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花生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生壳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及重结晶分离化合物,利用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花生壳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香叶木素(2)、5,7,3',4'-tetrahydroxy-8-prenylflavone(3)、5,7,3'-trihydroxy-4'-methoxy-8-prenylflavone(4)、圣草酚(5)、racemoflavone(6)、大风子素(7)、5,7-二羟基色原酮(8)、5-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9)、阿魏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0为首次从花生壳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临床早期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早期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 CGH)比较体外受精(IVF)组(35例)、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31例)、对照组(自然妊娠及夫精人工授精组,36例)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结果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三倍体最常见,其次为微重复/微缺失、单体等。IVF/ICSI微刺激促排卵患者流产组织核型异常比例最高,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正常核型胚胎比例增加。共检测出20个CNVs,9个CNVs为基因组微重复,11个CNVs为基因组微缺失。结论不同受精方式不影响其自然流产妊娠物染色体异常率及异常分布,有意义的CNVs及其包含的流产相关候选基因将为进一步揭示自然流产原因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取卵日收集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的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卵泡液和颗粒细胞,检测患者卵泡液性激素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将患者的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与卵泡液性激素和临床结局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N1(2.13±0.94)和ATG7(1.38±0.45)mRNA水平显著高于非PCOS组患者颗粒细胞(1.46±0.52,P=0.002;1.16±0.29,P=0.026)mRNA水平;PCOS患者卵泡液黄体生成素(LH)[(5.32±4.14)IU/L]、雌二醇(E2)[(990.36±390.53)mg/L]和睾酮(T)[(53.18±28.36)nmol/L]水平显著高于非PCOS组患者卵泡液[(2.38±1.34)IU/L,P=0.001;(715.61±325.18)mg/L,P=0.007;(24.44±15.12)nmol/L,P=0.000],PCOS患者卵泡液P4[(12.81±6.78)mg/L]水平显著低于非PCOS组患者[(17.77±9.60)mg/L,P=0.036]。相关性分析显示,颗粒细胞中BECN1 mRNA水平与血清基础T水平(r=0.490,P=0.000)、卵泡液T水平(r=0.329,P=0.031)、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r=0.337,P=0.018)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可能存在异常激活,可能为PCOS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综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郭根平  沈丰庆  王珏  张谦  孙赟 《中国康复》2005,20(2):103-103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8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特殊体位、向心性加压、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药物、物理因子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1-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41例(47.7%),有效34例(39.5%),无效11例(12.8%),总有效率为87.2%.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肩手综合征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马来酸替加色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短期疗效。方法:3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服用马来酸替加色罗(泽马可),6mg/次,2次/d;另34例为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1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替加色罗组在改善全腹胀满、便秘症状及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效果更佳。结论:盐酸替加色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短期疗效安全、肯定。  相似文献   
6.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疗效的影响。方法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28例为氧疗组,至少经过6个月以上的家庭氧疗,氧流量1~2 L/m in,吸氧时间(12.3±4.6)h/d,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评分、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细胞免疫功能,并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达到临床症状显著控制率。结果(1)急性加重期时,氧疗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2)氧疗组氧分压(PaO2)、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3)治疗1周后,氧疗组达到临床症状显著控制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明显减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缩短疗程,可能与氧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升高、部分纠正低氧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前,如何评价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尚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将一次完整卵巢刺激周期的累积分娩/活产率作为一次促排卵的关键衡量指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累积分娩/活产率的定义、临床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达成部分专家共识,以指导一次促排卵累积分娩/活产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影响冻融胚胎复苏率和移植成功率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影响冻融胚胎复苏率和移植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3个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冷冻前胚胎质量、胚胎发育时间、解冻后胚胎复苏程度和冷冻方法分别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类各组间的胚胎复苏情况和(或)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冷冻当天胚胎中有优质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无优质胚胎者(31.8%vs20.0%)(P〈0.05)。受精第2天冷冻者与受精第3天冷冻者的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1%vs82.9%和25.5%vs31.2%)(P〉0.05)。解冻后完全移植100%卵裂球完整者和混合移植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完全移植部分卵裂球损伤者(36.7%vs24.1%和29.2%vs24.1%)(P〈0.05)。冷冻方法改进后的胚胎复苏率和全胚复苏率显著高于冷冻方法改进前(82.0%vs66.3%和50.0%vs27.5%)(P〈0.05)。结论胚胎质量与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密切相关,冷冻胚胎解冻后全胚复苏率与临床妊娠率正相关,冷冻过程中的操作细节是胚胎实验室保证冻融胚胎复苏、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诸明  于洁  余春兰  孙赟 《医疗装备》2010,23(8):15-17
随着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病人信息正逐步被全面电子化,这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可以使住院病人的信息由传统手工操作转向数字化和实时化的新型发布系统由此应运而生。文章从住院病人电子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的设想和构建实际出发,从设计理念、构架模型等几方面阐述了这种全新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并讨论了其在现代数字化医院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傣族药物灯台叶中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南傣族传统药物灯台叶Alstonia scholaris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和波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山柰酚(1),槲皮素(2),异鼠李素(3),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_3-O-β-D-半乳糖苷(5),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6),山柰酚-3-O-β-D-半乳糖-(2→1)-O-β-D-木糖苷(7),槲皮素-3-O-β-D-半乳糖-(2→1)-O-β-D-木糖苷(8)共8个黄酮类成分.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傣药灯台叶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