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俊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72-172
目的:采用小剂量富马酸比索洛尔长期治疗高血压病70例,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用富马酸比索洛尔5~10mg,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9~12个月,治疗开始每天测1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周测1次血压,治疗前后每例患者做心脏超声图检查并详细记录。结果:富马酸比索洛尔降压效果明显,有效率为95.7%,同时具有逆转左心室壁厚度并使部分扩大的左心室腔缩小,副作用发生率为17.1%,反应轻、不影响治疗。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能有效降压,并能逆转左室肥厚,全面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考察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新剂型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本文取1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10 mg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和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富马酸比索洛尔浓度,进行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和片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均符合口服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05±1.89 h和2.20±1.75 h, Cmax分别为63.27±16.05 μg·L-1和57.49±10.49μg·L-1,T1/2β分别为12.79±2.86 h和13.11±3.93 h,AUC0~∞分别为1390.95±139.22 μg·h·L-1 和1381.04±151.56 μg·h·L-1.两种剂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8.7%,结果提示受试的胶囊剂和对照的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
茶丽珠  茶丽梅  赵渊 《中国药业》2013,22(17):62-62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5~10 mg/d口服,连续用药9~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比索洛尔降压有效率为95.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可缩小左室腔.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预后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信阳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的CHF患者96例,以治疗6个月时的疗效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并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记录并比较患者相关资料及入院时血清Cys-C、BNP水平,分析CHF患者血清Cys-C、BNP水平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6个月时,88例患者中12例预后不良,占12.50%;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Cys-C、BNP水平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入院时血清Cys-C、BNP高表达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OR>1,P<0.05);入院时血清Cys-C、BNP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CHF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预后的AUC分别为0.796、0.798、0.807,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CHF患者血清Cys-C、BNP水平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后预后密切相关,血清Cys-...  相似文献   

5.
RP-HPLC测定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pH5.0醋酸钠溶液(60∶40为含量测定的流动相,50∶50为有关物质检测的流动相);检测波长271nm;流速1.0ml·ml-1。结果辅料对主药测定无干扰,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富马酸比索洛尔与有关物质分离很好,在浓度0·2~1·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有关物质含量为0.81%,回收率为99.93%,RSD=0.36%。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准确、经济、专属性强,可用于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中有关物质及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富马酸比索洛尔鼻喷剂及其附加剂对蟾蜍上颚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 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0 mg/mL去氧胆酸钠溶液作为阳性对照,比较100 μL富马酸比索洛尔鼻喷剂、25 mg/mL富马酸比索洛尔溶液、5 mg/mL三氯叔丁醇溶液以及30 mg/mL 2,6-二甲基-β-环糊精(2,6-DM-β-CD)溶液对离体、在体蟾蜍上颚黏膜纤毛持续运动时间(LTCM),并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 离体实验中对照组测得的LTCM为最大值,黏膜表面和纤毛清晰完整,纤毛运动活跃。25 mg/mL富马酸比索洛尔溶液、5 mg/mL三氯叔丁醇溶液和30 mg/mL 2,6-DM-β-CD溶液组黏膜纤毛持续摆动30~50 min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后,则又很快恢复摆动,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且黏膜表面完整,未见纤毛脱落现象。在体实验中对照组黏膜表面完整,纤毛运动非常活跃,测得其LTCM为300 min,富马酸比索洛尔鼻喷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鼻喷剂及其附加剂经鼻腔给药后对鼻黏膜纤毛的毒性较小且为短暂和可逆的,为今后研究该药物的鼻腔给药新制剂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下降1级者治疗组为37.5%,观察组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情况,治疗组93.8%,对照组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收缩末期直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直径、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脏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短期效果好,长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富马酸比索洛尔对小鼠致畸作用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马酸比索洛尔(bisoprolol)是一种β-受体阴断剂,由我所研制合成(批号910201)。为检测该药生殖毒性,我们用小鼠进行了致畸试验,结果如下: AMS纯系小鼠,体重雄33.2±2.4g,雌31.4±2.2g,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富马酸比索洛尔分为300(相当干1/4LD_(50,是人临床拟用剂量的45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内科常规性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感染、发热、低血压、室颤)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临床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心内科推广及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片中富马酸比索洛尔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以 C_(18)为色谱柱(5μm,4.6 mm×150mm),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一乙腈(75:25)为流动相,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富马酸比索洛尔线性范围为25-300μg·mL~(-1),(r=0.9998),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50-200μg·mL~(-1),(r=0.996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改进头孢替唑钠的合成工艺。 方法 以7-氨基头孢烷酸 (7-ACA)为起始原料,与1H-四氮唑乙酸-1,3,4-噻二唑-2-硫酯(2)反应得中间体7-(1H-四氮唑乙酰氨基)头孢烷酸(3),以甲磺酸为催化剂,3与2-巯基-1,3,4-噻二唑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头孢替唑酸(4),4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 和 HR-MS 确证,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便,总收率达69.6%,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方法以氯亚铂酸钾为起始原料,先后与亚硝酸钠、(1R,2R)-环己二胺、硫酸肼、一水合草酸钾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合成的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比旋光度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合成的化合物结构与标题化合物一致,精品收率为52%。本方法为奥沙利铂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型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莫扎伐普坦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Ⅳ-磺酰化、烃化、环合、脱羧、M甲基化、还原胺化等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8;以对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Ⅳ.酰化、酯水解和酰氯化制得另一中间体11;8与11于丙酮中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等确证.总收率达14....  相似文献   

14.
(R)-1,2-丙二醇与碳酸二乙酯经缩合、与腺嘌呤反应、与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膦酸二乙酯缩合、水解、保护氨基后氯代制得(R)-9-[2-(二氯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与(S)-(-)-(3-氯苯基)-1,3-丙二醇在四氯化钛作用下反应后再经富马酸成盐制得抗病毒药富马酸替硫福韦酯,总收率约13%(以(R)-1,2-丙二醇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盐酸普拉克索的合成工艺。方法: 对乙酰氨基环己醇经Jones试剂氧化制得对乙酰氨基环己酮,经溴素溴化后与硫脲环合得到2-氨基-6-乙酰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再经浓盐酸水解、拆分、丙酰化和还原等反应制得抗帕金森氏症药物普拉克索。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等确证。总收率达12%(以4-乙酰氨基环己醇计)。改进后的路线成本下降,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依诺格雷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二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取代、环合、氧化、成酯、环合、脱保护、取代等8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4-氨基苯基)-6-氟-7-甲氨基喹唑啉-2,4(1H,3H)-二酮(13);以2-氯噻吩为原料,经取代和两步氨解制得中间体5-氯噻吩-2-磺酰胺基甲酸乙酯(4);中间体13与中间体4经氨解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MS等确证。总收率达19.6%(以3,4-二氟苯胺计)。与文献报道的工艺比较,该路线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缩短,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米诺膦酸二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咪唑并[1,2-a]吡啶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季铵化、氰基取代、水解、与亚磷酸反应后成盐等步骤制得高钙血症治疗药物米诺膦酸二钠,总收率24%.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抗病毒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并进行工艺改进。方法以亚磷酸二乙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经缩合、酯化反应制得对甲苯磺酰氧甲基膦酸二乙酯(4);再以(S)-缩水甘油为起始物,经氢化还原、缩合反应制得(R)-碳酸丙烯酯(7),7与腺嘌呤反应合成(R)-9-(2-羟丙基)腺嘌呤(8),8经醚化、水解反应得到替诺福韦(10),再经氯甲基碳酸异丙酯酯化、与富马酸成盐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谱予以确证,该合成路线的总收率提高到30.4%(文献报道的最高收率为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抗痴呆药物4-乙酰氨基-N-(叔丁基)苯甲酰胺(CPI-1189)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4-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酰氯化、酰胺化、催化转移氢化和M乙酰化4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67.9%,其化学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MS谱确证。结论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较,本工艺以氯化亚砜为氯化剂,降低了成本,并改进了硝基还原反应工艺,缩短了反应时间,使操作条件更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非达司他的合成工艺和提高收率。方法以对氟苯甲醚和马来酸酐为起始原料,经傅-克反应、关环、酰化,得到(2S)-6-氟-3,4-二氢-4-羰基-N-[(S)-1-苯乙基]-2H-苯并吡喃-2-羧酸胺,再用浓HCl水解得羧酸,然后和乙腈及碳酸铵关环成螺环化合物,再和正丙醇成酯,然后和氨气的甲醇溶液氨解,经过8步反应得目标化合物非达司他。结果总收率从5.1%提高到26.7%(以对氟苯甲醚计),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和1H-NMR谱确证。结论非达司他的改进工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提高了工业化生产的批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