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56岁。间断性左上腹痛2个月。B超示左肾中极有2个回声结节。静脉肾盂造影示左肾软组织包块。术中见肾中极有一5 cm×6 cm×5 cm肿块,与周围分界清晰,遂行左肾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肾切除标本10 cm×9 cm×6 cm大小,肾中极外皮质区可见大小5 cm×6 cm×4 cm肿块,无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色,有出血、坏死,其中可见一直径2 cm的灰白色结节,质细,无包膜。镜检:肿瘤部分由典型的透明细胞癌组成(图1),部分区域肿瘤则由长梭型、多形性瘤巨细胞组成;瘤细胞胞质丰富,红染或空淡透明,细胞核卵圆形、短梭形,核分裂平均6个/10 HPF。瘤组织排列…  相似文献   
2.
bFGF与ki-67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是同在一张切片上显示两种不同抗原的免疫组化法 ,能同时观察细胞及组织中两种不同抗原的分布情况 ,对于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成功地在一张切片上显示卵巢肿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Ki 6 7) ,用以观察bFGF表达的细胞是否为增殖细胞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  45例卵巢肿瘤组织 ,常规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5mm厚切片。1 2 试剂 bFGF多克隆抗体 (SantaCrus公司产品 ) ,Ki 6 7单克隆抗体 (MaxinBio公司产品 ) ,双…  相似文献   
3.
组织芯片技术在肿癌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组织芯片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的区别及其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 erbB 1、C erbB 2和外阴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132例外阴病变中原癌基因C erbB 1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两种癌基因在正常皮肤、外阴各型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鳞癌中的表达不同(P<0.05)。在各级鳞癌中表达则相反。结论:提示C erbB 1和C erbB 2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癌变和鳞癌生长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旨在1.了解食管末端腺癌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与Barret t's食管的相关关系及特点; 2.明确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6kipl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腺癌组织、癌周不典型增生、癌周肠化生处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996.1.1~2000.6.1共在我市医院收集食管末端腺癌切除标本15 例,(男8例,女4例,男∶女=2.75∶1);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切除标本30例(男24例,女6 例,男∶女=4∶1).选取应用正常食管、贲门粘膜作对照.结果食管末端腺癌癌周Barrett's IM发生率为60%,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周 Barrett's IM发生率为53.3%.比较食管末端腺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自癌周肠化→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组织,PCNA指数呈现逐渐增高趋势,且均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P<0. 05).结论发现食管末端腺癌患者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与Barrett食管相关 .  相似文献   
6.
内镜染色在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应用在日本已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日本用双重染色技术诊断食管浅表癌和表皮内癌,发现的病例数在逐年增加,国内常规开展染色技术的医院不多,而开展双染色技术报道更少,本研究对108例患者进行甲苯胺蓝和卢戈氏液双重染色,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取:108例病人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64例,女44例,年龄37~78岁,入选的所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且年龄45岁以上;(2)有食管症状(如吞咽阻塞感,异物感,胸骨后不适等);(3)胃镜检查时肉眼…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8例胃癌进行胃泌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标记,结果胃泌素阳性14例,生长抑素阳性9例,两者均阳性者6例。未分化腺癌中内分泌细胞阳性率较高分化腺癌高。胃泌素阳性组其浆膜浸润率13/14例,淋巴结转移率11/14例,明显高于阴性组。生长抑素阳性组浆膜浸润率6/9例,淋巴结转移率4/9例,与阴生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提示胃泌素有促进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癌细胞生长愈活跃,其侵袭能力愈强  相似文献   
8.
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16例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行介入化疗,一例加靶血管栓塞。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15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坏死、液化、纤维化,极少数肿瘤细胞消失。我们认为血管造影对区别良恶性肿瘤很有用;动脉内灌注效果好。讨论了栓塞物质、技术、副作用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用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兔抗人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对55例手术之胃癌癌旁粘膜及67例非癌胃粘膜中的G细胞及D细胞进行了定位计数,观察其数值变化,初步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癌旁窦粘膜中G细胞及D细胞每平方毫米的平均数显著低于正常及CSG窦粘膜。提示当窦粘膜内G细胞及D细胞的数量减少至正常值的1/3左右时,胃粘膜上皮严重失去激素的营养调节作用,容易接受内外源性致癌物的作用而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0.
成人Wilms‘瘤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报告4例成人Wilms'瘤,并结合文献对成人Wilms'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易与肾癌相混淆,可以将有无原始肾小管形成作为本病与其他肿瘤胚胎成分鉴别的依据;采取综合分析方法对本病的术前诊断是有益的;对所有各期成人Wilms'瘤均应采取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