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双师”型教师是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界定“双师”型概念入手,探讨在新形势下,公共课部的师资队伍建设如何与“双师”型接轨,适应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课程之一,经典理论是中医之本,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必须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典课程教师队伍.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师,尤其是中医经典课程的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相对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通过促进新教师角色转变、制定新教师培养计划、培养新教师业务素质、培养新教师个人素质等方面,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胜任教学,为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率低于本科院校,原因是与其缺乏就业竞争力有关.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培养特点,文章从科学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提升实践技能,加强就业指导、多证提升实力,强化双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规划职业生涯、加强职业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心理素质,重视德育教育、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等八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基础课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密切结合中医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承担医学基础课的青年教师的特点,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使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实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在全球“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广泛、深度融合是促进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中医院校是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的机构,近年来,随着中医院校扩招,青年教师已成为课堂授课的主力军。中医院校的发展是以教师为基本,尤其是青年教师,那么如何将“互联网+”与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让“互联网+”时代背景助力中医类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是目前中医院校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医院校青年教师的现状,探讨了“互联网+”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改革、科研职能、临床实践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清  经燕 《中医教育》2006,25(3):60-61
中医七年制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高级临床医师”;培养原则是“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七年制培养的学生应该是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坚力量,抓好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就当前中医妇科青年教师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性提出系列措施,旨在培养出即能站稳讲台、又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何磊  马向奇  王国斌 《光明中医》2012,27(5):1037-1039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实行者,是高校教育的未来,学校发展的基础.培养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素养以适应未来高校教育的需求,是关乎教育质量的重要大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高等中医院校青年教师的素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中医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认为在青年教师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学习的方向、角度、内容、途径等方面,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自身的素质,为中医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近五十年中医院校教育状况阶段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界对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医院校教育功过是非、中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素质,以及培养的学生能否传承中医药事业等问题十分关注^[1]。回顾中医院校以中医本科专业为代表的教育历史,可以发现,“文革”与1982年召开的“衡阳会议”事实上成为了划分中医院校教育不同阶段的两个自然标杆。“文革”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一种教育类型,“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一批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性人才”。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核心场所,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更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构建综合性实验中心,不仅有利于仪器设备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内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在整个中医人才培养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积极探讨《中医内科学》"双师型"青年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中医合格临床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教育良性发展生态是培养中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中医人才是将中医发扬光大的主力。目前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有很多有利措施,中医基础课程师资培养虽被纳入其中,但由于对其在中医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没有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师资培养中的具体要求及目前状态、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青年师资培养中值得改善的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医教育良性发展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冯冬兰 《光明中医》2014,(5):1114-1114
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作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双师队伍、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医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优秀人才,我院开展了中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工作。以“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求创新”为培养原则,着重围绕解决中医学术传承、学术科研能力和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和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中医学术,提高科研能力。在理论研究中,积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观念,构建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机制等理论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全面推进中医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实践研究工作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的主题,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自2008年以来,随着医院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临床全程教学的实施,对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大多数青年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学的训练,过去也没有进行过教学能力的考核。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医的入门和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中医教育的始动环节,其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生对中医的认知以及学生今后中医的学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成为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层面、灵活的临床思辨能力,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和吸引力,为学生开启中医学习之路;保障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强,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要,而作为中医院校教学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功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基本功包括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如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通过观摩教学、试讲、参加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和学生反馈等;以及中医临床基本功的练习为教学提供临床素材。只有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这些方面的基本功,才能让青年教师真正成长起来,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医思维体现和影响着中医人的素质和修养,是成就高水平中医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导之下,随着“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中医思维成为新时代中医学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和构建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将从渗透传统文化“、点破”思维方法、重视思维训练三个方面略谈在经典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现代化,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以“双师”为主导的教学团队,建设满足职业岗位(群)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医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医药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