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阵发性心房纤颤137例,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胺碘酮合并阿托伐他汀组,连用1年。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2组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胺碘酮合并阿托伐他汀组较胺碘酮组高敏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且心房纤颤复发率明显减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房纤颤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孔国防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28-302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将心房纤颤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试验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3 h后的心室率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可以对阵发性心房纤颤进行有效抑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2005年7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将随机分为治疗组(依那普利胺碘酮)和对照组(胺碘酮组),对照组应用标准胺碘酮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依那普利,观察两组的治疗和预防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房颤复发率低。结论:依那普利具有抑制心房电重构和组织重构,降低心房纤颤复发率及阻止心房纤颤持续的作用,可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与复发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洋地黄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心房纤颤的效果,为今后心房纤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后由门诊医师收住入院的心房纤颤患者共86例,将86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的43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其余患者用洋地黄治疗设置为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著有效37例(86.05%),有效5例(11.63%),无效仅1例(2.32%);对照组患者显著有效为29例(67.44%),有效7例(16.28%),无效7例(16.28%).结论胺碘酮与洋地黄两者在治疗心房纤颤时前者效果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左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左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左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心房纤颤患者共54例,住院后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28例)和普罗帕酮治疗组(26例),随访1年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普罗帕酮治疗组69.2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罗帕酮,口服胺碘酮可以对心房纤颤进行有效抑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40例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随后以0.5~1mg/min,维持静脉滴注1~3天,继以口服胺碘酮0.2g,Bid,一周后改为0.2g,Qd. 结果 心房纤颤控制率2h内为67.5%,24h内为87.5%,48h内为92.5%,72h内为100.00%,治疗期间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用后均恢复;3例出现低血压,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至正常. 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除常规服用胺碘酮外,同时服用普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照组43例,常规服用胺碘酮,观察1年.治疗前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房颤复发率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1年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与单用胺碘酮相比,普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显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将68例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点并口服维持,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点,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转复率为86.12%,维持率为80.56%;对照组的转复率为84.38%,维持率为46.87%.结论西地兰和胺碘酮均能有效地转复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更为有效,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好疗效,长期使用有较高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律转复后,用不同剂量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的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患48例,经静脉注射西地兰或胺碘酮静脉滴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口服维持组及常规剂量胺碘酮口服组,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心卒、心电图、QTc、QTd、T3和T4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后心电图、QTc、QTd、T3、T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T3、T4在正常范围,心率无显变化。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与常规剂量疗效相似,且不良反应少,是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维持窦发性心律的理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文安 《当代医学》2010,16(31):3-4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5月间收治的2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2例,治疗上应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照组132例,治疗上单用胺碘酮,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年,长期维持用药,随访1~2年。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治疗6个月)、治疗1年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左房内径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1年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9.7%,对照组维持率为47.2%;两组比较平均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显著,用药安全,作用持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治疗组,34例),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共66例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6、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盐酸胺碘酮治疗组(78例)和盐酸普罗帕酮对照组(47例),实验组以150mg盐酸胺碘酮10min内静推,30min未转复,再以150mg10min内静推,如未转复再以1mg/min静滴6h,后改为0.5mg/min静滴至48h,继而改为口服,0.2mg/次,3次/d;对照组以150mg盐酸普罗帕酮10min内静推,如20min未转复,再以35mg或70mg于10min内静推,次日起改为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200mg/次,3次/d.观察1周内房颤转复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转复率92.5%(62/67),对照组转复率79.3%(46/5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胺碘酮可有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进行复律,疗效优于盐酸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4.
李妍 《中外医疗》2014,(20):8-9
目的比较静脉推注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92例快速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46例,分别静推胺碘酮和西地兰,观察房颤的转复、心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胺碘酮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西地兰,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治疗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胺碘酮,治疗组服用胺碘酮+普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左房内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CRP及左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能有效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其机制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作用。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和Ⅱ组(给予胺碘酮+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后,Ⅰ组CRP(mg/L)分别为3.24±0.12和3.20±0.13(P〉0.05),Ⅱ组分别为3.22±0.13和2.15±0.11(P〈0.05)。Ⅰ组和Ⅱ组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42.11%和23.68%(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可能与其抗感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54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西地兰组72.2%(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王兵  江洪  陈玲  丁峰  董艳芬  孙玉玲 《医学综述》2013,19(9):1682-168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慢-快综合征患者DDD起搏器植入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由武汉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慢-快综合征DDD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治疗9个月,两组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治疗组窦性节律维持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8个月,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亦明显缩小(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的确能降低慢-快综合征患者DDD起搏器植入术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增加窦性节律的维持率,且能抑制左心房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鲁其良 《四川医学》2010,31(7):961-96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阵发性房颤患者CRP和房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胺碘酮+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每组各23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左房内径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结果两组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在治疗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与复发可能与炎症有关,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CRP和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来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诊治的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选时及治疗3、6、12个月后的房颤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患者的再住院率和致残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再次随访,发现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再住院率及致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良好,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阵发性房颤复发,还能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及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