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前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实习单位情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4所护理学院402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10分-7.36分(5.18分±1.21分);女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男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者,专业课成绩优秀者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其他层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个人认知、他人态度和学校态度是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F=55.189,P〈0.01)。[结论]实习前护生职业态度仍待提高,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护生的椿威教育,注舌培兼职业兴趣,稳定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实习前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为针对性地开展护理伦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护理伦理认知问卷对30名中专护生、104名大专护生、220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总均分为(3.11±0.26)分、大专护生为(2.70±0.26)分,中专护生为(2.27±0.22)分,实习前不同学历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总均分和知情同意、医疗最优化、医疗保密、生命价值原则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有差异,根据不同学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整体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男生(简称男护生)的自尊状况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对广州某医科大学2005级至2008级护理专业的218名护生进行测评,其中男护生105名、女护生113名;同期调查该校同年级五年制医疗本科男生193名。结果(1)男、女护生自尊总分分别为(29.20±4.59)和(29.33±4.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护生自尊总分低于该校医疗本科男生得分(P〈0.01)。本科男、女护生及大专男、女护生的自尊总分分别为(29.73±4.79)、(29.48±4.36)分和(28.96±4.37)、(29.14土4.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自尊等级男护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及神经质维度、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SCL-90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男护生自尊得分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及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维度、消极应对、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4)路径分析表明,自尊可以通过影响神经质及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此外,自尊可以直接影响或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内外向维度。结论男护生自尊水平低于医疗本科男生,不同性别和专业层次的护生自尊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注重提高男护生的应对能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格与职业心态,维护和提高其自尊水平,从而提高男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科专科护理毕业生职业忠诚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应届护理毕业生的职业忠诚状况,尝试探索影响护生职业成熟的原因,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州市2所高校315名2009年应届毕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按学历分组,比较入学至实习后期各阶段护生的职业兴趣、毕业前的择业意向和择业相关行为。结果本、专科护生在各时期的职业兴趣、择业意向和择业的相关行为上存在差异(P〈0.05),护理大专生的职业忠诚和职业稳定性明显优于护理本科生。结论大部分护生的专业思想稳定、职业态度积极,就业方向明确,少数护生的职业忠诚问题客观存在,以护理本科生的表现更为明显,应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小娟  崔焱 《护理管理杂志》2012,(5):338-339,351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从而为其职业辅导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252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为(121.64±27.00)分;有兼职经历的高职护生得分均高于无兼职经历护生(P〈0.01或P〈0.05);非独生子女高职护生在问题解决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高职护生(P〈0.05);不同年级高职护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均分及部分维度得分存在差异(P〈0.01或P〈0.05)。结论高职护生职业决策有一些困难,建议高校开展相关职业辅导及培训,以提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湖北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规划护理人员职业生涯,开发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湖北省15所三级医院66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湖北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总体职业态度评分为(3.80±0.39)分,行为维度评分最高,为(4.01±0.45)分;不同年龄、择业原因的护理人员职业态度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理人员的婚姻、职称、编制仅对行为维度有影响(P〈0.05)。结论湖北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总体职业态度处于满意水平,年龄、编制、婚姻、职称及择业原因对职业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医院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职业态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培训对提高骨科实习生安全管理意识及其对降低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以美国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QSEN)作为安全管理课程培训内容,对在本院骨科实习的2009级6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认知调查问卷、安全态度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护生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护生安全文化认知、安全文化态度总分分别为(4.77±1.07),(4.53±0.99)分,均高于培训前的(2.48±0.96),(2.83±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8,3.418;P〈0.05)。培训前护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5%,培训后降至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01,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生临床安全意识,减少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而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方法抽取不同年级328名高职高专护生,并采用护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高专护生整体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护生在职业成熟度问卷7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护生在职业认同、职业挫折应对、职业价值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生职业指导工作,重视男护生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及不同年级间护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强化训练对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2007级护理本科生94名,于强化训练前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及强化训练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强化训练前后护生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83.72±4.46)分和(85.76±5.47)分;照顾提供得分分别为(3.12±0.17)分和(3.32±0.0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生对医院环境的熟悉、总体安排以及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技能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组织良好的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和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郊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对急诊科进行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用职业态度问卷对上海市郊4所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6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态度总均分(3.17±0.39),情感维度得分最低,为(2.43±0.55)分;急诊科不同科室、职称之间护理人员在职业态度总得分、情感、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用工性质护理人员在职业态度总得分和情感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要注重急诊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增加护理专业情感教育,减少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关注护师,争取各方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描述护理本科实习生专业态度现况,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态度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1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态度总分为(84.17±8.64)分,整体专业态度趋于积极水平.领导、技能、灵活性、沟通交流4个维度的均分在2.5分以上,满意度维度均分为2.48分.问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专业态度对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7月-2008年5月实习的17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专业态度总分与临床能力总分:本科护生分别为(75.04±13.11),(160.46±17.97);大专护生分别(79.26±13.12),(154.11±20.93);中专护生分别为(83.28±13.12),(147.76±23.89);态度与总分之间均是有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专业态度对临床能力均有影响,教育管理者应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促进临床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可通过提高临床能力来稳固其专业态度.  相似文献   

13.
彭巧  李婧  李行  王青青  龚艳琳  左玲 《全科护理》2016,(16):1621-1624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早期接触临床时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修改的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对长沙市4所高校40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早期接触临床本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8.84分±2.18分,得分指标为58.9%,处于一般水平;态度总分为4.44分±0.52分,处于高等水平;行为总分为4.07分±0.58分,处于高等水平。[结论]早期接触临床时护生在职业防护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职业防护态度较积极,行为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五年制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某高职院校五年制护理专业一至五年级的73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ogan’s attitudes toward old people scale,KAOP)和老年知识测试量表第一部分((the firstfacts of aging quiz,FAQ1)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732名护生的KAOP得分为(155.82±20.62)分,FAQ1得分为(10.27±2.68)分,被老年人照顾过、照顾过老年人、与老年人同住过、与老年人的关系好、与老年人相处过、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的护生KAOP得分较高;年级高、接受过老年护理教育、与老年人相处过的护生FAQ1得分较高(均P0.05),且FAQ1得分与KAOP呈正相关(r=0.168,P0.001)。护生KAOP的影响因素为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FAQ1得分和是否照顾过老年人;FAQ1的影响因素为年级和KAOP得分。结论高职院校五年制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趋于正向,但老年知识的掌握相对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对护生老年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对老年人正向态度的培养,以提高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现状,为护理教育者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问卷,对武汉市4所不同层次的59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总分为(3.42±0.6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体验(3.89±0.80)分、对护理专业的认识(3.64±0.75)分、个人学习习惯(3.13±0.80)分、学习兴趣(3.08±0.85)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本、大专、一本、二本。护理本科生学习态度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专科生在学习体验、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学习习惯维度上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整体呈积极倾向,有较高的学习体验,但学习兴趣一般;三本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最强,二本院校学生最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民办高职院校的32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基本信息、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护生的专业价值理念及对实施基础护理操作的态度。结果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认知的总体得分为(79.70±13.15)分,不同学校的护生在基础护理的认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认为治疗性护理工作是基础护理内容,对于剪指甲、处理大小便、更衣等生活护理操作则认为不是基础护理的内容,不应由护士完成;生源、学校、专业价值观念和实施基础护理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基础护理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基础护理认知上存在偏颇,对生活护理的认知较差;需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护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树立  潘怀财  王玲  邱梦圆  方芳  汪婷 《全科护理》2016,(19):1945-1948
[目的]比较和分析本科和专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态度,为开展相关的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将芜湖市2所医学院校本科和专科2个层次的1 031名在校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在校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平均答题正确率为69.22%,专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平均答题正确率为61.32%。本科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在化学性危害防护维度、生物性危害防护维度高于专科护生(P0.05);本专科的在校护生职业防护的态度较好,平均分高于4.5分。本科和专科护生职业防护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综合防护态度维度(4.60分±0.47分,4.58分±0.42分)、生物性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57分±1.10分,4.55分±0.41分)、化学性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53分±0.45分,4.51分±0.50分)、物理性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44分±0.51分,4.44分±0.49分)、心理社会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44分±0.53分,4.41分±0.55分)。本专科护生职业防护态度在各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专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较低,职业防护态度虽然比较乐观但仍存在不足。应开展职业防护相关的知识和态度的培训,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危害认知,从而有效地预防、减少护理相关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杨淑  史岩  陈勤  别文倩  王瑞琦 《全科护理》2020,18(11):1291-1295
[目的]调查护理研究生人文关怀品质与专业承诺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评价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87名护理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6.96±15.00)分,专业承诺总分为(89.28±18.59)分,二者呈正相关(r=0.408,P<0.01)。[结论]护理研究生人文关怀品质整体水平较好,专业承诺整体较高。护理教育者应更注重人文关怀理念及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研究生的专业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9.
医护本科生对精神病病人歧视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毕业班学生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状况。[方法]应用歧视精神病病人评估量表,对广州市某高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及护理专业毕业班学生共43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量表隔离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专业学生得分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的生活联系程度与量表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程度比护理专业学生轻。医护本科生与病人生活联系越紧密,则歧视程度越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观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改进临床教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本科师生均参与评价的方式,对本科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学能力及专业观几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教师评价本科护生核心能力达到较好,总得分为(100.08±17.52)分,本科护生自评核心能力达到中等,总得分为(94.57±20.65)分;教学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均分最高,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观均分最低;师生对26项目的评价,6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总体高于护生的自评结果。结论本科护生核心能力在中等以上,但在评判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观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采取相应教学改进措施,提升本科护生职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