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抑制物(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hibitor,TIMPs)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病变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5-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EMs患者44例(异位内膜44例,在位内膜38例),对照组为同期非EMs患者在位内膜34例。应用免疫组化SABC三步法检测各组织中EMMPRIN、MMP-9、P38及磷酸化P385(p-P38)蛋白的表达,并对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MMPRIN、MMP-9、P38、p-P38蛋白在EMs异位内膜表达均高于EMs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EMs异位内膜中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EMs异位内膜组中各蛋白表达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能力。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及相关因子表达伴随子宫内膜容受性发生变化,如胞饮突的出现、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整合素、选择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降钙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同源框基因(HOA基因)等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这些均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同时空的标志物,研究这些标志物不仅能够很好地监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而且能针对性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提高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冻胚移植失败PCOS患者再次冻胚移植内膜准备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2013年7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人工周期准备内膜冻融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失败或因突破性出血取消周期尚有冻存胚胎的162例PCOS患者实施再次冻胚移植。将患者随机分为GnRHa+人工周期(降调节+人工周期组)、人工周期和诱导排卵方案3组,观察3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胚胎冻存时间、突破性出血率、周期取消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内膜增殖时间、内膜转化日血清雌激素浓度、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降调节+人工周期组和诱导排卵组无一例发生突破性出血。诱导排卵组内膜转化日E2平均水平为(2827.33±1148.49)pg/ml,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9.14±0.90)mm,较其他2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排卵组的B级以下内膜所占比例最低,为9.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调节+人工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分别为50.94%和22.54%,诱导排卵组分别为53.66%和22.77%,与人工周期组(31.03%,13.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OS患者,初次冻胚移植失败后再次冻胚移植时采用降调节+人工周期方案或诱导排卵方案,可降低突破性出血率,减少周期取消,提高妊娠率和着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u-miR-141在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荧光定量PCR(FQ-PCR)及原位杂交检测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mmu-miR-141的表达;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孕第4日(d 4)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被mmu-miR-141抑制剂作用72 h后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mu-miR-141在小鼠胚胎着床后(d 6)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着床前(d 4)(P<0.05),且表达于基质细胞;其表达下调能使基质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mmu-miR-141通过调控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或凋亡,在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生长于子宫腔面以外的其他部位,并具有类似肿瘤侵袭、种植的特点.有研究提示,四氯二苯-对-二恶英( 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在位内膜的生物学功能导致内异症的发生及发展,而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PR、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3及MMP-7在维持子宫内膜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
张敏  齐聪  张勤华 《生殖与避孕》2010,30(9):601-604,600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汤联合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促排卵治疗后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45例排卵障碍型不孕患者随机分成A组(CC)、B组(CC+阿司匹林)、C组(CC+温肾活血中药),每组15例。治疗1~3个疗程,观察排卵率、妊娠率及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结果:C组A+B型内膜率(91.18%)显著高于A组(76.92%,P<0.01)及B组(66.67%,P<0.05);C组内膜平均厚度(9.4±2.2mm)显著高于A组(7.8±1.4mm),P<0.05。周期排卵率C组(82.35%)>B组(76.92%)>A组(69.23%),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C组(5.88%)显著低于A组(23.08%)(P<0.05)。周期妊娠率C组(23.5%)>B组(15.4%)>A组(10.3%)(P<0.05)。结论:温肾活血汤能提高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后的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排卵、降低LUFS发生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其改善内膜容受性的效果好于阿司匹林联合CC。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功能改变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伴有无排卵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无排卵并存已被广泛证实。Soule等报道3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有58例(17%)不排卵或排卵稀发。Acosta等发现在 107例患子  相似文献   

9.
枸橼酸克罗米芬(clomlphene citrate,CC)是诱导卵泡生长和促排卵药物,但在排卵率与妊娠成功数之间存在着差异。为研究CC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分析79例不育症患者在自然排卵周期(对照周期)及CC治疗周期(CC周期)的子宫内膜超声回声图像。经基础体温(BBT)测定、血清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证实:在对照周期中,患者均有自发排卵及正常黄体功能。每例于排卵前1~3天(增生晚期)及排卵后6~8天(分泌中期)行超声检查及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清E_2。于排卵前2~4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VF-ET妇女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胶原纤维(collagen fibril,CF)对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影响。方法:共对25个刺激周期(SC)和20个自然周期(NC)妇女分别在取卵后或排卵后的第7±1日行外周血雌、孕激素水平检测和子宫内膜活检术,常规HE染色确定组织学分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F增生情况和改良Masson染色进行CF定量分析。结果:SC组外周血雌、孕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SC组分泌期较NC组提前1~2 d,内膜腺体扩张和间质水肿明显。SC组分泌早、中和晚期内膜间质中的CF较NC组显著升高(P<0.01,P<0.05和P<0.05),且SC组分泌早期SC明显高于分泌中期(P<0.05)。结论:COH过程中过高的雌、孕激素水平可使子宫内膜分泌期提前并刺激内膜CF的过度增生,这可能是导致COH周期ER下降和着床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