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兔高脂喂养不同阶段腹主动脉结构和弹性变化规律。方法把24只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喂养4周组(B组)、8周组(C组)、12周组(D组),分别于高脂喂养4、8、12周末超声检测兔腹主动脉血管结构及弹性,各参数测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超声检测和采静脉血后,将各组兔处死,取兔腹主动脉行病理学分析。结果B、C、D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组腹主动脉弹性参数测值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常规超声扫查显示,A、B、C组兔腹主动脉内膜光滑,内中膜厚度正常、均匀,未见斑块回声;D组兔腹主动脉内膜不光滑、毛糙、回声增强,内中膜不均匀增厚,局部可见呈偏心状小斑块。光镜下观察:A、B组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连续完整,内弹力膜连续,无分层,无断裂;C组兔腹主动脉内膜及内皮细胞增生,可见多层泡沫细胞突入管腔,内弹力膜可见部分中断;D组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不连续性缺失,内弹力膜中断,平滑肌细胞向内膜增生,可见斑块突向管腔。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光镜下仅出现泡沫细胞时,血管硬度已出现异常,粥样斑块出现时血管硬度进行性增高,提示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硬度参数比形态学指标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辛伐他汀干预高脂喂养兔血管弹性的效果.方法 27只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喂养组(B组)、高脂+辛伐他汀组(C组),各组分别于喂养第4周、第8周末超声检测腹主动脉(AO)及股动脉(FA)弹性,8周末处死兔并截取动脉,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结果 B组兔于喂养第4周时FA僵硬度(β)、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较A组升高,顺应性(AC)值较A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于喂养第8周时β、Ep、PWVβ值较A组升高,AC值较A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兔于喂养第8周时FAβ、Ep、PWVβ值较B组减低,AC值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各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服用辛伐他汀能提高兔FA的血管弹性,AO则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改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30例正常成人(A组)、30例TIA患者(B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组)及60例多发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D组)的颈总动脉,获取各组颈总动脉的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β),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D组的β、Ep、AI、PWV ββ较A、B组显著增高,AC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β较A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各参数比较亦有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颈总动脉IMT< 1.0 mm的患者β、Ep较A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β、E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技术能够定量评价脑梗死及TIA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改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E-Tracking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应的用价值.方法 根据颁动脉趟声的检查结果,将62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或斑块存在,32例),B组(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亦无斑块存在,30例).另选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用E-Tracking技术自动跟踪颈总动脉壁的运动,检测收缩期颈总动脉管径(Ds)、舒张期颈总动脉管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p)、及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t3)和增大指数(AI).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Ep,β,PWVβ,AI较C组显著增加,AC较C组显著减低.与B组比较,A组的Ep,PWVβ3显著增高,AC显著减低.另外,A组和B组患者的Ds和Dd较C组显著增宽.结论 在颈动脉出现内中膜增厚或斑块之前,T2DM患者动脉弹性已经发生了变化.E-Tracking技术可用来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动脉弹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ET技术评价66例颈动脉IMT正常的脑梗死患者(A组)、111例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B组)及83例正常人(C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C组比较,A组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及PWVβ显著增高(P<0.01),B组β、Ep、AI、及PWVβ显著增高(P<0.01),AC减小(P<0.01);与B组比较,A组Ep和AI降低(P<0.05)。结论 ET技术可反映颈动脉IMT正常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检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63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双侧股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即弹性系数(β)、僵硬度(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用常规血管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同期检查的5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左、右侧股总动脉的β、Ep、AC、AI、PWVβ及IM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之间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高值血压组股总动脉的β、Ep、PWVβ均增高,AC降低,IMT、AI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股总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下降;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优越于常规超声,能更早的发现股总动脉弹性改变,对临床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股总动脉作为采样血管波形相对稳定,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早期颈总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方法 42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3组:A组,放疗前1~3天;B组,放疗时间2.5~3.0周(照射剂量为26~30 Gy);C组,放疗时间5~6周(照射剂量为50~60 Gy)。比较3组颈总动脉超声测量数据: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舒张期比值(S/D),颈总动脉收缩末期内径(Ds)、舒张末期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 结果 B组、C组与A组比较及C组与B组比较,β、Ep、PWVβ显著升高,AC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I、IMT、RI、PI、S/D、Ds和Dd测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早期即可发生动脉弹性功能改变,ET技术能够早期定量评价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颈总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T技术研究69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β(僵硬系数)、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C(顺应性)、AI(扩大指数)及PWVβ(脉搏波传播速度),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弹性系数β、Ep较正常组升高,AC值较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I及PWVβ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β、Ep、AI及PWVβ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单支组,AC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单支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T技术测定颈总动脉弹性系数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以预测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测量比较40例冠心病患者及31例冠心病高危组与48例正常对照组的颈总动脉的弹性指标,包括压力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对冠心病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检测其颈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及冠心病高危组的颈总动脉Ep、β、AI、PWVβ测值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颈总动脉Ep、β、AI、PWVβ就越高,顺应性AC就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支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总动脉Ep、β、AI、PWVβ均高于单支组及无病变组,而AC低于无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成像技术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早期硬化趋势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创、定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ET模式下,采集30例正常人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股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双侧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ET技术检测弹性指标β、Eρ、AC、AI及PWVβ.按照股动脉IMT是否<1.0 mm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IMT<1.0 mm) 组和B(IMT≥1.0 mm) 组.结果 A组及B组股动脉弹性指标β、Eρ、PWVβ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C值显著降低(P<0.05).B组股动脉弹性指标β、Eρ、PWVβ较A组也显著增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而且在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动脉弹性的减低.ET技术可以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早期发现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国人颈总动脉、肱动脉弹性参数,确定相关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4812例健康国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获取国人颈总动脉、肱动脉的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五项生理参数正常值.结果 取得<10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的7组国人动脉弹性正常值,全部健康国人、健康男性与健康女性各年龄组颈总动脉、肱动脉的β、Ep、PWVβ和AI数值均随年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AC数值均随年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全部健康国人、健康男性与健康女性各年龄组颈总动脉、肱动脉的AI的标准差数值均较大.结论 颈总动脉、肱动脉的β、Ep、PWVβ和AC为反映动脉弹性较可靠、敏感的参数,AI尚难以作为反映动脉弹性较可靠、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changes in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ial wall elasticity after smoking cessation.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136 patients, then 1 or 2 years after smoking cessation. We used echo-tracking (ET) to measure stiffness index (β), pressure-strain elasticity modulus (Ep), arterial compliance (AC), augmentation index (AI), and local pulse wave velocity (PWVβ).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whether or not they successfully stopped smoking (groups M and N, respectively) and whether (groups M2 and N2, respectively) or not (groups M1 and N1, respectively) they showed comorbidities. In group M1, β, Ep and PWVβ were lower at 1 year than before smoking cessation, while AC and AI did not change. At 2 years, β, Ep, PWVβ, and AC, but not AI, improved further. In group M2, β, Ep, and PWVβ decreased at 2 years, whereas AC and AI did not change. In groups N1 and N2, none of the variabl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ET can be used quantitatively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moking cessation on the elasticity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探讨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弹性的变化.方法 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按病情分期分为CKD1~5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测各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弹性参数: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顺应性(AC)及反射波增压指数(AI),分析CKD患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弹性变化规律.结果 与对照组、CKD1期组及CKD2期组比较,CKD4期组、CKD5期组的β、Ep、PWVβ均增大,AC减小;与对照组比较,CKD3期组β、Ep、PWVβ均增大,AC减小;CKD 5期组AI较对照组和CKD 1~3期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能够检测早期CKD患者动脉弹性的变化,是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简便实用的方法.血流动力学参数出现显著性变化早于弹性参数的变化,能更早反映弹性大动脉硬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正常高值血压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63例正常高值血压者(HNBP组)与5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包括弹性系数(β)、僵硬度(Eρ)、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使用常规血管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组内双侧颈总动脉的IMT及其各弹性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HNBP组的β、Eρ和PWVβ增高,A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I和IM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者颈总动脉Eρ增加,ET技术能较早发现颈总动脉弹性的改变,对临床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定量检测的价值。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颈动脉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顺应性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A组IMT≤1.0mm,B组IMT〉1.0mm,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A、B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A组和B组动脉顺应性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能早期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评价糖尿患者血管并发症的简便、实用而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探讨管径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ewv[3)与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A组肱动脉脉压差〈60mmHg,B组脉压差为60~80mmHg,C组脉压差≥80mmHg。测量患者颈动脉ET参数:硬化指数(B)、压力一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AI、PWV[3及肱动脉脉压差,比较不同脉压差组问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A、B、C三组间收缩压依次增高,B、C组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舒张期颈动脉内径(Dd)较A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β、Ep、AC、AI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与年龄、IMT、脉压差呈正相关,与Ds—Dd呈负相关;PwVB与年龄、收缩压、脉压差、Dd呈正相关,与Ds—Dd呈负相关。结论AI、PWVβ随脉压差增大而增大,参数异常早于脉压差增大,二者结合能较敏感地早期反应动脉弹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评价颈动脉弹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0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和E-Trackingk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A组: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又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血管阻塞程度由轻至重依次分为B、C、D、E四组。分析比较各组间应用E—Tracking检查获得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动脉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冠心病组的参数Ep、β和PWVβ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参数Ep、β和PWVβ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参数AC和AI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大小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探头支架辅助的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定量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各弹性参数的敏感性.方法 对39只4月龄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造模1、2、3组及对照组.造模组均饲喂高脂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颗粒饲料,分别在喂养的0、4、8、12周末,利用探头支架辅助的ET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的各项指标: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及顺应性(AC)、脉搏波速度(PWV)、膨大指数(AI)等,同时取兔耳缘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查及颈总动脉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Ep、β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AC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造模4周末与基础状态相比、造模8周末与造模4周末相比、造模12周末与造模8周末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于造模8周末开始较基础状态增高(P<0.05),于造模12周末显著增高且较造模8周末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始终无明显变化.结论 ET技术可准确、可靠地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的动脉弹性,而应用探头支架可保持检查过程的稳定性和结果的敏感性、精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弹性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健康对照组各30例,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肱动脉袖带加压检测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β、PWVβ均较对照组增高,AC、FMD减低(P〈0.01);所有受试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的FMD分别与Ep、β、PWVβ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与AI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弹性各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呈高度相关,提示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定量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