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痰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161例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对其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61例患者经细菌培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66株,革兰氏阳性菌32株,革兰氏阴性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药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对抗生素药物具有多种耐药性,应对其实施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见,利于减少药物监用现象,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冰冰 《当代医学》2011,17(35):80-81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1例,本组患者均建立 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建立后,严格观察患者呼吸、脉搏、体温、血压改变情况,观察血气分析、痰液性状等.收集气管深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 验.药敏试验结果 没有出来之前采取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药敏结果 出来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中,自建立气道到患者出 现肺部感染时间为64h~25d,平均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间为(12.4±4.8)d.细菌培养中,单一病原菌感染患者为43例,占60.5%;两种及两种以上细 菌感染的为28例,占39.5%;合并有真菌感染的患者有12例,占16.9%.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58例患者肺炎得到控制,其中47例患者脱离呼吸机,8例患 者无法脱离呼吸机,3例患者肺炎虽控制但原发病加重而死亡.其余13例患者因肺炎未愈及原发病加重而死亡.结论 在呼吸机通气治疗过程中,容易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好预防措施,及早诊断及早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术前及术中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8例患者单纯行抗生素治疗2例,清创加抗生素治疗2例,假体取出1例,一期假体置换2例,二期假体置换1例。结果:患者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37.6分(Harris评分),经随访无1例感染患者复发。结论:正确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假体周围感染,采用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进行一期或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改善患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提高临床疗效,探索本地区秋冬季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时的常见致病茵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与抗感染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近期秋冬季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住院患者共31例临床资料,分析痰液培养阳性的致病茵分布特征、药敏试验结果,以及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疗效。结果31例患者痰液致病茵培养阳性率达到77.42%(24/31例),共检出8种致病茵,肠道条件致病茵和假单胞茵属占阳性标本的70.83%(17/24例),其中假单胞茵属占54.17%(13/24例),而常见呼吸道感染茵仅占12.50%(3/24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种假单胞茵对抗茵素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对亚胺培南(泰能)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下降;常见呼吸道感染G 球茵对于常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和第二代头孢茵素(头孢呋辛)仍敏感。24例痰液培养阳性者,参考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21例(87.50%)痊愈或明显好转;2例疗效不佳,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痊愈;1例继发霉茵感染者死亡。结论不同地区患者常见病原茵谱存在一定差异,且随着强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茵谱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发生不断变化。因此,临床治疗中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以指导治疗,以及不断进行本地区常见致病茵谱调查和抗生素敏感性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临床合理治疗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胸腔闭式引流 ,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困难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1999- 0 3后 ,我们重视对胸管内壁培养监测 ,同时进行呼吸道痰的细菌培养和胸腔引流液的细菌培养 ,从而控制了感染的蔓延 ,对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现结合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选用 1999- 0 3~ 2 0 0 0 - 112 4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病人 ,其中 ,男性 15例 ,女性 9例。年龄在 35~ 6 0岁之间。胸管留置时间为 4~ 15d ,其中 ,气胸 4例 ,外伤性血气胸 9例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 11例。1 2 本组 2 4例 ,全部进行胸管内壁细菌培养分析 ,抗生素敏感试验 ,其中 …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4例,女4例,年龄24-75(平均53.75)岁。术前及术中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8例患者中单纯行抗生素治疗2例,清创加抗生素治疗2例,假体取出1例,一期假体置换2例,二期假体置换1例。结果:8例感染者均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随访8个月,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华  迟晶宇  翟鸥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66-1267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种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取患者深部痰做一般细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抗茵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108例患者痰细菌培养致病菌株125例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1株(88.8%),革兰阳性菌株14株(11.2%)。药物敏感试验:左氧氟沙星敏感菌株最高60.0%,复方新诺明最低1.0%。结论 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采用乳酸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6±3)岁.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乳酸加替沙星组(治疗组)40例,左氧氟沙星组(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诊断标准,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3例,COPD并发感染20例,肺炎14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急性感染13例.临床上均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干和(或)湿罗音,X线胸片有异常改变.80例患者用药前均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尤其是主要病原菌,探讨治疗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方法 收集了1997年到1999年两年住院病人中发生院内感染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院内感染性SIRS患者的G^-杆菌感染比例高达81%。结论 对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性SIRS,其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故在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后,应首先进行抗G^-杆菌治疗,然后再参考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一肺部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种,口痰细菌培养仍是其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手段。现将我院近年来256例口痰需氧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口痰标本均取自我院呼吸内科的256例住院病人,其中男170例,女86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6岁。1.2方法取样前,先令患者依次用清水、无菌生理盐水漱口,然后让患者弯腰、拍背、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深部的痰液,盛于无菌容器内。采集的标本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痰液表面,然后接种于血平板,经37C”,24h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尘肺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尘肺院内感染情况、细茵耐药性及治疗转归。②方法根据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炎一肺感染的诊断标准,选择合适病例,并对其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⑧结果痰培养阳性率71.5%。细茵以绿脓杆茵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茵为次。药敏试验发现绿脓杆茵对先锋V及先锋必类耐药性增加,对环丙氟哌酸及奥复星敏感性最佳。克雷伯杆茵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尤以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最明显。绿脓杆茵感染病死率较高(55.6%)。④结论对尘肺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且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有2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接受开放及腔内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现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35~58岁,平均43岁。均为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直径1·5~2·5cm,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而碎石未成功,其中4例碎石术后出现低热。本次行输尿管取石术,术前尿常规检测白细胞0~100个/HP;留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4例无菌生长、1例为大肠杆菌生长;术前1天静脉应用奎诺酮类抗生素预防感染。5例中,2例(早期)行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顺利,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  相似文献   

13.
梁美霞 《广州医药》1995,26(4):52-53
本文对5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取痰作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得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7株,革兰氏阳性球菌8株,革兰氏阴性球菌5株。药敏试验结果提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4.
我分院于2007年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参与观察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5-79岁,其中肺炎2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3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哮喘并发感染1例。对照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53~75岁,其中肺炎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哮喘并发感染1例。  相似文献   

15.
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92 0 0 1年在我院确诊为肺感染的患者 ,同时进行了痰培养检验者共 3 749例 ,其中有 173 2例确定为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并进行药敏试验 ,观察细菌菌谱的变化、感染菌种类与患者年龄及疾病的关系以及细菌耐药的变化规律。目的在于为临床控制感染、科学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和预防院内感染等提供依据 ,以防止抵抗力低下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集 在医生的指导下 ,患者经漱口后 ,咳出清晨支气管深部痰液 ,每日送检 ,连续 3次。于细菌培养接种前 ,肉眼观察痰液 ,涂片G染色 ,可见白细胞或柱状上皮细胞为主时 ,予以接种…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当代医学》2014,(3):99-100
目的探讨分析肛周脓肿细菌培养、药敏及临床试验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肛周脓肿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10例,年龄为19~85岁。对其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胞哌酮舒巴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没有发现耐亚胺培南的病原菌。结论肛门周围脓肿多为肠源性细菌、混合菌感染,肠源性细菌感染易形成肛瘘。因此在治疗肛周脓肿时,应对其脓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确定采用对应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优立新单用与配伍用药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1年 10月至 1999年 3月应用优立新( unasyn)治疗肺部感染 ,并以配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对照 ,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实验 60例均为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单用组 30例 ,经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9例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0例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5例 ,细菌性肺炎 6例。优立新配伍的氨基糖类抗生素组 30例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9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例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4例 ,细菌性肺炎 6例。表 1 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单用组治疗前治…  相似文献   

18.
痰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一方面检出造成感染的病原菌,另一方面又能选出敏感药物,对目前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尤其对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患者非常重要。为了探讨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情况,我们分析了我院近2年850次痰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9.
王立兵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83-84
目的总结和分析老年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总结分析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00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400株病原菌,其中包括245株(61.25%)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110株(27.5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性严重,且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老年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细菌耐药相当严重,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炎必须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采取综合措施 ,加强护理 ,预防并发症 ,提高抗病能力 ,使其早期恢复。在选用抗生素时主要根据感染程度、院内感染、院外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反应来确定抗生素用量和时间。1 抗生素治疗发病初期 ,在未获得细菌学及药敏试验结果之前 ,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初步诊断、院内细菌大致分布及痰革兰细菌染色等情况可初步确定病原体感染的大致种类。如考虑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患者情况较重而肝肾功能尚好时 ,可选用一个氨基糖甙类药物与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合用 ,其中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