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青年和中老年患者ER、PR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42例高发区青年(72例)与中老年(7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表达变化。结果≤40岁、40~60岁、〉60岁三组ER的免疫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7%、33%,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递减(P〈0.05);PR在三组不同年龄段的表达率分别为15%、40%、29%,中老年患者PR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患者。40~60岁、〉60岁两组患者ER主要定位于细胞核,≤40岁组ER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男、女性食管癌患者ER表达率分别为40%、53%,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食管癌组织PR表达率分别为37%、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发区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食管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在细胞分布(青年患者以细胞浆为主,中老年患者以细胞核为主)和阳性率(青年患者〉中老年)的差异,提示性激素的变化可能是食管癌变的重要机制,并与食管癌的年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正常食管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中维甲酸受体β(RARβ)蛋白表达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食管癌高发区患者70例,低发区患者77例,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ABC)法,检测高、低发区居民食管组织中RARβ蛋白表达。结果:RARβ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病变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阳性反应,从正常→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间变(DYS)→鳞状细胞癌(SCC),高发区免疫阳性率分别为16%、27%、31%、60%,低发区分别为13%、38%、40%、66%。随SCC分化程度升高,RARβ阳性反应百分率亦呈升高趋势;高发区居民高、中、低分化SCC组织中RARβ的免疫阳性率为95%、73%、25%,低发区分别为95%、77%、39%,两地区间分化程度相似的SCC组织中RARβ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发区低分化与中、高分化SCC组织免疫反应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发区SCC结果相似。结论:RARβ蛋白表达发生于食管癌变的各个阶段,食管癌高、代发区存在相似的改变,其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SCC分化程度升高而显著升高,提示RARβ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细胞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对83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PR。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及ER和PR同时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6.6%、81.9%、53.0%。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阳性高于绝经后(P<0.05)。子宫内膜癌I期ER、PR阳性率高于Ⅱ期以上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的ER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P<0.05),而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不大(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ERP、P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对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 ronereceptor,PR)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PAP法)对行胃大部切除的胃腺癌患者122例的石蜡包埋病理切片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进行随访并综合分析对胃癌的临床意义。结果 122例胃腺癌自身对照(取在光镜下确定无癌胃组织的区域石蜡块)未测出ER、PR,4例乳腺癌阳性对照表达确切;122例胃腺癌ER阳性率为57.4%,PR阳性率为52.5%,ER、PR同时阳性为29.5%,同时阴性为19.7%;ER、PR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低ER、PR阳性率越高,反之越低(P〈0.05);ER或PR阳性胃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阴性者(P〈0.01);ER或PR阳性的女性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ER阳性的男性患者术后生存期,ER或PR阳性的男性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ER阴性的男性患者术后生存期。结论 ①免疫组化法检测胃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可用于回顾性研究。②ER和/或PR阳性的胃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ER和/或PR阴性的胃腺癌患者的生存率。③雌、孕激素的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胃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子宫颈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宫颈癌ER阳性率为41.3%(19/46),PR阳性率为52.2%(24/46),两者均阳性为26.1%(12/46)。ER及PR在宫颈癌表达无显著性差异。ER或PR阳性的子宫颈癌其淋巴结转移率22.6%(7/31),而ER和PR均阴性其淋巴结转移率为53.3%(8/15)。两者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青年(≤40岁)与中老年(≥50岁)食管癌患者的分子学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青年食管癌患者43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73例,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P53和Rb蛋白的表达状况与病变程度和年龄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P53阳性率(10/43,23%)明显低于同一地区中老年患者(62/73,85%)(P<0.001)。青年患者Rb变化阳性率(15/43,35%)亦低于中老年患者(38/73,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提示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青年食管癌患者可能存在不同于中老年患者的分子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对65例胃癌标本中ER、PR和C-erbB-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界: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和49.2%。其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伴有癌转移呈正相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为23.0%,其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伴有爆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ER、PR和C-erbB-2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激素依赖性及大肠癌雌、孕激素受体的预后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处理抗原恢复方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大肠癌组织切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率分别为58.2%和66.3%。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5463,P=0.0001)。(2)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病灶部位、Dukes’分期、ER表达状况等对大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细胞对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性;ER的表达对大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具有独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在牙周炎牙龈组织的表达,为探讨牙周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在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R、PR在牙龈组织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ER、PR在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牙周炎的致病过程中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PR表达.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癌中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59.5%和54.8%,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95.2%患者甲状腺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呈阳性;女性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雌、孕激素受体在甲状腺微小癌中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表面变化及其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141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患者PTEN的表达状况。结果: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TEN阳性率分别为47%(34/73)和43%(29/6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PTEN蛋白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淋巴结转移组PTEN免疫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但统计分析未发现PTEN免疫阳性反应率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存在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存在一致的PTEN蛋白变化,提示2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 439.58、6 627.21、2 867.65、4 494.08、7 762.68、6 835.32、4 095.94 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 742.48、9 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粘蛋白1(MUC1)和C-erbB2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2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UC1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25例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UC1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MUC1,C-erbB2免疫阳性率分别为80%(20/25),20%(5/25);贲门癌:分别为72%(18/25),48%(12/25),且免疫反应类型均主要为弥漫型。MUC1,C-erbB2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改变,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92%、64%。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UC1和C-erbB2蛋白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ER、PR、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CT)有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0例乳腺癌NCT患者化疗前ER、PR、C-erbB-2的表达情况,观察不同表达情况下NCT的疗效。结果:180例乳腺癌NCT病例中,ER、PR、C-erbB-2阴性率分别为32.2%、23.3%、40.0%,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阴性及C-erbB-2低表达的乳腺癌病人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获益更多,ER、PR阴性表达及C-erbB-2低表达可作为乳腺癌NCT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836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分布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836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ER(+)、PR(+)、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39岁年龄组E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绝经后ER(+)率高于绝经前患者(P<0.001),PR(+)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01);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01),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表达有一定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5 3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 14例双源癌患者 (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 )p5 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 14例双源癌患者中 ,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5 3阳性率分别为 72 % (10 / 14 )和 3 6% (5 / 14 ) ,统计学分析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2 2 85 ,P >0 0 5 )。同一个体食管和贲门癌组织p5 3一致性变化发生率占 5 0 % (一致阳性率为 2 9% ,一致阴性率为 2 1% )。统计学分析二者呈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证实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p5 3一致性变化 ,提示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和贲门上皮癌变过程中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纤维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4例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组织以及3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0例贲门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以及病理学的研究。结果:58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检出16例正常食管上皮,34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和8例间变(DYS);26例贲门活检组织中,共检出7例正常,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3例DYS。食管正常组织,BCH和DYS组织均未发现C-erbB2阳性反应,但鳞状细胞癌(SCC)组织C-erbB2阳性率为50%;食管上皮各级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myc免疫阳性率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其中间变组织阳性率最高,而卉门癌组织中其阳性率略低于间变组织。结论:c-myc过度表达是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并与病变进展密切相关。C-erbB2过度表达与贲门上皮癌变密切相关,并可能是食管癌变晚期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21WAF1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21WAF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7/15),贲门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6/15),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和镶嵌型。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一致性改变率为87%(13/15)。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存在较高的P21WAF1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