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患者内瘘术后在瘘管未成熟前在内瘘侧行静脉端向心方向穿刺,一般选用较粗的肘正中静脉为佳。结果穿刺的成功率为100%,减轻患者痛苦。并能保证足够的血流量维持血液透析的治疗。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在内痿成熟前常使用的临时血管通路是动脉直接穿刺(足背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静脉直接穿刺术、深静脉插管术(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前二者要求较高的穿刺水平,穿刺比较疼痛。后者操作较复杂,并发症较多,经济费用较高。因此选用内瘘侧经静脉端穿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是临时性血管通路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内瘘是肾衰患者长期血液透析者的生命线.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道,是保证血透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对如何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以下体会.1.建立成熟的内瘘:术前选择好并保护好血管,不作其它穿刺用,术后不过早穿刺及在同侧测血压、输液、抽血等,一般待手术4~5周后使用内瘘,在内瘘未成熟前必须进行透析的病人,则先建立颈内V或股V单针双腔导管作临时血液通道.2.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内瘘穿刺技术要熟练正确一次成功,初期穿刺应采取多点穿刺,分散针眼,半年左右待血管充盈后固定几处穿刺点形成皮下纤维索样,使穿刺成功率更高,也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3.
<正> 股静脉穿刺为新生儿常用的采血技术。2000年1月~2001年10月本院对76例新生儿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2%,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方法 穿刺时患儿取仰卧位,臀部抬高2cm,侧肢体取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一人固定肢体。操作者常规消毒,选择穿刺部位,采用直刺法或30°~40°角斜刺法,快速进入皮下后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固定好,抽取所需血液。拔针,用棉球按压15min。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白蛋白涂布透析器行无肝素透析治疗伴有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方法:用白蛋白25ml~50ml涂布透析器,保留10~15分钟,透析过程每隔30分钟夹住A端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及透析器.结果:管路及透析器无凝血,血液透析顺利.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伴有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桡动脉直接穿刺法在急诊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51例急性中毒、急性肾衰行桡动脉直接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桡动脉直接穿刺1次成功率达94.12%,皮下血肿形成率4.17%,与传统常规穿刺法相比,穿刺成功率提高17.12%,皮下血肿形成率下降8.83%.结论 桡动脉直接穿刺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安全、经济、血流量充足等优点,同时拔针后易止血,渗血少,减少了局部血肿的形成,治疗后患者活动自如,减轻了痛苦,带来了方便,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插管留置时间对细菌定植的影响,探讨其留置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留置时间分为3组(A组<1周、B组1~2周、C组>2周),拔管时对每例患者皮肤采样,对拔出的导管尖做细菌培养,比较菌落数和菌种分布,并记录拔管时局部皮肤的感染情况.结果 留置时间越长,穿刺部位细菌定植数、局部皮肤的感染发生率及导管尖细菌培养阳性率越高;C组与B组比较,插管处皮肤细菌定植率为100%与25%(P<0.01)及拔管前局部皮肤细菌定植数明显升高,(95.15±10.18)与(9.40±1.88)CFU/cm2,(P<0.01),而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拔管时局部皮肤感染发生率和导管尖细菌培养的比较也有相同变化.结论 通过细菌定植的检查结,可以确定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插管留置的最佳时间为1~2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静脉单针双腔管留置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股静脉单针双腔管留置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3例,采用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7例;观察两组患者最大血流量,透析后血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及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导管组最大血流量明显大于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穿刺组相比较,导管组血尿素氮和肌酐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值降低而血钠值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渗血发生率、血栓形成率和血流量不足率明显低于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单针双腔管留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透析用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收集肝肾囊肿患者50例,囊肿直径3.8~20.0 cm.在CT导引下确定最佳穿刺点后穿刺,先抽出囊液,对直径≤8.0 cm囊肿按抽出囊液总量20%~25%注入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对直径>8.0 cm囊肿采取置换法,依囊腔大小每次注入20~50 ml无水乙醇,直至抽出液由浑浊转清为止,单次注射总量不超过200 ml.术毕24 h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结果 50例患者中49例成功行介入治疗.末次治疗后3~6个月复查,治愈39例,显效10例,有效率为98%(49/50).1例囊肿与胆道相通,没有进行硬化治疗.结论 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安全、简单、有效,可实时监测囊肿内乙醇浓度,术中需注意穿刺方法,其适应证广,是症状性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脑积水进行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1例,好转2例,显效1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若出现脑积水应及早诊断,早期行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及腰穿置管引流术,晚期行实施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善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血标本的质量.方法 将30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150例观察组行股静脉斜穿刺采血,15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结果 两种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x2=21.49,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血液标本血糖值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快速血糖分析仪检测的可靠性。[方法]血糖测定通常使用静脉血或末梢血测定,分别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值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浆血糖值,评价其相关性。[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血清血糖值没有统计学差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血清的血糖结果分别与快速血糖分析仪测定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静脉血浆、血清血糖值最高,其次是末梢血血糖,静脉全血血糖值最低。[结论]快速血糖分析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快速出结果等优点,但其测定的末梢血血糖值需要转换成静脉血浆血糖值再应用到临床,可用于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检测或者危急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调控免疫和激素能力下降,而调控CO2浓度能力是否也下降,需要用体外系统血液生物学实验加以研究,为肝癌系统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方法肝癌与正常人枸橼酸抗凝新鲜血各自都设为全血细胞培养组和白细胞培养组,放37℃温育1小时,测定培养物中血CO2浓度(mmol/L),计算红细胞吸附血CO2率[红细胞吸附血CO2率=(白细胞培养组血CO2浓度-全血培养组血CO2浓度)/白细胞培养组血CO2浓度]。结果正常人红细胞对血CO2吸附率明显高于肝癌患者红细胞对血CO2吸附率。结论肝癌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调低血CO2浓度,将血CO2吸收带走的功能明显低下。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的系统血液生物学调节功能(包括免疫和内分泌及血红蛋白调低血CO2浓度能力等)全面下降。枸橼酸抗凝新鲜血是一种动态的和活的血细胞悬液,而枸橼酸抗凝新鲜血细胞快速培养系统模式可设计为各种疾病红细胞的系统血液生物学调控(包括血红蛋白调低血CO2浓度能力)实验体系,为中西医学相关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流失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及再次献血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随机抽查流失献血者2100人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实际调查1525人,忘记再次献血时间、没时间再次献血和献血开放时间不合适是影响再次献血的主要原因。流失献血者再次献血856人,乐意再次献血并定期献血的607人,占再次献血人数的72.61%。结论流失献血者再招募可行,血站在重视新献血者招募的同时,应加强献血者固定和召回,实行到期提醒服务,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献血者对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水平提供改进方向。方法运用无偿献血客服平台开展献血者满意度调查,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发送调查短信216 960条。同时,对回复不满意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献血者短信回复比例为49.25%。有0.19%的献血者对献血服务过程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技术等方面。不满意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明显低于满意的献血者。结论将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提升献血服务质量的支撑数据,采供血机构可以及时关注到献血者需求和期望,使服务超越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选择血液分析仪对所有体检者均实施末梢血常规检查和静脉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血液结果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等指标值。结果:静脉血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检测值,显著低于末梢血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小板方面,静脉血组的检测值明显高于末梢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静脉血常规的检测指标显著优于末梢血的检测指标,可在临床上建议,运用血液分析仪进行静脉血常规的检查,进一步保证血常规检测的准确率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沙市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情况和人口特征,为优化献血地点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长沙市流动采血车和固定献血点采集的144 333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点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及血液复检淘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流动献血车与固定献血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偿捐献全血人群中两种献血地点男性献血者均高(P<0.05);流动献血车18~24岁人群显著高于固定献血点,25~34岁人群固定献血点高于流动献血车(P<0.05);流动献血车职业分布献血人次占比最多的是学生,固定献血点是其他类职业;流动献血车献血者本科和专科学历均高于固定献血点,固定献血点高中学历比例大于大专院校以上学历;流动献血车复检淘汰率2.01%,固定献血点复检淘汰率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长沙无偿捐献全血的主要方式是流动献血车,男性、18~24岁、大专院校学生、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是无偿献血主体。注意选址充分发挥固定献血点在全市的布局和运行方式,并强化流动献血车的优点,根据献血人群结构特点做针对性的宣传,可提高血液采集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溯性总结分析北京2022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稀有血型血液的储备和保障工作,为中小型血站所在城市承办重大国际赛事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张家口市中心血站2020年12月9日-2022年3月21日稀有血型血液的采集、储备、调剂、供应以及备血情况。结果张家口市中心血站在冬(残)奥会开幕前已经分期分批采集制备冰冻红细胞,并与...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关系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的关系,为防治和减轻铅暴露对婴幼儿的不利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环境铅污染区建立新婚夫妇研究队列,分别在女方怀孕前、孕中期、分娩时以及子代婴幼儿期采集血样,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水平;纵向分析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血铅水平的影响。[结果]基线血铅明显高于孕中血铅和脐带血铅,且孕中血铅、脐带血铅与基线血铅高度相关(P<0.01);婴幼儿血铅要明显高于母亲基线血铅、孕中血铅和脐带血铅(P<0.01),且婴幼儿血铅与母亲基线血和脐带血血铅均呈正相关,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宫内暴露和出生后环境暴露均有关,但与后者关系可能更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6-2008年11家血液中心及其87家中心血站的采供血情况,为进一步合作制定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及供血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血液采集,无偿献血和血液供应数据。比较分析逐年的采供血、无偿献血和成分用血情况。结果: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全血采集单位增长,无偿献血比例也逐年上升,固定无偿献血人次占总献血人次比例逐年增加,成分用血比例逐年增加。结论:研究结果对今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招募、采血计划的制定、血液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血液保障应急响应能力是血站应急管理的重点。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构建掌上血液信息平台,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查询模式,包括献血招募、血液采集、血液检测、血液制备、血液库存、血液供应等。平台应用有效地提升了血站血液保障应急响应能力,提高了采供血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