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慧敏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1):809-810
目的 了解肌上皮细胞(MC)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变化情况,以及MC免疫组化标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女性乳腺手术标本110例,采取HE切片观察和常用的MC抗体(actin、calponin、SMMHC、CD10、p63、CK14/17和S-100)作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不同类型病变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乳腺、乳腺良性病变中,其导管、腺泡周边、呈乳头状增生的腺上皮下及腺管周围均有连续的MC,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癌周边MC完整或不完整,而浸润癌中MC片段阳性或消失,在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中癌巢、管状结构周围无MC.癌组织内见少量阳性片段.乳腺癌间质中,血管平滑肌和散在的纤维细胞部分呈阳性;导管腺泡上皮及癌细胞大部分呈阴性.结论 MC的增生或消失对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及癌组织的浸润与否和浸润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研究70例良、恶性乳腺病变基底膜层粘蛋白(Laminin,LN)的分布;通过对连续切片进行偶氮荧光桃红染色,观察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肌上皮细胞的改变及其与LN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基底膜呈连续线状,肌上皮细胞为不连续单层环绕腺泡及导管。乳腺良性病变及原位癌未发生浸润时基底膜完整,肌上皮细胞增生。在浸润乳腺癌中基底膜缺损,缺损程度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各型乳腺癌中均见到癌性肌上皮细胞。在癌性肌上皮细胞附近以及两例恶性肌上皮瘤中基底膜减少或缺失。本研究表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基底膜的分布有助于区别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人类肌上皮细胞参与基底膜的合成,当肌上皮细胞发生恶变时,其产生基底膜的功能下降,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P63 Actin CK在乳腺原位癌及早期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8例乳腺原位癌,24例乳腺早期浸润性癌中P63 Actin CK的表达。结果:24例乳腺早期浸润性癌中,3例在硬化间质内的“浸润”成分,IHC示CK(+)的细胞周边有P63(+)Actin(+)的肌上皮细胞围绕,而18例乳腺原位癌中2例在间质内发现CK(+)的细胞,周边无P63(+)Actin(+)的肌上皮细胞围绕。结论:P63作为标记肌上皮细胞敏感特异的抗体,极少数报道腺上皮细胞亦着色,但结合Actin的表达和HE切片,可以区分,CK P63 Actin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间质内为浸润的腺体,还是挤压的导管,以辅助乳腺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CD10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观荣  景洪标  张晨芳  李黎 《广东医学》2005,26(12):1656-1657
目的探讨CD10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76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10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阳性的肌上皮细胞连续地环绕于增生的小导管的周围。但在囊性扩张的小导管周围,CD10阳性细胞不连续,甚至不见阳性细胞。导管原位癌的癌细胞巢外周的阳性细胞由完整到不完整、到完全缺失不等。在浸润性癌中,癌巢周围不见阳性细胞。除少许的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表达CD10外,其余的癌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不表达CD10。结论CD10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CD10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10免疫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的能力.方法:收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76例(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叶状肿瘤、导管内癌、囊内乳头状癌、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10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41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阳性的肌上皮细胞连续地环绕于增生的小导管的周围,敏感性可达100%(41/41).但在囊性扩张的小导管周围,CD10阳性细胞不连续,甚至不见阳性细胞.所有乳腺上皮细胞均为阴性,CD10在区别肌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时特异性为100%(41/41).导管原位癌的癌细胞巢外周的阳性细胞由完整到不完整、到完全缺失不等.在浸润性癌中,癌巢周围不见阳性细胞.除少许的癌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表达CD10外,其余的癌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不表达CD10.结论:CD10标记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ERα和ERβ在不同类型乳腺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正常组织经良性病变至癌变过程中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α和ERβ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94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乳腺原位癌、良性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的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结果 ERα局限表达于乳腺腺上皮细胞核,相反ERβ广泛表达于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肌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且多见细胞质、细胞核同时表达.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的上皮细胞ERα、ERβ染色结果相似;浸润性乳腺癌和乳腺原位癌的ERα表达明显降低;浸润性乳腺癌ERβ表达明显降低;浸润性乳腺癌和乳腺原位癌ERα、ERβ的共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ERβ广泛表达于间质细胞可能与其旁分泌作用有关.ERβ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而在乳腺癌中ERβ可能减弱对ERα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P63蛋白在各种乳腺疾病患者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25-1625,1678
目的:观察各种乳腺疾病患者肌上皮细胞(MECs)中单克隆抗体标志物P6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接受女性乳腺手术存档石蜡标本135 例(良性病变 53例,原位癌 27例,浸润性癌36例,正常乳腺组织19例),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标记 P63.结果:P63在正常乳腺组、良性病变组及原位癌组中MEC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4%、96.23%和59.26%,在浸润癌组表达仅为2.78%.结论:P63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对乳腺病变的确诊.  相似文献   

8.
基底膜和肌上皮细胞在乳腺癌中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110例乳腺良、恶性肿物基底膜(BM)和肌上皮细胞(MEC)的分布情况。结果归纳为三组:(1)良性病变、良性肿瘤及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BM及MEG完整连续;(2)早期浸润癌,两者呈现中断现象,形成缺口;(3)浸润癌则仅片段阳性或完全消失。以图象分析仪测定腺管或癌巢Ⅳ型胶原阳性段长度占相应腺管或癌巢周径百分比之均值,三组分别为98%,89%和46%或<10%。癌细胞DNA图象分析显示非整倍体细胞数量多少与该导管BM完整性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免疫组化显示的BM和MEG完整与否,是判断乳腺癌是否浸润及浸润程度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P63/CD10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22例乳腺导管乳头状肿瘤石蜡包埋标本,对其进行标记。结果 在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可见双标记阳性的乳腺肌上皮细胞呈“花冠状”围绕表达阴性的乳腺腺上皮细胞,在导管内乳头状癌部分癌性导管外围有一层呈细线状的双标记阳性乳腺肌上皮细胞环绕,浸润性导管乳头状癌的癌性导管的周围,肌上皮细胞大部分消失或无肌上皮细胞围绕。结论 P63/CD10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有助于对疑难乳腺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P63/CD10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22例乳腺导管乳头状肿瘤石蜡包埋标本,对其进行标记.结果 在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可见双标记阳性的乳腺肌上皮细胞呈"花冠状"围绕表达阴性的乳腺腺上皮细胞,在导管内乳头状癌部分癌性导管外围有一层呈细线状的双标记阳性乳腺肌上皮细胞环绕,浸润性导管乳头状癌的癌性导管的周围,肌上皮细胞大部分消失或无肌上皮细胞围绕.结论 P63/CD10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有助于对疑难乳腺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乳腺肌上皮细胞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浸润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乳腺肌上皮细胞对乳腺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NorthemblotMatrigel细胞浸润能力实验,检测了乳腺癌细胞和乳腺肌上皮细胞中Maspin的含量,并分析肌上皮细胞抑制乳腺癌细胞浸润的作用机制。结果 组织学检查发现在正常乳腺导管和乳腺原位癌的周围都有一层完整的乳腺肌上皮细胞,而在乳腺的浸润性乳腺癌中,这层肌上皮细胞就发现有缺损和断裂,在M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68例乳腺病变的基膜特异性抗原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进行定位检测。结果:乳腺良性病变和导管内癌的基膜为连续细线状;导管癌早期浸润区局部基膜呈碎颗粒状或完全消失;大部分浸润癌的癌巢周边无基膜,少部分有染色较弱的不连续线状或颗粒状基膜物质围绕。统计结果表明,乳腺癌的基膜表达能力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25),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无关(P皆>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肌上皮细胞标志物p63、-αSMA和Calponin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67例及其癌旁组织。将其分为5组:癌旁正常乳腺组、乳腺增生组、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组、原位癌组和浸润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63、-αSMA和Calpon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在原位癌组中3种抗体均表现为:癌巢外围可见p63、-αSMA或Calponin阳性的肌上皮细胞完整或部分包绕;在浸润癌组所有的癌巢外缘均未见p63、α-SMA或Calponin阳性的肌上皮细胞。结论与-αSMA、Calponin相比,p63显示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ERC2在不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HERC2在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4/50)、32%(16/50)、58%(29/50),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4%(2/50).(2)HERC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3)Western blot显示HERC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CR2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相关.  相似文献   

15.
免疫组化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克隆抗体P63、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在乳腺疑难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乳腺疑难病例48例,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同时标记P63和SMA.结果 34例乳腺良性病变可见P63、SMA阳性的肌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的导管或腺泡周围可见P63、SMA阳性的肌上皮细胞,浸润性癌中不见P63、SMA阳性的肌上皮细胞.有时P63呈不均匀的间断表达,SMA除标记肌上皮细胞,还与间质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成分有交叉反应.结论 同时检测P63、SMA识别肌上皮细胞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HE染色始终是乳腺疾病诊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84例良、恶性乳腺病变的基质作超微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两型基板/基质相互关系:良性疾患和非侵袭性乳腺癌的基板完整,基质全由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组成,无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存在;在侵袭性癌中,基板大多有缺陷或完全消失,基质中均可存在单个或成群的MFB。原位癌周围的MFB增生是癌性浸润的早期信号,对精确诊断非浸润性癌有价值。对MFB增生程度与肿瘤类型的关系、诱发浸润癌中MFB增生的可能原因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P120 catenin和E-Cadherin联合标记,以鉴别乳腺小叶肿瘤和导管肿瘤。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腺肿瘤性病变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P120 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结果:P120 catenin在小叶原位癌及小叶浸润癌显示异位的胞浆表达,而在正常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却显示胞膜的高表达;E-Cadherin在小叶原位癌及小叶浸润癌表达弱甚至不表达,而在导管原位癌和导管癌却高表达。结论:用P120catenin和E-Cadherin联合标记对于鉴别小叶和导管病变很有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乳腺肌上皮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mblot、Northemblot、Ma trigel细胞浸润能力实验 ,检测了乳腺癌细胞和乳腺肌上皮细胞中Maspin的含量 ,并分析肌上皮细胞抑制乳腺癌细胞浸润的作用机制。结果 组织学检查发现在正常乳腺导管和乳腺原位癌的周围都有一层完整的乳腺肌上皮细胞 ,而在浸润性乳腺癌中 ,这层肌上皮细胞发现有缺损和断裂。在Matrigel肿瘤细胞浸润实验中 ,肌上皮细胞及其CM能明显降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 MB 2 31的浸润能力。肌上皮细胞含有高含量的抗癌蛋白Maspin ,并能大量分泌出细胞外。而这种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没有表达。结论 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抗肿瘤细胞浸润的能力 ,提示乳腺肌上皮细胞在体内乳腺癌的生长及发展中 ,可能具有重要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OX-2介导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12月~2015年12月乳腺病变微创手术或者外科手术标本: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0例,标本均取自乳腺癌术后标本,同时距肿物5cm外的正常乳腺组织;良性病变组织80例,导管原位癌54例及浸润性导管癌135例,标本均取自于乳腺病变微创手术及外科手术术后标本,检测标本α-SMA和COX-2在乳腺各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良性病变组织相比,导管原位癌组织α-SMA阳性30例(阳性率55.5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α-SMA阳性70例(阳性率51.85%),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阳性率相对较高,表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后两者中活化、累积.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良性病变组织相比,导管原位癌组织COX-2阳性28例(阳性率51.8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73例(阳性率54.07%),COX-2阳性率相对较高,表明COX-2在后两者中过表达.COX-2在乳腺癌过表达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活化、累积相关.结论 COX-2介导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过表达能够提示乳腺癌进展情况,在未来研究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抗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LN)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全部184例乳腺病变(其中乳腺癌91例,良性病变93例)的基底膜(BM)分布状态,包括乳腺病、硬化性腺病、上皮增生、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导管内癌和浸润癌。所有良性病变及导管内癌中,BM完整分布于上皮与间质交界处;而所有浸润性癌癌巢周没有或仅有变细、断裂的BM残留;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BM分布变化无关;Ⅳ型胶原与LN显示BM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上述结果提示:BM分布规律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性病变、原位癌与浸润癌。BM缺乏是癌组织发生浸润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