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具有进行性隐匿性特征。临床上会出现记忆能力降低、计算力降低、失语、失用、执行能力降低等行为的改变,甚至会出现抑郁、幻觉、激越等精神和人格改变~([1])。AD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肝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以及PubMed等数据库从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1日发表的所有关于肝豆汤加减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中英文文献,并检索获得文献的参考文献.经过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在病证结合的思想指导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证候要素为基本研究单位,以《神经病学》第6版《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4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中医证候分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豆状核变性常见证候要素为肝、脑髓、脾、肾、痰浊、血瘀、血虚、湿热。中医证候分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覆盖全部病例的94.5%。肝豆状核变性证素组合形式7种,单证形式前3位的为肝、脑髓、痰浊,两证组合形态前3位的为肝、脑髓,痰浊、瘀血和瘀血、肝;三证组合形态前3位的为痰浊、肝、脑髓,痰浊、瘀血、肝和痰浊、瘀血、脑髓;而四证组合以痰浊、瘀血、脑髓、肝和内湿、内热、脑髓、肝最多见。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核心病位为肝、脑髓,与脾、肾、胆关系密切,而痰浊、瘀血是该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内湿、内热关系密切,血虚、气郁等因素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分析加味肝豆汤治疗Wilson病湿热内蕴证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早期肾损伤的Wilson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二巯基丙磺酸、谷胱甘肽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用药同时给予清热解毒、通腑利尿之中药加味肝豆汤口服;对照组使用谷胱甘肽、二巯丙磺酸钠保肝驱铜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疗后4周,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mAlb/Cr)、尿五蛋白(UIgG、UTRF、UALB、Uα1M、Uβ2M),分析及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ys-C、RBP、尿五蛋白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cys-C、RBP、尿微量白蛋白、Uα1M、Uβ2M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肝豆汤对湿热内蕴型并发早期肾损伤Wilson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的:探讨毒邪在肝豆状核变性发病中的地位。方法:阐述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对毒邪的认识,毒邪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并重点阐述毒邪在肝豆状核变性致病中的作用。结果:毒邪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之邪,它可造成机体多方面的损害,肝豆状核变性是一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铜浊毒邪内聚体内是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从毒论治的依据所在。结论:毒邪在肝豆状核变性致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铜毒内蓄,损伤肝络、脑络以及全身的络脉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病机关键,从毒论治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对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求治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影像学、生化及神经心理学检查。根据脑卒中后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抑郁症组和脑卒中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组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及气郁化火证积分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脑卒中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的复合证居多,其中肝气郁结证合并气郁化火或阴虚火旺证的比例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肝气郁结证的比例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气滞血瘀证,脑卒中组心脾两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和抑郁症的主要证候特征是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及气郁化火,其中脑卒中患者心脾两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气滞血瘀证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必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准确和系统掌握从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到治疗的中西医相关知识。该文主要探讨在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脑血管病抽象的内容感性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汉人Wilson病基因Arg919Gly点突变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检测Wilson病ATP7B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结果:在全部203例患者中,32例存在第12外显子Arg919Gly杂合错义突变,6例存在Arg919Gly纯合突变,165例未检出突变.WD患者Arg919Gly点突变检出率为17.7%(38/203),基因突变频率为10.8%(38/406).38例Arg919Gly点突变患者中,涉及脑损害者28例(77.8%),其发病年龄延迟并与神经症状关系密切,与阴虚风动、气血两虚证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WD基因外显子12是ATP7B基因的第二突变热区.中国汉人Wilson病基因Arg919Gly点突变与中医阴虚风动、气血两虚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导致肝脏肝纤维化普遍发生,且纤维化程度严重,易发展成为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浅析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中医治疗,以期进一步深化该病的中医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