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凉血止血、理肝扶脾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TGF-β1的影响。方法:将72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给予凉血止血、理肝扶脾中药;对照组35例,给予升血小板胶囊。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象、骨髓TGF-β1变化及证候学积分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复发型患者血小板计数较同型对照组患者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颗粒型、裸核型巨核细胞数均降低,产板型巨核细胞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复发型患者产板型巨核细胞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髓TGF-β1均降低(P〈0.05),治疗组复发型患者较对照组减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凉血止血、理肝扶脾法治疗ITP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侯及出血症状,降低骨髓TGF-β1水平,增加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及外周血小板数量,对复发型患者疗效优于升血小板胶囊,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补气生血精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气生血精胶囊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口服补气生血精胶囊,对照组30例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提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程度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抑制明显改善(P〈0.05),血小板抑制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生血精胶囊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确诊为痰瘀证候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芎抗栓胶囊0.4g/粒,0.8g/次,3次/d,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SS评分、BI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愈率和有效率(80.01%、96.70%)均高于对照组(46.68%、73.33%,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显愈率和有效率(63.34%、93.34%)均高于对照组(43.32%、80.01%);治疗组在减少CSS评分及增加BI指数分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指标方面,治疗组能显著降低Tc和TG、升高HDL—C和APo—A,(P〈0.01),其中降低TG和升高HDL-C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P〈0.01);2组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相比未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具有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胱抑素-C等相关指标,这可能是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龙花胶囊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按完全随机法分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结果:造模后第14天,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大、中剂量组、巨和粒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大剂量组与巨和粒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各剂量组脾脏、胸腺指数均高于巨和粒组(P〈0.05)。结论:龙花胶囊能改善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一定浓度的龙花胶囊药液具有提高外周血小板数、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小鼠脾脏及胸腺指数,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归补血汤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芪归补血汤,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2g),冲服;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指标为两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周围血象。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细胞计数: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芪归补血汤可以显著提高白细胞减少症一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龙花胶囊对环磷酰胺致SD大鼠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花胶囊干预组及巨和粒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造模成功后,龙花胶囊干预组给予龙花胶囊溶液460 mg/kg灌胃,每日1次;巨和粒对照组给予巨和粒13μg/(kg.d)皮下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各组均连续14 d,比较各组给药前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结果龙花胶囊干预组、巨和粒对照组在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血清TPOI、L-3水平上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花胶囊干预组与巨和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花胶囊可改善血小板减少症SD大鼠的一般情况,具有升高血小板计数,促进模型SD大鼠骨髓巨核细胞增殖,提高血清TPOI、L-3水平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86.00%相比,差异不显著(P〉O.05)。观察组1、2、3年局控率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患者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局控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吴湘  谢元平 《新中医》2009,(7):15-17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30例,另设开放组30例。治疗组给予芪药消渴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消渴灵胶囊治疗,开放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41%,对照组为76.67%,开放组为70.0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芪药消渴胶囊疗效与西药疗效相当。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3组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0.33%,对照组为76.67%,开放组为83.33%。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比较,除肌肉消瘦外,其他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mg/Kg·d,4~6周后,血小板数上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每日10~15mg维持治疗3~6个月。观察组除口服强的松外,另口服升血小板胶囊4粒/次,3次/日。治疗前后观察临床体征、血小板计数、血清PAIgG的水平,同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为66.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从血小板上升程度,及复发比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仅疗效好,且疗效持续时间长,不易复发。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强的松,且毒副作用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0.
王智兰  刘亚军  全超 《新中医》2012,(10):33-34
目的:观察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治疗尿道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差异及发热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2组治疗前P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CT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WB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BP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纽BPC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热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结束后rhIL-Ⅱ 1.5mg/d皮下注射,连用7-14天,对照组23例同期住院的初发急性自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不用rhIL-Ⅱ,对比观察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注射rhIL-Ⅱ后血小板恢复至≥30×109/L、≥50×109/L、≥100×109/L的平均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O.05),输注机采血小板数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肌肉关节酸痛,水肿、发热,乏力、恶心,程度较轻,停药后消失。结论: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自血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疗效好,安全,可缩短血小板恢复的时间,减少血小板量的输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60例VD患者按单纯随机分组给药,治疗组30例口服复智胶囊,加服安理申模拟药,对照组30例口服安理申,加复智胶囊模拟药,疗程为12周。结果:复智胶囊和安理申均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积分(P〈0.01)。对痴呆的总体疗效,两药物效果相近(P〉0.05)。两药对记忆认知的作用也近似(P〉0.05)。对行为能力的改善方面,复智胶囊的作用明显优于安理申(P〈0.05)。结论:中药复智胶囊对痴呆有确切的疗效。同时在改善全身机能状况及症状方面有明显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芪连扶正胶囊联合TACE、化疗序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优化组22例,采用芪连扶正胶囊口服联合TACE、化疗、基础支持序贯治疗;中药化疗组23例,采用芪连扶正胶囊口服联合化疗、基础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等,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结合优化组有效率及稳定率均优于中药化疗组(P〈0.05),其肝区疼痛、腹胀、黄疸症状显著改善(P〈0.05),生活质量提高率(54.55%)优于中药化疗组(30.43%)(P〈0.05),其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程度轻(P〈0.05)。结论:芪连扶正胶囊联合TACE、全身化疗、基础支持序贯治疗是转移性肝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脉软胶囊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康脉软胶囊治疗组(31例)和通塞脉片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康脉软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脉硬化闭塞症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的效果。方法: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均予以化疗及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外周血象、脱发及气阴两虚证候。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数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脱发及气阴两虚证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对抗化疗药的骨髓抑制,减少脱发,减轻气阴两虚证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咳喘宁胶囊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6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咳喘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用咳喘宁胶囊治疗组患者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氨茶碱治疗基础上联用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振元汤(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疗后血小板在20×109/L~75×109/L间的患者共40例,其中治疗组(20例)给予振元汤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白介素-11治疗,观察外周血小板升至≥100×109/L时停药.结果: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且血小板增长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优于白介素-11,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例拟进行THR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未预防性使用任何抗凝药物,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术后注意观察患肢有无DVT和致死性肺栓塞(PE)的症状与体征,术中记录出血量,术后记录伤口引流量。术后14天监测血红蛋白、血小板,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17.8%;对照组19例DVT阳性,DVT发生率4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应用丹红注射液对THR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89±72)mL,术后伤口引流量平均(248±65)mL,血红蛋白含量(103±15.3)g/L,血小板计数(210±25)×109/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85±72)mL,术后伤口引流量平均(247±64)mL,血红蛋白含量(100±15.1)g/L,血小板计数(209±25)×109/L。虽然治疗组较对照组出血量稍多,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降低THR后DVT发生率,且在该作用剂量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在化疗前2 d加用益气清肺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4.8%和60.0%(P0.05);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