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发病率、病死率高,4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严重者1年内病死率高达50%[1]。因此,明确心力衰竭诊断及有效治疗,可以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生物学标志物1.1脑钠肽当左室功能不全时分泌B型脑钠肽(BNP)、N  相似文献   

2.
汤建民  张彦周  董建增  郭继鸿 《临床荟萃》2004,19(19):1097-1099
目的 探讨间隔 q波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10 2例心功能 (NYHA分级 )Ⅱ Ⅳ级和左室射血分数 <4 5 %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标准 12导联心电图(ECG)在I,aVL ,V5,V6导联上有或无间隔 q波分组。平均随访 4年 ,研究终点为病死率。 结果  10 2例CHF患者中有间隔 q波 37例 ;无间隔 q波 6 5例。总病死率39.2 % (n =4 0 )。无间隔 q波组CHF患者病死率5 2 .3% (n =34) ;有间隔 q波组CHF患者中有病死率16 .2 % (n =6 )。无间隔 q波组CHF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有间隔 q波组 (χ2 =12 .885 ,P <0 .0 0 1)。Cox多变量分析无间隔q波是预测老年CHF患者病死率的指标 (P =0 .0 0 3,危险率 2 .8,95 %CI 1.2 16~ 5 .6 84 )。结论 标准 12导联ECG无间隔 q波是CHF患者不良预后独立的预测指标 ,提示心脏结构性病变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failure,CHF)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而此类患者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利 ,并可增加病死率 ,随着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在心力衰竭中作用的认识 ,我们加用螺内酯治疗 CHF室性心律失常 ,观察其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0 0例继发于 CHF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其中男 7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48± 9)岁。心功能按NYHA标准分级 ,心功能 级 34例、 级 4 6例 , 级 2 0例。原发疾病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及心脏瓣膜病。1.2 …  相似文献   

4.
张刚  李海滨  刘坤申 《临床荟萃》2004,19(5):296-297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虽然CHF的药物治疗产生了惊人的进展,但仍有许多严重CHF患者年病死率约50%,因此如何提高严重CHF患者的生存率,拓展其治疗途径和手段是当今关注的主要方向和研究热点.传统上,起搏器多应用于心脏起搏与传导功能不良的患者,对于治疗CHF还是一个新概念,但起搏器可以改善心脏机械活动的协调性,从而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全球性问题,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1])。目前,CHF影响到全世界约2 300万人,美国心脏协会在一份报告中预测,CHF患者数从2012年至2030年将增加约46%~([2])。CHF具有发病率高、再入院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3-6])。有效的自我管理能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和  相似文献   

6.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此期患者尽管通过内科治疗,仍然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病死率高.据报道男性患者5年病死率62%,女性为42%[1].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CHF的临床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心内科自2001年4月以来采用三腔起搏器治疗8例CHF患者.现就此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建宁  丁敏 《护理研究》2006,20(14):1253-125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表明,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人住院总数的20%,病死率占40%[1]。近年来,全国心力衰竭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竭的病理生理特点有明显不同。通过对老年CHF病人临床特点与性别等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女性CHF护理干预的重点与内容。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3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561例老年CHF病人,年龄60岁~89岁,其中男236例,女325例。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因例数少排除在此研究之外。1.2方法对…  相似文献   

8.
马彩云  任凤学  刘芳  孟晓峰  苏豪 《临床荟萃》2012,27(10):877-879
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最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cTnI推荐为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项目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cTnI水平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静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22-62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随着对CHF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拈抗剂等药物为代表的心脏修复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CHF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已得到较大的改善,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存期短、病死率高,1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预后仍然很差。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0.
低钠血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心脏病有严重CHF并低钠血症患者 93例与有严重CHF无低钠血症患者 93例进行对照 ,观察低钠血症对严重CH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低钠血症组平均年住院时间、年住院次数、病死率均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低血钠程度与死亡时间及病死率有关 (P <0 .0 1) ,低钠血症严重程度与CHF严重程度亦有关 (P <0 .0 1)。结论 :严重CHF合并低钠血症病死率较高 ,重度低钠血症病死率更高 ,提示CHF合并低钠血症是预后严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杨喜山  董平栓  曾莉 《临床荟萃》2003,18(13):758-759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 ,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通过AngⅡ受体 1(AT1)在CHF的心室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尝试应用AT1受体阻断剂缬沙坦治疗CHF ,但缬沙坦对CHF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探讨 ,进一步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 6例CHF患者 ,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 36~ 76岁 ,平均 (5 8± 3)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 8例 ,扩张性心脏病12例 ,高血压心脏病 6例。左室射血分数为 18%~ 38% ,平…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病死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5年病死率可高达50%.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且50%~7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速和室颤[1].以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功能起搏器(CRT-D)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缓解症状,减少住院率和总死亡率,改变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和预后[2].随着CRT适应证的不断拓宽和植入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心力衰竭患者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3月 ,根据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近年来对心脏舒张功能 (DF)的认识 ,适时应用小剂量倍它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80例 CHF患者 ,男 42例 ,女 38例 ;年龄 2 8~6 5岁 ,平均 48.5岁 ;病程 1.5~ 2 0年 ,平均 7年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8例 ,冠心病 19例 ,心肌病 2 9例 ,先天性心脏病 2例、肺源性心脏病 2 2例 ;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2 5例 , 级 38例 , 级17例 ,均经 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心功能检查证实为心力衰竭征象。80例…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病死率高。内皮素(ET)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在CHF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观察 74例CHF患者和 35例正常人血浆ET浓度变化 ,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4年 8月期间入院的 74例CHF患者 ,男 4 2例 ,女 32例 ,年龄 4 7~ 83岁 (平均 6 4 .3± 6 .7岁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心功能Ⅱ级 2 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单核细胞 (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IL 6的影响。 方法 测定正常人和CHF患者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 ,以及加入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前后 ,PBMC分泌各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CHF患者血清各因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利多卡因可刺激各细胞因子的分泌 (P <0 0 0 1)。结论 细胞因子TNF α、IL 1β和IL 6可能参与CHF的发生 ;利多卡因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 ,可能是其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负性肌力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长期随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尽管对CHF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剂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 CHF则可以明显降低其并发症与病死率,但有许多CHF患者不能耐受ACE-I而失去治疗的机会。本研究旨在长期随访厄贝沙坦对CHF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马腾  张登鹏  高旭  张学启 《临床荟萃》2002,17(5):272-273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其传统疗法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近年来 ,随着对 C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发展 ,疗效评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循证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CHF的治疗措施得以很大改进。本文在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来治疗 CHF,并与传统方案进行疗效比较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 CHF患者 6 2例。心力衰竭病因为 :冠心病 (CHD) 2 4例、高血压性心脏…  相似文献   

18.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对 2 0 0 1年 1月 - 2 0 0 2年 1 2月我院收治的 1 35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共 1 35例 ,男 79例 ,女 5 6例 ,年龄 4 0~ 6 8岁 ,平均 (6 2± 5 )岁。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 ] 。依据纽约心脏协会 (NYHA)标准进行心脏功能分级[1 ] 。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 (70例 ) ,心功情况分别为Ⅳ级2 4例 (34% )、Ⅲ级 37例 (5 3% )、Ⅱ级 9例 (1 3% ) ;对照组 (6 5例 ) ,心功情况分别为 :Ⅳ级 2 0例 (31 …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可导致CHF.研究证实[1],CHF存在持续的神经内分泌激活、细胞因子的活化,细胞内信息传导通路的改变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等,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和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心室重塑,从而引起心室功能的进行性恶化直至终末期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表现为心功能的减退,常常还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和其它器官功能(包括肾脏、肝脏等)异常,影响并制约心衰的发展和预后[1]。慢性心力衰竭时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儿茶酚胺升高外,也有炎症激活,细胞因子升高,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它们共同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2]。而血清尿酸、CRP作为临床常用生化指标,近年来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清尿酸(U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