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本社区内各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了解影响本社区内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主要因素,为将来针对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制订干预措施以及更有效的管理社区高血压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 选取本社区内3 0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的年龄分成A组(35~54岁)、B组(55~64岁)、C组(≥65岁),采用自制的问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血压总控制率为36.89%,A、B、C 3组人群血压控制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P<0.05).超重和肥胖、服药依从性差是影响3组人群血压控制率共同的危险因素,而低钠饮食是影响3组人群血压控制率的共同保护性因素.吸烟是影响A组和B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共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94[95%CI(1.16,2.570)]和1.496[95%CI(1.360,1.683)].良好的睡眠质量及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090[95%CI(0.059,0.138)]和0.058[95%CI(0.411,0.819)].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具有不同的社区特点以及影响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在高血压的社区综合干预中应对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综合的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社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高危干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管理。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团队规范化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张桥社区≥35岁的人群、以2005年底在册户籍人数中明确诊断的66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经过5年的制定个体化诊疗及随访方案、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综合干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采取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分级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及高血压人群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干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张桥社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社区全人群进行健康促进活动(全人群策略)和对原发性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强化干预(高危人群策略),从而达到全人群血压分布曲线下移的目的,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通过对社区中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和非药物干预,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而控制和减少高血压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针对我国经济尚不十分发达,资源十分有限的现状,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本项目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流行病学干预研究,分别把上海市的黄浦区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高血压病人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模式.方法 采用门诊高血压健康挡案,对20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定期体检、电话随访、集中宣教、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定期监测血压、家庭护理、心理、服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通过家庭随访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200例高血压患者接受综合干预措施后,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明显下降,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 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对减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仅有效,而且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黄耀忠 《中外医疗》2011,30(11):155+174-155,174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的综合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总结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并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进行防治干预,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干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综合的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社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高危干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管理。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危险因素、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差性(P<0.001),说明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组病人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比较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前后,社区居民关于高血压健康意识的知晓率及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以评价社区高血压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医院服务范围内的三个村委中两个不同村委3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随机抽取一个村委进行高血压的三级社区医疗干预,另一个村委不进行相关的医疗干预,分别对比两组干预过程中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测压率,血压控制率,对比干预后两嚣离血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实行社区干预后,干预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与对照区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高盘压的知晓率、测压率、服药率、控制率均较对照区显著提高(P<0.05).干预区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区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是提离高血压病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降压药物及非药物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4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个体化咨询、测量血压、遵医行为、治疗率、控制率、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调查,降压药物治疗,非药物相关易患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测血压,检验血生化指标,心电图检查,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调查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易患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高血压知晓率、遵医行为、治疗率、控制率、心电图改变情况、血压、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干预能使血压稳定达标,极力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42例高血压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结果: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开展高血压的综合干预,对于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以及社区干预和护理策略相关问题。方法自行设计社区高血压病知识问卷,对118例高血压病病人危险因素、症状知识、危害性知识、治疗知识、预防保健知识进行调查,采取健康教育、运动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等方法,分析采取干预策略对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血压控制率。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策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有效控制血压,预防疾病发展,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规范管理在社区范围内高血压患者人群中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自身对照方法,规范化的健康管理1年后对其血压控制情况、行为生活方式、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1年后血压控制率36.34%上升至50.24%,规律服药、体育锻炼、高血压知识得分人数增加,高盐饮食人数减少.BMI、病程、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基础血压分级、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为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结论 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提升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综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干预才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职业人群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职业人群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功能社区航天部实验工厂在岗职工908例,2005年11月-2007年10月期间,按照北京市《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指南》,通过社区卫生健康促进网络,充分利用功能社区的现有卫生资源,分别对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进行一、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比较干预前、后职业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随机调查在岗职工中480例,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前、后摄入高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少运动等危险因素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吸烟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6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75,P<0.05)。结论以北京市《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指南》为依据,通过社区卫生健康促进网络,充分利用功能社区的现有卫生资源,对职业人群进行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血压分级管理与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中心及社区站就诊的高血压病人202例随机分组,对干预组实行分级管理与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GLU、TC、HDH-C、LDL-C、TG以及UA在干预后发生显著变化.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的分级管理与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高血压人群5年血压综合干预对危险因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对浙江省温州市近5年间城市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血压综合干预后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2001及2005年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人户体检及详细询问病史调查,采集血压、并发症、饮食、运动量等数据。同时从2001年开始通过在社区开展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调查发现的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定期抽样复查、随访等。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的是人群经常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但同时高血脂人数增加明显。统计学意义不显著的是提高了人群高血压规则服药率,减少了吸烟、饮酒人数,在合并症上高血糖人数减少。结论 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有所改善,但是形势严峻,在社区对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综合干预势在必行,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陈大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62-1663
目的:调查双水镇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效果,分析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抽取本院该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资料中35岁以上人群资料,进行高血压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双水镇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3.0%,知晓率为72.05%,治疗率为74.18%,达标率47.14%。结论:双水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所提高,应加强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在社区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加强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监管,对高血压患者建立随访追踪机制,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分级管理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袁坚宾  薛荃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15-3617
目的调查本社区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对261例纳入高血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分组分类进行健康教育等社区干预,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在以健康教育为重要手段的社区干预前后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管理率、控制率明显提高(P〈0.01),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分组分类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社区干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成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示范站,为探讨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在对镇江市四牌楼街道江滨新村社区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血压普查的基础上,对普查发现的高血压患者作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血压已得到控制者对高血压相关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血压未得到控制者高,说明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是高血压综合防治可行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危险因素,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差性(P<0.001),说明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组病人服药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