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VAD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单项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MM时,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价格不高,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序贯辅助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成药序贯辅助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用中成药序贯配合VAD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VAD方案化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65.4%,对照组4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心、肝、肾脏毒性反应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中成药序贯辅助VAD方案治疗MM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VAD方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痛缓解时间、微小残留病灶(MRD)、血液学不良反应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骨痛缓解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VAD方案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化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难治复发性MM9例,观察有效率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8%,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有较高的缓解率,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确诊的MM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艾迪组30例,对照组30例。艾迪组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对照组单用TAD方案,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艾迪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及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减少,生活质量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提高临床缓解率,但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养骨汤联合VAD方案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VAD方案治疗,观察组行补肾养骨汤联合VAD方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VEG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2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VE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42)。结论:补肾养骨汤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MM效果优于单纯VAD方案治疗,能降低血清IL-6和VEGF水平,而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VAD化疗方案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MM9例.结果: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7.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M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化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浆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群的影响。方法将93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应用VAD治疗方案[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VCR)+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ADM)+醋酸地塞米松片(Dex)];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群(CD4~+、CD8~+、CD4~+/CD8~+)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骨髓浆细胞数量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缓解率(ORR)73.91%,对照组ORR 53.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白细胞计数(WBC)下降、血小板计数减少、肝脏毒性、心脏毒性及四肢麻木方面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MM,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药联合改良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坚 《新中医》2004,36(6):51-52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改良VAD方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对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中西医结合组以中药联合改良VAD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以改良VAD方案化疗治疗,动态检验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Hb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改良VAD方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有效减少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促进骨髓造血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98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例,采用常规VAD方案化疗)和观察组(n=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痛评分、肿瘤负荷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显著,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治疗MM的理想辅助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VAD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5%,与对照组的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法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8例,对照组予M2方案,治疗组予M2方案配合以滋肾活血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4~5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7%,治疗组72.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毒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滋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能有效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应停联合各种化疗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标准化疗方案联合或不联合反应停治疗MM患者,并比较分析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54%,M2和MP方案有效率为50%。M2和MP方案无效患者VAD方案进一步治疗3例有效。2例反应停治疗的难治复发MM患者1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化疗后继发感染5例。结论VAD方案可能提高MM的有效率;反应停可作为初发或难治MM的治疗选择。要重视化疗后的真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感染、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至 2020 年 5 月期间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 86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 VAD 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来那度胺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GB)及白蛋白(Alb)以及骨髓浆细胞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 有效率为 81.40 %,较对照组的 60.47 % 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的骨髓浆细胞比率均明显下降,HGB 及 Alb 均明显上升,而观察组骨髓浆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HGB 及 Alb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来那度胺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单一 VAD 方案治疗更佳,且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M)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经典的治疗方案为M2方案进行化疗,近年来VAD方案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主要化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于2002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4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味预防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MM病人共7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以VAD方案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两组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17.
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高黏滞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2 2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西药组予VAD方案化疗 ,治疗组在VAD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中药 ,两组治疗 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血浆D -二聚体均下降 ,但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 ;两组治疗后骨痛缓解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短于西药组。结论 益肾化瘀法虽不能较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 ,但能协同化疗方案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高黏滞状态 ,缓解骨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联合P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院血液科初诊为MM(Multiple 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共3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补肾化瘀方联合PD方案化疗,对照组18例,仅给予PD方案化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接受其治疗后的骨痛减轻程度,骨髓肿瘤负荷占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合对照组均可改善骨痛症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负荷占比治疗前分别为(44.45%±22.68%),(48.46%±24.12%),治疗后为(9.3%±5.14%),(13.21%±8.78%),治疗后2组比较P0.05,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5%和5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化疗可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血液科4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VP方案(V:注射用硼替佐米,P:地塞米松)干预,V:1.3 mg/m~2推注,于1、4、8、11 d给药,21 d/疗程;P:15 mg静注,1、2、4、5、8、9、11、12 d给药。观察组另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干预,2疗程后比较两组西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直接病理指标(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浆细胞比率)及间接病理指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沉、血尿素氮、血钙、血红蛋白)的差异,以分析中西联合治疗的疗效及桃红四物汤可能的治疗机制。结果:观察组西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为90.47%,与对照组65%、55%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破骨细胞及浆细胞比率分别为(0.17±0.05)个/mm~2、(4.69±2.06)%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成骨细胞治疗后为(1.31±0.42)个/mm~2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分别为(2.79±1.02)×10~9/L、(42.16±9.15)×10~9/L、(91.74±11.32)g/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两组血沉、血钙、血尿素氮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2.86%与对照组65%比较较低,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方内多味活血药物可提高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水平相关,同时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及对复发的控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改良P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2例,均给予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改良PD方案诱导治疗:硼替佐米1. 3 mg/m~2,皮下注射,d1,8,15,22;地塞米松20mg/d,d1~2,8~9,15~16,22~23。每5周为1个疗程。所有纳入患者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后评价疗效。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的疗效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诱导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PR)以上疗效93. 75%,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6例(18. 75%)、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 18例(56. 25%)、部分缓解(PR) 6例(18. 7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2例(6. 25%)。发生周围神经病变1级4例(12. 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改良PD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是非常安全高效的方案,该方案治疗过程中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