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9,(12):2504-2506
肺癌的形成起于气,成于血,终于痰瘀毒,肝肺两脏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临证治疗肺癌应注重调理肝肺。根据发病部位:中心型肺癌多气郁毒热,木火刑金,治之以佐金平木;周围型肺癌多气虚气郁,津停痰瘀,治之以疏肝理肺。从邪气因素之气血痰瘀毒角度分析,理气为治疗肺癌的根本,理气重在理肝肺之气,肝肺气机通利,则气行、痰化、瘀散、毒解。调肝理肺法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贯穿肺癌的治疗始终,临证时应灵活掌握具体方法,辨清病因病机,明确相应证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武维屏教授运用柴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武维屏教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的认识,解析肝在本病病机演变中的作用,阐释武老从肝治疗本病及运用柴胡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医案验证。[结果]武老认为,肺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本,痰瘀是重要病理因素,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肝肺共司气血之调畅,痰浊瘀血的产生都与肝肺密切相关。故武老临床常以调肝之法治疗本病,包括疏肝理肺、清肝泻肺、解郁化痰活血之法,临证时善用柴胡。柴胡疏肝理气、推陈致新,伍黄芩能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配芍药能理气活血通络,合二陈能解郁化痰,恰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夹瘀血碍气之病机。所举验案辨为痰浊内阻、肺气壅滞、枢机不利之证,治以疏肝理肺、化痰降气,以小青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临床疗效良好。[结论]武老运用柴胡调肝理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继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病案数据挖掘定量结合定性总结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方案。[方法]通过整理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的病案,并结合数据挖掘和名医定性访谈的方法,对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病机特点、治则治法、临证方案加以总结。[结果]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主要着眼于病机分析,认为肝癌的基本病机是湿热瘀毒互结,肝脾两伤。病理因素是以癌毒为核心,与湿、热、痰、瘀、郁等胶结复合为患。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胆、胃、肾、肺。病机演变,早期以湿热瘀毒内伏为主,中晚期癌毒暗耗气血,病机往往复杂多变。而治疗重在把握扶正祛邪的主次。临证常见7种复合证型为:湿热瘀毒郁结,癌毒内蕴,肝脾两伤证;湿热瘀毒郁结,肝胃失和,胃气上逆证;肝郁脾虚,湿热瘀毒互结证;肝肾阴虚,湿热瘀毒郁滞证;湿热瘀毒互结,络热血溢证;气阴两虚,湿热瘀毒互结证;肝脾两伤,土败木贼,气滞水停,湿热瘀毒未尽证。[结论]周仲瑛教授临证采用病机辨证方法,结合基本病机,围绕病机之间的兼夹、复合、转化及演变,因机立法,随证加减。所列出的7种常见复合证型及辨治方案涉及了肝癌病程的各个阶段。临床特色突出,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其临证方案对中医药治疗肝癌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五行制化失调理论探析肺积病机及临证辨治。肺积包括临床常见的肺结节及肺癌,肺积病变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肝密切相关;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痰、瘀、毒;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虚为本,并见脾虚或肾虚,有形实邪结聚为标;基本病机为肺虚蕴毒,制化失调,痰浊凝聚,瘀血内结;病情进展的关键病机为肺虚蕴毒,脏腑失调,湿邪夹毒,或湿邪夹癌毒,或瘀毒胶着,随气流行,循脉入络,痼结虚藏。其基本治法为攻补兼施、解毒散结、痰瘀同治。肺结节临证予分期论治;肺癌临证予益肺健脾补肾以培育根本,祛痰化瘀散结以根除痼结,行气利湿解毒以防治传舍,泻肺化饮息风以治标缓急,从而恢复五藏间协调平衡状态,防止疾病传变。从五行整体思路分析肺积病机及辨治,可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朱可奇主任对于肺结节中医诊疗的思路经验,以期促进肺结节中医诊疗的发展并提高疗效。[方方法]通过收集分析朱师治疗肺结节的临证医案,结合其辨治体会与关于该病的论述,全面认识肺结节之病因病机,总结朱师论治肺结节的经验,并举医案加以论证。[结果]朱师提出,肺结节基础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郁结,病位在肺,但与五脏合病,尤以肝脾肾三脏为甚,或因肝肺失调,气机不畅;或因肺脾亏虚,气化失常;或因肺肾不足,水液失司,终致痰瘀郁结。临证之时既要熟悉西医指南,辨识疾病风险,制定随访策略;又注重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病机认识与治疗,改善患者偏颇体质,谨守病机以补正气、化痰瘀、散毒结。所举医案中患者已过六八之数,其气已衰,外感内伤致气阴亏虚,痰湿郁结于肺,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经治后肺结节消散。[结论]中医防治肺结节应当坚持中西医结合,以风险辨识为前提,以辨证、辨体论治为核心要素,以综合评估和动态观察为重要手段,既需要在整体观指导下进行整体调治,又应重视局部病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病因为外感六淫、疫毒侵袭,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水土失宜、自身体质因素;其病位在肝,足厥阴肝经经气不利,气血痰瘀阻滞经络是其主要病机;其早期证型多为热毒壅盛型或肝火旺盛型,中期证型多为肝火旺盛型或肾阳不足型,恢复期为气郁痰瘀型;治疗当宜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化痰消肿、疏肝解郁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7.
阴虚型肝硬化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虚型肝硬化临床较多见,究其病因病机,多因湿热毒邪久恋失治,或苦寒清热,香燥理气,利水过用误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肾阴虚,阴虚瘀热,阴虚脾困型。治疗以养阴活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流派等方面。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对腹部疾病描述蕴含了古人有关肝纤维化的早期理解。秦汉时期中医典籍已有肝纤维化理、法、证、治、方、药、术记载,包括病名归属范围广、邪毒蕴结肝络病机、阴阳和合诊治境界及辨证论治———方证对应体系;魏晋隋唐医药学全面继承发展,"肝王以胃气为本"说、"推陈致新"药证论、热毒内蕴肝络证治观点相继提出;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见解独到,如气机郁结肝络证治观点、推崇脾胃学说;至明清,肝纤维化中医认识已比较完善成熟,经方时方通变论、痰瘀内阻肝络论、经络病证论等注重临证通变;近代至今,中西医汇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主导着当前论治肝纤维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演变规律,对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探讨,提出其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铜毒内生,铜浊邪毒、酿生湿热,火热燔灼、引动肝风,痰瘀互结、形成癥积。临床治疗当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如湿热内蕴型治以清热化湿、通腑利尿,用大黄、黄连、半枝莲等组成的肝豆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治以祛痰化瘀、活血散结,用郁金、姜黄、莪术、丹参等组成的肝豆灵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痰是体内水、精、津液代谢异常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肝为生痰之源,其机理主要是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脾失转输,肺失敷布,导致水液疏化无权,凝而为痰,临证治疗结合理气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郑伟达教授认为癌症的主要病因是"瘀"加"毒",瘀中有毒,毒中有瘀,瘀毒互结是"瘀毒"的本质。"瘀毒证"是指恶性肿瘤,乃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不能完全治愈,有可能复发并转移。肺癌多由正气内虚、邪毒互结所致,其病机包括瘀毒侵肺、痰湿内聚、正气内虚。肺癌临证可分四型诊治:瘀毒互结、阴虚毒热型;瘀毒互结、气阴两虚型;瘀毒互结、气阴两虚型;瘀毒互结、脾虚痰湿型。通过对郑教授运用瘀毒理论辨证施治治疗肺癌的常用方药及加减方法的经验总结,体现郑教授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病程迁延,耗气伤本,病程中外感内伤皆至,重则伤及五脏六腑,致瘀血、寒湿、痰浊等病理因素杂至,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湿、浊、毒、瘀等各类实邪停留为标。识病治本,单一治肾,恐闭门留寇,故临证应基于“金水相生”以补肾,肺肾同治以调肾,为邪寻得出路,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着重分清证型,谨遵辨证论治、整体辨析,善虑发展预后,不可拘泥于单个脏腑。临证常用宣肺解表、逐邪护肾、理肺行气、化瘀保肾、通行肺络、通肾泻浊、补肺益气、滋阴养肾等法。  相似文献   

13.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不利津熬为痰,血滞为瘀,而构成痰瘀的相关性,临证中辨久病之"瘀"和怪病之"痰"时应当将两者联系起考虑从肝论治,突出调肝以治痰瘀互结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从风、虚、痰瘀、浊毒、气郁立论认识帕金森病(颤证)病因病机,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风内动、肝肾亏虚、痰瘀浊毒、气机郁结于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临证中,多从疏、补、消三方面辨证施治,具体为疏肝行气、补益肝肾、消除病理因素。根据疏、补、消三大治疗总纲,归纳总结帕金森病用药规律和特点为:疏肝行气宜燥湿相济;安内攘外需补消相和;平熄肝风应刚柔相因。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9,(12):2500-2503
从风、虚、痰瘀、浊毒、气郁立论认识帕金森病(颤证)病因病机,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风内动、肝肾亏虚、痰瘀浊毒、气机郁结于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临证中,多从疏、补、消三方面辨证施治,具体为疏肝行气、补益肝肾、消除病理因素。根据疏、补、消三大治疗总纲,归纳总结帕金森病用药规律和特点为:疏肝行气宜燥湿相济;安内攘外需补消相和;平熄肝风应刚柔相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清代温病大家王孟英所著《王氏医案》一书有关痰证的学术思想及临证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王氏医案》的系统研习,从辨病求因、临证组方遣药、临床学术价值等方面,对王孟英有关痰证学术思想及临证诊疗经验作出研讨。[结果]王氏辨治痰证,独具慧眼,注重审症求因。痰证病因归咎体内所固有之痰、温病进程中病理产物;病机多责之于火及气机不调;临证治痰,以肺为中心,重在斡旋枢机,同时根据病证不同,从脾、肝、肾、心进行施治,组方用药,灵活多变。[结论]《王氏医案》内容丰富,其对痰证诊治颇有心得体会,诊治痰证,不落窠臼,究其病因病机,责之于火、肺之气机不调,临证重在治肺,兼顾他脏之调摄,时值今日,其论治痰证思想及诊疗经验对临床疾病治疗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贾英杰教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证随诊,收集、分析贾教授对食管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相关用药,并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贾教授认为,食管癌病机可概括为,早期属“痰凝气滞”,晚期整体属“本元亏虚”,局部“痰瘀互结,气机阻膈”,痰、气、瘀胶结酿毒,变生癌浊,壅塞成瘤。临证辨治应始终以“气”为着眼点,尤重“气机”调达,肺、脾、肝三脏同调,根据患者的舌脉特点动态辨治,施药强调揆度“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使瘀滞得化、癌毒得除、膈道得通。本文所附验案为正气亏虚,三焦代谢失常,以致癌浊久羁难化,辨证为痰凝气滞、瘀结阻膈证,治以降气化痰、化瘀宽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用药,终获良效。[结论]贾教授基于食管癌的特点及患者的体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食管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麦秀静 《中医学报》2019,34(7):1414-1417
小儿叹气症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肾,痰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疾病初期,以疏散邪毒为主,重视清热解表或清热利湿,将邪毒止于萌芽中,防邪不解而传于心;疾病中期,以豁痰化瘀为主,兼以理气健脾,主张"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常须豁痰",即痰瘀同治;疾病后期,兼以益气养阴,选方用药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归脾汤加活血化瘀之品,豁痰化瘀而不忘养阴益气,进一步巩固治疗,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9.
庞国明教授认为消渴病和郁证在病机上联系密切,认为两者的关系符合张景岳提出的"因病致郁""因郁致病"。消渴合并郁证病位不离乎肝,又不止于肝,心、肺、脾、肾均可涉及,且日久则常兼化火、瘀阻、痰凝,变证多端,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其主要病机为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辨证多分为以下六种证型:肝郁血虚型、瘀血阻络型、痰热瘀结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临证多采用疏肝健脾、清热豁痰化瘀、健脾养心、滋肾养阴、健脾益肾佐以安神。文章从消渴合并郁证的病因病机、辨治经验入手,结合验案浅谈庞国明教授辨治消渴合并郁证的临床经验,具有善辨病性、抓主证、立主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朱丹溪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构建“朱丹溪治疗痰证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丹溪用药规律,并辅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归纳其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结果]丹溪认为,痰证的病机在于气机不行,病因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有关;临床辨证论治将痰证分为热痰、湿痰、食积痰、寒痰、风痰、老痰等,并确定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消积化痰、温化寒痰、祛风化痰、润燥化痰等各种不同的治疗原则;丹溪还认为,痰易与瘀结,故化痰消瘀亦为常用之法。丹溪治痰,根据痰证所发部位不同,用药及吐下之法各不相同。丹溪用药,标本兼治,从脾、肺、肝经入手,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剂,既施以化痰药除已生之痰,亦采实脾药物,杜生痰之源,间辅以理气药行滞,以证“气顺痰自消”之理,又采清热药防痰阻气滞、郁遏阳气以助热。[结论]丹溪治疗痰证的经验全面有效,其防治痰证的理法方药可为当今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