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失眠几乎是现代人的常见问题,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失眠患者常由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或焦虑症所致,焦虑型失眠症的特点是上半夜入睡困难、伴焦虑情绪为主引起的症候群;抑郁型失眠症的特点是常在下半夜两、三点早醒,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接受治疗,长期睡眠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属、工作生活等均可能带来影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越来越多的人入睡困难或早醒,治疗较棘手.  相似文献   
2.
笔者深感对穴位的进一步多方位了解,将有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现总结如下。1穴位是人体“气”之门户《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生...  相似文献   
3.
任建宁 《江苏中医药》2011,43(12):67-68
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笔者运用针刺督脉穴结合口服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40例,并与单服甘麦大枣汤的35例作对照,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任建宁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45-745
焦虑症以广泛性焦虑和发作性惊恐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称。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笔者在欧洲地中海岛国马耳他首都工作期间,共治疗并观察了60例焦虑症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任建宁 《中国针灸》2013,33(2):168-170
探讨胃病则阳跷穴满导致失眠的机制以及以跷脉穴为主治疗失眠的临床运用.从经络学上看,通过承泣等胃经腧穴使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跷脉对于寤寐之所主,主要是由于它与目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而相连.由于足阳明胃经在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又与阴阳跷脉在目下及口角之旁分别交会,所以,一旦胃的功能失调,胃失和降,就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使阳跷脉气机失调而导致失眠.同时举例说明选择相应的胃经及阳跷脉穴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6.
尽管运动疲劳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众多的研究表明:血乳酸的升高是运动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消除运动后的血乳酸是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从中医传统理论入手,探索用艾灸的方法消除血乳酸,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艾灸量所起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得出艾灸对于减低运动后血乳酸的较佳治疗方案是:每日1次或每2日1次,皮肤温度为(47±2)℃,持续时间为1min或3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体针配合腕踝针,对照组采用单纯腕踝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疗效优于单纯腕踝针疗法。  相似文献   
8.
针刺加耳穴埋针治疗焦虑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宁 《山西中医》2011,27(6):34-35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埋针治疗焦虑型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耳穴埋针,对照组单纯采用耳穴埋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95%CI=82.9%-99.4%);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6%(95%CI=50.8%~83.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8960,P=0.0060)。结论:针刺加耳穴埋针治疗焦虑型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耳穴埋针疗法,其收益为OR=0.11(95%CI=0.02—0.56),NNT=4(95%CI=2.3-10.8)。  相似文献   
9.
任建宁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2):561-561
至阳穴为督脉经要穴。督脉经总督诸阳,本穴靠近于心,心为阳中之阳,故为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而名至阳。该穴有温阳、宣阳之功。笔者在临证中,常取该穴为主治疗多种病症,每获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1泄泻李某某,男,50岁,工人。1996年10月15日诊。患者腹泻反复发作10年,经多家医院诊治,确诊为慢性肠炎,服过大量中西药物,无明显疗效。近1月来,日泻5~6次,晨起塘泻夹不消化食物,四肢乏力,纳呆。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弱。针至阳穴,行补法后加灸,每次留针30分钟,共治20次而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相似文献   
10.
笔深感对穴位的进一步多方位了解,将有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