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硫黄熏制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硫黄熏制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HPLC进行白芍成分定性分析与芍药苷含量测定,分析硫黄熏制对白芍质量的影响。结果?白芍不同样品经硫黄熏制后,芍药苷含量明显下降,且产生新物质芍药苷亚硫酸酯。 结论?白芍加工过程中,不宜使用硫黄熏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芍不同炮制品芍药苷含量和镇痛作用的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对白芍不同炮制品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同时用小鼠扭体法测试其镇痛作用。结果芍药苷含量醋白芍和酒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最低,其次为炒白芍,含量最高的是生白芍。白芍的不同炮制品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小鼠痛阈值,但醋白芍和酒白芍的镇痛作用更为明显。结论白芍不同炮制品芍药苷含量有所不同,镇痛作用强弱也不同,且二者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苓术胶囊由茯苓、白术、白芍、丹参等组成,有养血活血、补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血亏之水肿.方中白芍中的芍药苷是处方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成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苓术胶囊质量标准的制定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芍产地加工过程中,硫磺熏蒸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硫熏前后的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和白芍总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硫磺熏制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急剧下降,而白芍总苷的含量下降不明显。[结论]硫熏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有较强的破坏,产地加工应严格控制硫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白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制备和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白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Ⅱ)、芍药内酯苷(Ⅲ)、苯甲酰芍药苷(Ⅳ)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Ⅴ)。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白芍为毛茛科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经去皮水煮加工后的干燥根。苯甲酸在芍药中一般被视为无效成分,而且还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摄入一定量产生不良反应,故测定白芍中苯甲酸的含量,可部分评定白芍药材质量。本实验对白芍样品进行氯仿提取碳酸氢钠除杂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白芍中芍药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了微波提取与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白芍中芍药苷的方法。方法 实验采用90%乙醇、微波功率850 W的条件下对白芍提取25 min,提取物在正丁醇-醋酸乙酯-水(2∶3∶5)的溶剂体系下进行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纯化物在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甲醇-水(70∶30);色谱柱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 3.5 μm);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200 mg的白芍提取物,芍药苷质量分数10.62%,经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得到20.52 mg 质量分数为98.8%的芍药苷,芍药苷的回收率为96.6%。结论 高速逆流色谱是分离与纯化白芍中芍药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晋产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用芍药苷为对照品,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甲酸(40∶10∶5∶0.2)为展开剂,用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白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230 nm处测得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4.230%,回归方程为y=21.918x+0.059 2,芍药苷标准品在0.008 176~0.040 880 mg/m 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42%,RSD为2.6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准确度高,适用于白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白芍总苷的抗风湿药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芍为一传统中药,在治疗一些免疫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剂中大多数含有白芍。白芍的主要成分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现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对白芍总苷的抗风湿药理作用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别归芍胶囊中的白芍和测定归芍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结果:归芍胶囊中白芍的鉴别方法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在40~32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15%)。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归芍胶囊中白芍,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18%A),5min(18%A),13min(25%A),15min(35%A),18min(45%A),20min(50%A),25min(50%A);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结果生白芍、酒白芍、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白芍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白芍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择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结果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对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水提取工艺为药材浸泡0.5小时,分别加10倍量水,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别归芍胶囊中的白芍和测定归芍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结果:归芍胶囊中白芍的鉴别方法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在40~32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4%( RSD=1.15%).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归芍胶囊中白芍,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对白芍有效成分进行指认,以期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0批白芍饮片,分别制备白芍标准煎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法建立白芍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以2012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通过与对照品比对、与文献核对质谱数据,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 经检测,10批白芍标准煎液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各峰分离度较好,各样品间相似度均>0.9;共指认出5个共有峰: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除虫菊素Ⅱ,苯甲酰芍药苷。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为白芍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白芍及白芍总苷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白芍及白芍总苷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逐步被认识,它们在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得到了不断扩展,通过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机制在增效减毒、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白芍及白芍总苷治疗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春血康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 [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白芍苷进行定量测定 ,对白芍、三七、枸杞子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 [结果 ]白芍、三七、枸杞子的有效成分被有效分离 ,白芍苷在 0 5~ 3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97 98% ,RSD为 2 0 6 %。 [结论 ]方法可行 ,重复性好 ,能有效控制春血康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具有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现市场上 ,许多细白芍的混入 ,使白芍的质量显著下降。我们以芍药苷为指标 ,对不同生长年限 ,不同粗细的白芍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 3年生以上、断面直径在 1 cm以上的白芍含量显著提高。以此 ,可以更好地保证药材质量 ,保证成品疗效和芍药苷成分含量。1 仪器与试药CS- 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 ) ,定量毛细管 (美国 ) ,高效薄层硅胶 G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 ) ,白芍 (安徽亳州 ) ,芍药苷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所用试剂…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芍的水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白芍的水提取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白芍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择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结果 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对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最佳水提取工艺为药材浸泡0.5小时,分别加10倍量水,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  相似文献   

19.
《医学教育探索》2010,33(2):125-128
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 ℃。结果:芍药苷的量: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麸炒品>清炒品>土炒品>酒麸制品;芍药内酯苷的量:土炒品>麸炒品>酒制品>醋炒品>清炒品>酒麸制品>生品。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的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的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总甙中芍药甙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