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采用雾化吸入途径给药的药品使用情况和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6月雾化吸入途径用药的使用情况,随机抽取600份病历对其雾化吸入医嘱进行点评分析。结果我院雾化吸入途径用药消耗金额最大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32.60万元,采用雾化吸入途径给药的药品DDDs最大的为异烟肼注射液,为38 667。9种非雾化剂型药品中,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氨溴索、金银花免煎颗粒、注射用糜蛋白酶、注射用盐酸溴己新的雾化比例均>50%,金额占比均>60%。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最多的3个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结核(182例)、喉结核(105例)、肺结核(87例),占抽取病历的62.33%,不合理医嘱数最多的2个类型为给药途径不适宜(269个)、用法用量不适宜(327个),占比为75.83%。雾化液量<6 ml的医嘱数为700,占比为68.43%。结论雾化吸入疗法在我院应用广泛,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肺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使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道,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DE出现时间、类型、处理及转归等。结果共收集注射用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导致ADE 9例,8例表现为呼吸困难,1例表现为恶心,与使用的药物、给药途径及配伍有关,不除外雾化以及原患疾病因素。结论注射用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不宜联合雾化吸入给药,建议临床选择雾化吸入专用剂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住院患者雾化吸入用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9年1—6月该院住院患者给药途径为雾化吸入的长期医嘱12075条,收集科室、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和临床诊断等信息,对限定日剂量、处方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75条雾化吸入用药医嘱涉及住院患者3209例,年龄1 d至98岁,≥60岁患者医嘱数居多,共5744条(占47.57%);涉及31个临床科室,主要为脊柱外科、呼吸科和耳鼻喉科;疾病诊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涉及药品21个品规,使用例次数排序居前3位的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制剂的医嘱数为5443条,涉及6个品规,仅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DUI>1,提示该药处方日剂量超过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最大日剂量;非雾化制剂用于雾化途径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数为6632条;涉及2077组联合用药,二联用药主要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或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或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等,三联用药主要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或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还存在四联用药情况;单次给药量范围为2~110 ml,平均给药量(9.52±5.76)ml。结论: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应用广泛,但雾化制剂品种选择较少,临床使用存在单次给药剂量不准确、联合用药不合理及非雾化制剂滥用等情况,需加强监管,促进雾化用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儿科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儿童用药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并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的基本情况、药品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观察病例248份,超过半数患儿处于婴幼儿期。所有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儿中,给药途径选择、溶媒种类选择、未同瓶混用药品情况较好,均为100%合理。86.69%符合用药目的;22.98%的患儿用药时间过长;雾化给药方式占41.94%;用药剂量不足或过大分别占16.53%、6.85%;溶媒剂量不足的占27.42%。结论: 该院儿科喜炎平注射剂临床使用总体较为规范,该注射剂在该院使用相对安全。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其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建议生产厂家开展该注射液雾化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规范儿童雾化吸入给药的剂量和频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患者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门诊2020年7月–2021年2月使用该药的处方信息,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数据进行统计,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共计1246例患者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男性463例(37.16%),女性783例(62.84%);患者年龄28~92岁,≥60岁患者1166例(93.58%);患者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最大日剂量为30 mg。共400例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混合配伍370例(92.50%),遴选药品不适宜28例(7.00%),超适应证用药1例(0.25%),溶媒不适宜1例(0.25%)。4例(0.32%)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该药在门诊使用中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必要进行实时干预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做到规范用药,避免药物滥用。方法通过在各临床专科的药品监管与沟通学习,结合临床用药实践及专业药学知识对临床各专科常见药品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病毒唑雾化吸入,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利福平注射液进行灌肠及尿道灌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消旋山莨菪碱片(654-2片)封包消碱片,红霉素眼膏治疗鼻炎等均超说明书使用并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在临床使用药品中,个别超说明书使用的药物安全效果应被临床医疗专家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注射用奥沙利铂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其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使用注射用奥沙利铂病历资料,分析其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共93例患者使用注射用奥沙利铂264例次,93例患者均为恶性肿瘤化疗后,符合说明书适应证的58例(62.37%);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和动脉灌注;溶媒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体现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结论:注射用奥沙利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为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溶媒使用不当、药品不良反应漏报等问题,建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并参照相关权威指南使用,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上报,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促进临床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医院信息系统中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金额,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8版》,药品说明书等确定限定日剂量(DDD),并计算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使用金额排序与DDDs的排序比(B/A)。结果 4年间,该院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共15个品规,5种剂型;使用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μg)、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1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2 mg)使用金额排前4名,分别呈平稳、升高、升高趋势,占4年总使用金额的87.88%,口服片剂的使用金额均排后2名;DDDs排序中,芬太尼透皮贴剂(5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μg)、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1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2 mg)基本稳定于前4;DDC值均排前3名的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10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μg)、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1 mg),其中盐酸羟考酮注射液(10 mg)的使用金额、DDDs有明显波动但DDC较高;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旨在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00份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300份病例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包括给药途径、常用药物以及不合理用药分布等,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儿科门诊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300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中给药途径包括注射、口服、雾化吸入及其他,其中注射给药的有162份处方,其代表性药物为氢化可地松粉针,占83.3%;口服给药的有81份处方,其代表性药物为泼尼松片,占61.7%;雾化吸入给药的有54份处方,其代表性药物为布地奈德雾化液,占88.9%;其他给药途径的有3份处方.300份处方药中有2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比例为8.3%;其中适应证不适宜的有17例,占68.0%;遴选药品不适宜的有3例,占12.0%;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2例,占8.0%;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有2例,占8.0%;重复给药的有1例,占4.0%.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使用普遍合理,但存在部分不合理使用情况,有待加强管理,提高糖皮质激素在儿科门诊中的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本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6月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治疗但不进行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9月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治疗且进行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并对比两组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中使用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共5种,包括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脾多肽注射液、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注射用复方骨肽。用药合理率占据前2位的分别为注射用复方骨肽、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用药合理率分别为92.50%、87.50%。观察组出现3例用药不合理,其中2例适应证不适宜、1例配伍禁忌,用药合理率为97.00%(97/100);对照组出现30例用药不合理,其中4例用法用量不适宜、12例适应证不适宜、8例配伍禁忌和6例疗程过长,用药合理率为70.00%(70/100)。观察组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时,药师干预能够提高本院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的合理率,使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吴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115-117+121
目的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北京怀柔医院2019—2021年各种麻醉药品的应用变化及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为该院麻醉药品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该院计算机管理系统调取2019—2021年药品相关数据,对麻醉药品的药品销量、相关金额、使用人次、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2019—2021年该院麻醉药品使用人次占比呈上升趋势;注射制剂中盐酸瑞芬太尼及枸橼酸舒芬太尼DDDs较高,排名靠前;口服制剂中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位居首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排第3位;盐酸吗啡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等品种的B/A值接近1,表明药品销售金额与用药频次一致性较好,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B/A远大于1。表明该药价格较低,使用频率较高。结论 该院麻醉性镇痛药品可满足临床需求,临床应用较合理,但非胃肠道给药剂型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各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医院PIVAS的智慧园软件系统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审核医嘱125 217份,从医嘱溶媒载体适应性、药物用法用量、药物配伍禁忌、医嘱信息完整性等方面,统计、归类分析不合理用药医嘱。结果 125 217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932份,占比0.74%,其中给药浓度不适宜占比最高(30.69%),其次为溶媒选择不适宜(26.07%)、配伍禁忌(14.06%)、给药剂量不适宜(9.87%)、用药频次不适宜(7.62%)等;常见给药浓度不适宜主要包括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常见溶媒选择不适宜的药物主要有注射用洛铂、依托泊苷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遴选药品不合理48份,占比5.15%,涉及的药品主要包括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注射用青霉素钠、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医嘱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情况,通过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淄博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1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PIVAS记录的不合理医嘱3 655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2016年12月,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医嘱共计909条,其中不合理原因主要分为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和其他5种类型;以溶媒选择不合理为主,占不合理医嘱的58.30%;注射用卡铂和注射用奥沙利铂的溶媒选择不合理医嘱的构成比分别为12.26%、10.57%;注射用吉西他滨和注射用奈达铂的溶媒用量不合理医嘱的构成比分别为17.26%、16.37%;艾迪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给药剂量不合理医嘱的构成比分别为31.25%、27.68%、24.11%。结论 淄博市中心医院PIVAS对抗肿瘤药物审核及干预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172 500张门诊处方,其中糖皮质激素处方22 425张,对处方中的药物品种、使用科别、给药途径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在该院门诊使用广泛,处方使用率占13.00%,其中皮肤科使用率达34.00%,且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的使用率最高(32.3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方式最为常见,不合理处方比例为28.27%。结论:该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还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医药人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该院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治疗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和疗程等,参考药品说明书、指南、共识及相关文献,对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3例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的患者,其中24例患者(占21.2%)无用药指征。15例患者(占13.3%)使用负荷剂量;绝大部分患者(101例,占89.4%)静脉滴注采用了最低日剂量100万U;43例患者(占38.1%)联合雾化吸入给药,其中1例患者(0.9%)雾化吸入剂量过低。27例患者(占23.9%)使用单药治疗,4例患者(占3.5%)联合用药不符合指南或共识推荐。19例患者(占16.8%)存在疗程过短,8例患者(占7.1%)存在疗程过长。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雾化吸入给药剂量过小、未联合用药及用药疗程不当等问题。结论:注射用硫酸黏菌素在该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规范,迫切需要对其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等进行高质量的深入研究,以优化其...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8年和2009年内科药房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药房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2008年和2009年两年1月至11月医院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统计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结果该院内科药房两年供应的麻醉药品有13个品种、5种剂型,2008年1月至11月DDDs排前5位的是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和盐酸哌替啶注射液,2009年1月至11月DDDs排前5位的是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芬太尼透皮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结论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因注射后起效迅速、药效消失快,在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该院内科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用药监管,使临床严格遵循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5910张,对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给药途径、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5910张,占门诊总处方14.36%,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为30种,单一用药处方数最多,为13555张(85.20%),二联和三联用药分别占12.90%、1.90%;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较多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构成比为79.82%;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DDDs较高,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DDDs 较低,罗红霉素分散片和头孢克洛分散片的DUI>1.0。不合理用药率为4.64%,其中主要为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当和选药不适宜。结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需规范使用,减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尽量避免不合理应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性。方法 对该院2021年脑病科收治的1 9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适应症用药、超疗程用药、溶媒选择和用量分析。结果使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共4种,其中联用共276例(13.94%),使用频次总计为2 621次,由高至低分别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心脉隆注射液;患者超疗程用药使用频次占总使用频次的2.14%,由高至低分别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心脉隆注射液;2 621频次中,与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溶媒不符合的共34频次(1.30%),由高至低分别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和心脉隆注射液;患者联合用药频次共3 806次,由高至低分别为丁苯酞软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和银杏叶胶囊。结论 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疏血通注射液选择性高,但中药注射剂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规范使用,以促进药物合理选择、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解放军第161医院2013年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了解综合干预效果,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抽查综合2013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干预后医院门诊处方各300张,对处方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33张,不合理率11.0%,2013年第四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8张,不合理率2.7%,干预后门诊不合理处方明显减少(P〈0.01);两季度不合理处方均出现给药频次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药物相互作用不适宜等问题。结论综合干预对提高该院处方合格率有效,但药师的临床干预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儿科住院患者病历240份,对其中含糖皮质激素的病历逐一审核,并对其用药品种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住院患者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和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使用率高达70%以上,部分存在滥用、过度使用的情况。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参与药物治疗,加强对激素类药的使用监管,促进其合理使用,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