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目前正处于试行阶段。八年制培养的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但由于八年制学生时间短、任务重,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系统性培养有一定难度。通过对第二军医大学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基础和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期望能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学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摘要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但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各试办高校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在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亦存在较大差异。总结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八年制课程体系优化、临床技能训练、实践师资带教管理规范、二级学科培养模式创新、全程科研训练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结合当前国内培养现状,对八年制医学教育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进行分析和思考,期望能为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八年制医学生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和期望的认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5所院校正在就读8年级的八年制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八年制医学教育总体满意率偏低,表现在对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招生形式、教学内容、导师安排和时间安排的现状与期望存在差距.基于研究结果,未来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应该厘清培养定位;改革招生形式;合理分配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训练时间;整合医学前教育和医学教育课程;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建八年制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正在进行,八年制医学教育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植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当前,在我国毕业后教育环节尚未完善的条件下,建立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实践来检验培养成效,指导国内现有八年制医学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得以优化,是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又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已完成一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11所院校在第七届全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上进行了大会交流,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对交流院校调研并掌握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八年制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出路,期望能对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着力于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法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医学学科,在八年制的培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此,分析法医学在八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所起作用,提出八年制教育应结合法医学的优势和特点,着重培养八年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开始试办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文章就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及目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对八年制医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其在招生方式上多元化,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典型病例导入式和PBL教学法,在考试方式上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双导师制,并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八年制代表着我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对于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虽然还在摸索当中,但不得不提出的是八年制医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是发展成为潜力远大、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强的医学人才的基石。所以,本研究在这里对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办好长学制医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学制医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主要途径 ,经教育部批准 ,自 1980年以来我校开始创办八年制医学教育 ,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随着教育部 1988年医学类专业学制的调整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由八年制改为七年制 ,其间 ,我们对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国际化办学理念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评估 ,为长学制医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使长学制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长学制医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主要途径,经教育部批准,自1980年以来我校开始创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随着教育部1988年医学类专业学制的调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由八年制改为七年制,其间,我们对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国际化办学理念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评估,为长学制医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使长学制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种精英教学模式。其中临床能力是基础,科研是紧跟医学前沿的国际化需求,英语水平则是两者结合的桥梁和手段。通过总结近年来八年制临床医学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实习三阶段的教学实践,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专业英语应用水平,锻炼科研思维的重要性,从而造就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发展潜力远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对医学七年制学生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校在医学七年制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无疑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七年制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而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在双语教学中,采取了便于学生掌握、理解、记忆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为更好地学习临床专业知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床八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析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4级、2005级临床八年制及五年制的学生展开创新能力、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创新能力的实践等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八年制及五年制学生普遍意识到创新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但五年制学生对创新能力的有意识培养表现得明显不足,八年制学生有更好的创新氛围。结论八年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高于五年制学生,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教育模式改革对八年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科临床实践性教学改革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革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以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儿科医学人才。方法:在教师方面,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及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训、改良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在学生培养方面,突出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增加突出实践特色的儿科临床实践教学模块及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等。结果:儿科学教学达到了国际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部分达国际医学教育高标准;学生质量社会评价良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结论:临床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具有学习、借鉴和推广的价值,将会对临床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开展医学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们通过建立医学生病理学科技创新小组,探索普通医学院校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途径、方法和内容。经过师生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今后从事这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毕业论文设计和书写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法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书写的改革,不仅培养了法医学专业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是提高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本科生撰写论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人文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解剖学是医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意义重大。近年来,我校解剖教研室教师一直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院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医学留学生学习法医学不仅对留学生学习临床医学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目前仍有部分医学院校未向留学生开展英语法医学教学,开设留学生英语法医学课的部分院校也存在课时差别较大、课程设置尚欠合理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院校要重视留学生的法医学教学,将留学生的英语法医学课列为必修课,以提高留学生的法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浅谈医学生的医学美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学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医学生素质的需要。本文结合医学教学实践,对医学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内涵以及开展医学美学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