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刘志勇  蒋建强  毛萍萍  张静 《新中医》2022,54(23):34-38
目的:观察大黄附子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脓毒症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大黄附子汤治疗,共治疗7 d。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GI)、胃肠功能障碍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 Ⅱ) 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7.1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GI 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及降钙素原(PCT)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WBC、hs-CRP 及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且无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对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黄附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G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反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可有效减轻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军 《陕西中医》2019,(6):718-721
摘 要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危重脓毒症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和胃肠功能改善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危重脓毒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和脏器支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黄附子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指数、中医证候总积分、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0%显著低于观察组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为(13.34±5.21)分、(6.55±6.24)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43±8.12)分、(10.54±6.0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对照组为(2.34±0.24)分,观察组为(2.26±0.29)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另外两组患者常规基础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治疗脓毒症方面比传统的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肠功能障碍情况,降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和汤对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和汤,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量化积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AG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IAP、肠鸣音评分、炎症感染指标(WBC、CRP、PCT)、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AG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IAP、肠鸣音评分、炎症感染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和汤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替米星注射液合用大黄附子汤对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脓毒症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仅选择常规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抑制胃酸、营养支持、消化道减压、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吸氧及心电监护)联合依替米星注射液静滴,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附子汤经胃管给药治疗,持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急性胃肠损伤(ACI)分级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GI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腹胀、反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急诊重症脓毒症有良好的效果,对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控制作用较为理想,能够修复胃肠功能损伤,改善消化功能,同时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应用大黄附子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经胃管注入大黄附子汤。2组均治疗2周,评估患者治疗72 h后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排便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2组治疗72 h后AGI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1次排便时间缩短,每日排便次数增多,不排便天数缩短,使用灌肠剂患者例数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18.3%,死亡率8.3%,对照组MODS发生率43.3%,死亡率35.0%,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黄附子汤能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胡赛  何晓燕  吴宏华 《新中医》2022,54(6):102-105
目的:观察二黄解毒汤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热结肠腑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黄解毒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和马歇尔(Marshall)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APACHEⅡ、Marshal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APACHEⅡ、Marshal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hs-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2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二黄解毒汤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热结肠腑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化湿法对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温胆汤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细胞比率(NEU%)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RP、PCT、WBC、NEU%值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RP、PCT、WBC、NEU%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益气清热化湿法治疗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救土通肠汤加味辅助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氢化可的松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救土通肠汤加味治疗。两组疗程7d。比较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临床疗效以及白细胞(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BC计数、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救土通肠汤加味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明显,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胃肠障碍,控制病情,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四君子汤在脾虚证型脓毒症患者肠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茶山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病例数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电针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T、WBC及CR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四君子汤在脾虚脓毒症患者肠道复苏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黎莉 《新中医》2020,52(5):46-49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脾胃虚弱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脾胃虚弱型)危重病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血流动力学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检测2组胃动素(ML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其胃肠功能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浆ML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血浆M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病患者临床实施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胃肠功能障碍,抑制相应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四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口服或鼻胃管注入。观察组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保留灌肠。观察组3: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甘油灌肠剂保留灌肠。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上述基础上均给予芒硝腹部外敷。四组患者均治疗7天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腹痛和腹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禁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数值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口服或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黄璐  舒巧燕 《新中医》2021,53(4):106-109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大黄水煎剂灌胃治疗。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率,胃肠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改善效果;检测2组血生化指标[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结果:治疗7 d,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率为81.25%,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胃肠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与APACHE-I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2组血清D-Lac、DAO、IL-6、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乌司他丁可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抑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升降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降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61.67%(P<0.05)。治疗前,2组腹痛、恶心呕吐、上腹胀、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恶心呕吐、上腹胀、伴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腹痛、恶心呕吐、上腹胀、伴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总体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红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芪红汤联合比索洛尔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7%,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治疗后,2组LVEF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Dd、LVESd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芪红汤联合比索洛尔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王康敏  叶晓霞 《新中医》2022,54(2):57-60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健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肝郁脾虚型胃溃疡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舒肝健脾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检...  相似文献   

17.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平 《新中医》2021,53(3):28-30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氯硝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2.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与日间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57%;对照组为2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氯硝安定片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志甫  王心东 《新中医》2020,52(2):30-33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CHF心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心功能、脑尿钠肽(BNP)、一氧化氮(NO)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64.62%(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F、6MW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NP、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hs-CRP、BNP、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TNF-α、BNP、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能够改善CHF心肾阳虚证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和NO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瘀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心绞痛改善情况及血清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ET-1、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ET-1、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益气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较单用西药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清ET-1、Hcy、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