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华  刘琦  罗超 《中外医疗》2012,31(17):80-81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小儿膝盘状半月板并损伤中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膝赶状半月板并损伤的患儿40例,采用关节镜诊治,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行平均2年随访,优29例.良7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90%。根据Lysholm评分做术前、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定,术前评分平均60分09~68分1,随访时评分平均90分(64~100分),优良率为90%。经过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膝盘状半月板并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微创,盘状半月板成形简易,患儿痛苦小,术后康复效果佳,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永明  李玲 《农垦医学》1999,21(3):185-187
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诊治膝部疾患的最佳方法之一.但手术前后的康复训练指导对疗效的影响不容忽视,我院1998年2月~1998年11月应用美国史赛克公司关节镜系列诊治膝部疾患50例(57膝),入院后即将康复训练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计划逐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临床资料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3~75岁,平均43.72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0年。左膝27例,右膝16例,双膝7例。关节镜检查:57膝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肥厚等炎性改变,50膝有不同程度的软骨退变,半月板撕裂及磨损34膝,关节内骨赘11膝,关节内游离体ic膝前交叉韧带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膝关节疾患而行膝关节镜和MRI检查的50例(50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50例(50膝)、100个半月板中,MRI检查明确诊断半月板撕裂12个,其中内侧半月板6个、外侧半月板6个;经关节镜证实半月板撕裂10个,其中内侧半月板5个、外侧半月板5个,其余2个半月板关节镜下肉眼未见明显撕裂;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度为80.5%,特异度为98.0%,准确度为95.6%,阳性预测值为92.0%,阴性预测值为96.1%。结论MRI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极有价值的诊断方法,MRI与关节镜诊断结合能够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关节镜系统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32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膝关节病史1~21年。术前诊断内侧半月板损伤27膝,外侧半月板损伤20膝,双膝5例。术前有外伤史22例。主要临床症状:均有膝关节反复肿胀、持续性疼痛及关节间隙压痛,其中股四头肌萎缩46例,关节发软32例,关节交锁25例,关节弹响24例,McMurray征阳性23例,Apley征阳性21例。以半月板损伤入院45例,以骨性关节炎入院7例。术前X线片示关节退行性变,部分关节间隙变窄。MRI检查48例,半月板退变28例,水平破裂11例,纵形破裂5例,横形破裂2例。关节镜下见水平破裂19膝,其中前角6膝,体部4膝,后角9膝,退行性破裂13膝,复合型破裂9膝,纵形破裂5膝,斜形破裂4膝,横形破裂4膝,瓣形破裂3膝。按陈峥嵘[1]分期:期3膝,期28膝,期22膝,期4膝。2治疗方法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膝关节镜术入路。先按髌上、髌内侧、髌下及髌外侧顺序清理关节腔,磨削游离关节软骨面,切除侵入软骨面的滑膜,摘除游离体,切除骨赘,行关节清理术。对不同类型的半月板进行...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诊治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6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明  史晨辉 《农垦医学》2000,22(4):231-233
滑膜皱襞综合征是引起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常见原因 ,由于其症状体征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关节内游离体及HOFFA氏综合征等膝关节结构紊乱很相似 ,所以只凭临床检查常难明确诊断。近年来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应用 ,不仅解决了本征的诊断难题 ,也为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我院于 1 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月 ,共进行关节镜手术 1 54例 1 71膝 ,其中滑膜皱襞综合征 62例 68膝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 2 6例 ,女 36例 ,年龄 1 7~ 65岁 ,平均 41岁。病史最短半年 ,最长 2 4年。左膝 31例 ,右膝 2 5例 ,双膝 6例 ,共 68膝。主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经关节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对6例7膝膝关节盘状半月板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例共7膝,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2个月~1年6个月),根据Ikeuchi标准评估:优4膝,良2膝,一般1膝,差0膝。结论关节镜半月板改形术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讨论MRI诊断膝关节的半月板受到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间诊治的52例膝关节半月板(以下简称为膝半月板)受到损伤的患者开展研究,都需要进行关节镜与MRI的检查,用关节镜的检查结果当做进行诊断的金标准,用来统计MRI评价半月板出现撕裂的特异度与灵敏度等有关指标,并对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5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是内侧的半月板受到损伤,其余22例患者是外侧的半月板受到损伤,关节镜和MRI的检查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RI内外侧的半月板诊断为撕裂,灵敏度、特异度与一致率相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半月板受到损伤的患者应用MRI进行检测,不但准确性良好,且误诊与漏诊概率较低,在诊断方面上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行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20例(22膝)(18例单侧,2例双侧),其中完全型14膝,不完全型8膝。常规关节镜检查,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状况,实施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6膝,盘状半月板全切除6膝。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本组22膝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22膝获1年6个月~4年6个月的随访(平均2年5个月),根据Ikenchi评分方法,优6膝,良13膝,可3膝,优良率86.3%。结论以膝关节镜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是最好方法之一,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可最大限度保存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症状盘状半月板患MRI特征与关节镜下治疗的关系。方法对29例(31膝)有症状盘状半月板患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临床表现、MRI发现和关节镜下检查的关系。所有盘状半月板诊断均经关节镜检查证实。结果31膝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其中完全型13膝,不完全型18膝。29膝合并撕裂,包括7例水平撕裂,2例横型撕裂,9例其他撕裂和11例复杂严重撕裂。结论对于有症状的盘状半月板一旦诊断应早期治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目前是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和膝外下动脉解剖关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膝关节患者行MRI检查,且以MRI冠状面的腘肌腱层为起始点,向前测量5~7个层面,检测膝外下动脉到外侧半月板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与尸体标本解剖学比较,总结MRI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经MRI检测,膝外下动脉的走行较为固定,且与膝关节尸体标本检测大体一致;腘肌腱层,97.4%(76/78)的膝外下动脉开始紧贴外侧半月板,位于其下方或下缘,平均距离1.5 mm(0~5 mm);伴随层面向前,膝外下动脉也紧贴半月板体部沿后下方向前上方走行;在半月板前体位置处,88.5%(69/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中部及以上;在半月板前角和脂肪垫位置,100.0%(78/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上方,平均距离8.5 mm(1~15 mm);在外侧半月板体部,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的平均水平距离是0.7 mm(0~3 mm)。结论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体部距离很近,关节镜手术时应高度重视,切勿损伤该动脉,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场MR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151膝)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MRI表现,与关节镜或手术对照.结果本组89例(151膝)盘状半月板中,88例(150膝)为外侧盘状半月板,1例(1膝)为内侧盘状半月板.本组中81例(138膝)伴半月板损伤,发生率约91.4%,MRI表现为半月板不同程度变性或撕裂.结论 低场MRI能准确判断盘状半月板类型及其损伤的范围及程度,是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 ,总结此技术对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方法 :应用膝关节镜及特制半月板缝合器械对 1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 ,术后立即配戴膝关节支具 ,术后第一天起行康复训练。结果 :16例平均随访 37周。 14例术前症状完全消失 ,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手术创伤小 ,并发症少 ,患膝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3.
冰冻盐水灌注关节镜下手术的护理(附2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镜下手术以其微创、恢复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生理盐水作为常规的灌注液 ,在临床治疗中已被认可 ,但往往术中创面渗血多 ,影响视野。我科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采用冰冻盐水作为关节腔灌注液进行 2 0 0例患者手术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 0例 ,男 88例 ,女 112例 ,年 12~ 70岁 ,平均年龄 4 1 8岁 ,其中右膝 91例 ,左膝 10 6例 ,双膝3例 ,均在冰冻盐水灌注下行关节镜检查及镜视下各种手术治疗 ,其中膝骨性关节病 83例 ,急性膝关节损伤 19例 ,半月板损伤手术 2 0例 ,脂肪垫滑膜病变 78例。术中医师采用皮下缝合小伤口…  相似文献   

14.
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毕擎  吴健  洪剑飞 《浙江医学》2001,23(6):325-326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5例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手术,其中部分切除或成形99例108膝,全切除14例,缝合加成形2例。结果:术后获得半披上随访82例,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疗效优66例,良10例,一般4例,差2例,疗效优良率92.7%,其中11例15例以下儿童疗效均为优。结论:大多数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可在关节镜下行部分切除或成形术,15岁以下儿童疗效更好,恢复更快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宜行关节镜下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0例(30膝)盘状半月板损伤,28例行关节镜下成形术,1例因半月板自关节囊缘较广泛撕裂无法成形而行全切术,1例因复杂撕裂无法保留行全切术。结果按Tegner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价:显效19例(63.3%),有效9例(30.0%),尚可2例(6.7%)。结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70例,均进行MRI和CT扫描检查.将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膝半月板损伤Ⅰ级和Ⅱ级、关节软骨损伤Ⅰ期、Ⅱa期、Ⅱb期和Ⅲ期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膝半月板损伤Ⅲ级、 关节软骨损伤Ⅳ期以及总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在诊断膝半月板损伤与关节软骨损伤上,MRI检查比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病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贵杰  胡召云 《安徽医学》2009,30(7):807-808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病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损101例,其中膝半月板损伤75例,滑膜炎11例,骨关节炎6例,痛风3例,化脓性膝关节炎3例,关节内游离3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优良率96%。结论关节镜技术使复杂的膝关节手术实现了微创、简捷,有效缩短术后恢复周期,提高了对膝关节病损的诊治水平和疗效。  相似文献   

18.
半月板损伤的既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关节腔造影和关节镜检查 ,均为创伤性检查。近年来随着MRI的临床应用 ,由于其具有多轴面成像、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无创性等特点 ,并能准确显示半月板内部形态结构 ,已成为诊断半月板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 5 9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MRI资料 ,以探讨其MRI诊断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自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临床怀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 5 9例 ,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绞锁及功能障碍 ,4 0例有膝关节急性或慢性外伤史。于MRI检查后 1~ 10天内行关节镜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MRI分型与损伤形式的关系,帮助制定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案,协助评估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继发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将69膝经关节镜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膝关节按MRI表现分为板型、楔型、肥角型,按半月板损伤形式标准进行诊断,将结果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膝盘状半月板中水平撕裂24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4膝、肥角型6膝;纵形撕裂9膝,其中板型5膝、楔型1膝、肥角型3膝;放射状撕裂共7膝均为楔型;复合撕裂29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7膝、肥角型8膝.结论 各型盘状半月板均以复合撕裂为主要损伤形式,复合撕裂、水平撕裂、纵形撕裂均多见于板型及肥角型,楔型少见,放射状撕裂多出现在楔型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的损伤程度及形式的正确诊断有利于帮助关节镜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例32例34膝(30例单侧,2例双侧),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11.2(8~16)岁.根据半月板撕裂范围及稳定性决定切除范围,其中行部分切除术28膝,次全切除术4膝,完全切除术2膝.结果:术后随访5月~26月(平均15月),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术前评分平均52.6(32~76)分,随访时评分平均90.2(74~100)分,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取得良好的l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