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miRNA-16、miRNA-146a、miRNA-223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这3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8例RA确诊患者(RA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iRNA-16、miRNA-146a、miR-223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RA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miRNA-16、miRNA-146a、miRNA-223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Pearson分析RA患者血清这3项指标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的相关性;构建miRNA-16、miRNA-146a、miRNA-223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进而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中miRNA-16、miRNA-146a、miRNA-223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根据DAS28评分,进一步将RA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活动组,发现活动组患者外周血中miRNA-16、miRNA-146a、miRNA-223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6的表达水平与CRP、DAS28呈正相关(r=0.470、0.446,P<0.05),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CRP、DAS28呈正相关(r=0.408、0.407,P<0.05)。miRNA-223的表达水平与RF、CRP呈正相关(r=0.527、0.518,P<0.05)。miRNA-16、miRNA-146a、miRNA-223的AUC分别为0.63、0.75、0.89,灵敏度分别为68.70%、85.24%、87.63%,特异度分别为55.39%、63.57%、90.35%。三者联合使用作为RA标志物作ROC曲线,得到AUC为0.91,灵敏度为89.34%,特异度为91.56%。结论 miRNA-16、miRNA-146a、miRNA-223与RA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R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44、miRNA-29a和miRNA-200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IB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该院IBS患者110例,选取同期11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采样前12 h低蛋白饮食,每位受试者取10 mL静脉血样本,静脉血30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测定受试者miRNA-144、miRNA-29a和miRNA-200a表达水平。结果混合型IBS的miRNA-144、miRNA-29a和miRNA-200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亚型(P<0.05),不确定型IBS的miRNA-144、miRNA-29a和miRNA-200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便秘型IBS及腹泻型IBS(P<0.05)。混合型、不确定型IBS患者的miRNA-144、miRNA-29a、miRNA-200a的表达水平两两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单纯腹泻或者便秘型IBS患者来说,仅miRNA-29a与miRNA-200a的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混合型、不确定型IBS患者血清miRNA-144、miRNA-29a和miRNA-200a表达水平较其他2种亚型高,且血清miRNA-144、miRNA-29a和miRNA-200a表达两两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7-5p、miRNA-103-3p及miRNA-144-3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收集该院50例非脑卒中患者和50例AIS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和病例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NA-17-5p、miRNA-103-3p及miRNA-144-3p的表达水平,同时将血清中miRNA-17-5p、miRNA-103-3p及miRNA-144-3p的水平与研究对象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miRNA-17-5p、miRNA-103-3p及miRNA-144-3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IS患者血清miRNA-17-5p、miRNA-103-3p及miRNA-144-3p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05、0.667、0.710,均P<0.05)。miRNA-17-5p、miRNA-103-3p、miRNA-144-3p及三者联合区分AIS患者与非A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95%CI:0.757~0.935,P<0.001)、0.866(95%CI:0.788~0.945,P<0.001)、0.935(95%CI:0.888~0.982,P<0.001)和0.976(95%CI:0.953~0.999,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和92%、84%和88%、92%和86%、92%和94%。结论miRNA-17-5p、miRNA-103-3p及miRNA-144-3p是AIS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肿瘤教育血小板源性微小RNA(miRNA)-122和miRNA-2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15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为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低速离心法提取受试者血浆中的血小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富血小板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RNA(miRNA)-449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iRNA-449a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449a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miRNA-449a模拟物转染胃癌细胞后进行细胞增殖分析。结果74.63%的癌组织中miRNA-449a表达下降.miRNA-449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配对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miRNA-449a表达在胃癌的肿瘤大小和胃癌临床分期(TNM)各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9.69、9.41,P均〈0.05),而miRNA-449a表达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04、0.01,P均〉0.05)。与阴性对照比较.miRNA-449a模拟物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t.67,P〈0.05)。结论miRNA—449a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向脂肪细胞分化,然而,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明确miRNA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试验,于2007-10/2008-03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出生30 d健康雄性SD幼鼠8只,取出脂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获得了纯度高的脂肪基质细胞.方法:采用脂向诱导液对第3代的脂肪基质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建立脂肪基质细胞体外脂向分化细胞模型,采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脂肪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相关miRNA,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学.②PPAR 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油红O染色.③miRNA芯片结果.④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结果:①经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及PPAR 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证实脂肪基质细胞已经脂向分化.②miRNA芯片发现诱导组中miRNA-22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③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证实miRNA-2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miRNA-22存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后的表达有显著降低,提示miRNA-22可能参与脂肪基质细胞的脂肪分化调控过程,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过程可能通过对其靶基因MAPK7(ERK5)的调控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对98例膀胱癌患者分别进行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的免疫组化染色,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细胞分级间的关系及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在瘤细胞中的共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患者中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9.4%和43.9%。与浅表性和分化较好的膀胱癌相比,侵袭性和分化差的癌细胞中微小RNA-21表达上调明显,而肿瘤抑素表达则显著下调,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68例患者存在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共表达,两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共表达失调可能促进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抑制微小RNA-21表达,上调肿瘤抑素水平有希望成为有效治疗膀胱癌的一种新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胃癌细胞系来源外体(exosome)及其胃癌组织和血清中exosome内miRNA-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胃癌细胞系来源exosome、胃癌患者组织及血清exosome内miRNA-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进行效能分析。结果 miRNA-1在人胃癌细胞系MGC-803(6.51±0.41)和SGC-7901(14.81±1.30)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胃上皮细胞系GES-1(1.0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26、10.38,P均0.01);而MGC-803、SGC-7901细胞培养上清exosome内miRNA-1的表达水平(49.98±11.77和28.68±4.66)显著高于GES-1来源exosome(1.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62、5.942,P均0.01);25对胃癌组织标本中有18例癌组织miRNA-1表达上调,7例表达下调,胃癌组织[1.110(0.070,4.307)]平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149(1.110,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97,P0.05)。miRNA-1在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内的表达水平[4.130(0.151,12.720)]较体检健康者血清exosome内表达水平[0.704(0.077,7.243)]明显增高(Z=-2.407,P0.05),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内miRNA-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23 0,95%可信区间(CI)为0.627 0~0.818 7,cut off值为2.39,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68%。结论胃癌组织及其胃癌患者血清来源exosome内富含miRNA-1,有望成为新的胃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miRNA-25)对于胃癌患者的危险性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未转移组和转移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9例胃癌,在年龄、性别、吸烟史、miRNA-25、CA19-9方面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95%可信区间(CI):1.01~1.08,P〈0.01]、男性所占比例(OR=1.05,95%CI:1.02~1.09,P〈0.01)、吸烟史(OR=1.33,95%CI:1.27~1.48,P〈0.01)、miRNA-25(OR=1.14,95%CI:1.09~1.22,P〈0.01)、CA19-9(OR=1.29,95%CI:1.13~1.44,P〈0.01)与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miRNA-25的预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818~0.892,P〈0.01)。结论 miRNA-25可作为胃癌的独立诊断因素,将该指标纳入胃癌的诊断评测体系可进一步增强评估该病风险和预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腹腔注射制备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研究精神分裂症小鼠外周血中miRNA-132的异常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注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注射MK-801组(实验组),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小鼠血液中miRNA-132的表达情况。结果 (1)实验组小鼠刻板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自发活动增加显著,表现为直立数明显减少而走格数明显增多(P0.05),符合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的表现。(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iRNA-132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32在精神分裂症小鼠血液中有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NA-93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NA-93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运用TargetScan等靶基因预测分析软件预测miRNA-93靶基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miRNA-93低表达(P<0.05);尿毒症组患者血清中miRNA-93较非尿毒症组低表达(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为糖尿病肾病中miRNA-93的靶基因为VEGFA、MTHFR、ADRA2B、SDC2、APOB、PPARG。结论 miRNA-93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在糖尿病肾病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NA-449a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收治的5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449a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miRNA-449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miRNA-449a模拟物对体外培养肺癌细胞株95D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鳞癌组和腺癌组miRNA-449a平均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对照组(t=6.712,P0.05;t=4.572,P0.05),其相对表达量与瘤体大小(U=78.412,P=0.012)有关,与患者年龄(U=920.000,P=0.615)、性别(U=800.000,P=0.215)、病理类型(χ2=4.221,P=0.155)和临床分期(U=754.000,P=0.009)无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NA-449a模拟物可明显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miRNA-449a在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新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感染者外周血miRNA-122表达的变化及其对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6例丙型肝炎IgG抗体初筛阳性患者外周血,定量检测HCV RNA水平。对HCV RNA阳性患者检测miRNA-1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检查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变,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6例HCV IgG阳性患者检测出49例HCV RNA阳性,占60.9%;两组患者miRNA-12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LT呈正相关,与HCV RNA无相关性。B超检查发现11例合并轻度脂肪肝,合并脂肪肝患者miRNA-122表达水平高于无脂肪肝患者。结论 HCV阳性患者循环miRNA-122表达可能与病毒复制无关,而是反映肝脏组织活动性损害和病变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82作为结直肠癌(CRC)潜在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3例CRC患者血清miRNA-182相对表达量,并与肠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RC患者血清miRNA-18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肠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NA-182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置信区间为0.768~0.925;诊断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81.1%。血清miRNA-182相对表达量与CRC患者TNM分期(P=0.011)及远距离转移(P=0.002)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CRC患者术后血清miRNA-18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而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血清miRNA-182相对表达量又明显升高(P=0.019)。结论 CRC患者血清miRNA-18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及恶性进展密切相关,血清miRNA-182可作为CRC潜在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miRNA-374a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运用Target Scan靶基因预测分析软件等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374a靶基因并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miRNA-374a、MCP-1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CP-1为狼疮肾炎的靶基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iRNA-374a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低表达(P0.05),MCP-1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高表达(P0.05);miRNA-374a、MC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没有明显关系(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miRNA-374a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可能通过对其下游靶基因MCP-1的调控,在狼疮肾炎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及人前体脂肪细胞HPA-v,将HPA-v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1mmol/L FFA分别干预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0、4、12、24h,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细胞miRNA-143的表达水平。结果随FFA干预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miRNA-143表达增高(P〈0.05),HPA-v成熟脂肪细胞中miRNA-143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FFA对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RNA-592在肾细胞癌(RCC)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0例R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正常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和人RCC细胞系(786-O、ACHN、Caki-1和769-P)中miRNA-592的表达.分析miRNA-592与RCC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用LipofectAMINETM 2000试剂盒将miRNA-592沉默质粒(sh-miRNA-592组)或空载体质粒(sh-NC组)转染入786-O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B1、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结果 癌组织中miRNA-592相对表达量为(2.34±0.4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97±0.41),HK-2细胞的miRNA-592相对表达量为(1.01±0.08),低于786-O细胞(3.84±0.47)、ACHN细胞(2.76±0.53)、Caki-1细胞(1.98±0.12)与769-P细胞(2.45±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592高、低表达组的T分期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592高表达患者的存活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miRNA-592组miRNA-592相对表达量、细胞克隆数与细胞培养48、72和96 h时细胞增殖检测光密度值均低于sh-NC组,sh-miRNA-59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h-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592在RCC中的高表达与不良生存预后有关,沉默miRNA-592可抑制RCC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iRNA-184的表达。方法选取50例癫痫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非癫痫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实时PCR检测2组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清标本中的miRNA-184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脊液中的miRNA-18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外周血血清中miRNA-18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血清中miRNA-184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NA-143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NA-143及其靶基因KRAS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用MTT方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研究miRNA-143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iRNA-143及其靶基因KRAS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miRNA-143高表达对DU145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DU145细胞中miRNA-143高表达抑制KRAS-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及Cyclin D1的表达。结论 miRNA-143通过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癌的增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