疗程为(5.0±2.5)天,对照组平均疗程为(7.5±2.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陛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