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Fistula, TCCF)的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棘手的问题之一,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1].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至2004年对4例T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有关配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7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总结使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TCCF的优点。方法:7例TCCF均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结果:6例一次栓塞成功,1例二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微弹簧圈是栓塞治疗TCCF的理想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价值。方法:9例TCCF患者常规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7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1例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1例行机械性可脱式钨旋圈(MDS)栓塞,结果:9例患者均为高流量单侧颈内动脉型TCCF;栓塞均获成功,其中8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另1例同侧颈内动脉栓闭,本组经血管内介入性栓塞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栓塞是临床治疗TCCF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总结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患者通过介入球囊栓塞治疗后的随访观察结果,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远期生存质量情况.方法 研究并随访我院自2002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并实施介入球囊栓塞治疗的36例TCCF患者的术后及愈后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确诊并行可脱式球囊介入栓塞术治疗.手术后进行术后神经功能评级及随访进行远期生活质量评分,绝大对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以改善,随访发现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较高.结论 通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对比及随访观察发现,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对改善TCCF患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经DSA确诊为TCCF的7例患者(男5例,女2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及阻断患侧颈内动脉。术后立即复查DSA,术后1周、2周、3周复查头颈部X线片。结果术后患者颅内杂音立即消失,脑血流恢复正常,其余症状在1~3个月内完全康复,随访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是目前治疗TCCF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Barrow A型TCCF患者资料.评估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评估预后.结果 50例TCCF患者中男27例(54%)、女23例(46%),年龄为17~78岁,平均年龄为(45±1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突眼、球结膜充血、眼球活动受限、颅内杂音等).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46例(92%)瘘口消失,4例(8%)瘘口少量残留;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2例(4%)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时间4(2~9)个月,随访期间复查造影示所有患者瘘口均完全消失,除3例遗留视力障碍、1例遗留眼肌麻痹症状外,余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 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TCCF安全、有效,是治疗TCCF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2年7月-2006年6月15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施行血管内栓塞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5例均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治疗,术中采用闭塞TCCF的瘘口或闭塞颈内动脉,15例患者均完全栓塞,颈内动脉闭塞6例,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理想方法,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患者行球囊栓塞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神经外科17例介入球囊栓塞治疗TCCF患者的护理,分析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并总结经验。结果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效果主要与CCF的瘘口部位、大小选择球囊的型号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精心的护理密不可分。17例患者全部治疗成功,1例患者球囊泄露,但未出现TCCF复发,全部病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TCCF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vernous sinus fistula ,TCCF)的治疗模式,已从最初的经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的单一方式,发展到经动脉或静脉途径,应用或联合应用弹簧圈、可解脱球囊、液态栓塞剂(NBCA 或者Onyx胶)、血管内支架等多种治疗模式[1‐2]。经静脉入路使用可解脱弹簧圈或联合应用液态栓塞剂已成为TCCF的一种重要的血管内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3年7月,笔者科室共收治9例经静脉入路治疗的 TCCF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1992-04-1998-04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26例。其中18例伤后7d内明确诊断,12例在7d内行可脱性球囊栓塞者均治愈。14例晚期治愈者均不同程度遗留视力下降,3例动眼神经麻痹,4例外展神经麻痹,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均无瘘口再通,结果提示,早期确诊TCCF的关键是尽早行全脑血管造影,可脱性救囊栓塞是治疗TCCF较理想、安全可靠的首选方法。早期治疗能明显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继  唐文渊 《重庆医学》2006,35(3):233-234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对18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中,16例瘘口一次性完全闭塞,1例瘘口闭塞不全,1例瘘口太小未闭塞。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TCCF)为颅脑外伤引起的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目前 ,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TCCF被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1 ,2 ] 。笔者从 1996年 7月~ 2 0 0 1年 3月对 9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施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性 8例 ,女性 1例 ;年龄 30 .2± 5 .1岁 (16~ 5 2岁 )。 9例皆有头部外伤史。临床表现 :9例皆有持续性吹风样颅内杂音 ,压迫同侧颈动脉后杂音消失 ,且皆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充血、水肿 ,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方法:应用法国Bait公司的可脱性球囊,在数字检影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32例TCCF患者施行可脱性球囊治疗,其中27例效果满意,另5例结合GDC弹簧圈,3例单纯用GDC弹簧圈栓塞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7例患者闭塞瘘口同时闭塞了颈内动脉,术后13例失明未恢复,其余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内治疗技术,尤其是可脱性球囊技术是目前治疗TCCF的最好方法,其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但据报道约有20-48%的病人因此而导致颈动脉闭塞,并有由此而引起脑缺血并发症的报道。我们尝试对6例栓塞治疗后瘘口未闭或形成假性动脉瘤,而颈动脉血流保持通畅的病人,施行压迫颈总动脉治疗,结果3例获痊愈,并分别经2年3个月至4年9个月的随访,未有复通。我们认为,对子TCCF盗血不严重的病人,当栓塞治疗已使海绵窦填塞到一定程度,血流速度显著减慢,而继续栓塞又会导致颈动脉闭塞时,可停止手术,观察一段时间或行压迫颈动脉治疗。不能治愈者,再行第二次手术。这样可更多地保持颈动脉血流通畅。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术后3月~10年随访110例,其中行影像学复查29例。结果:111例1次栓塞成功,8例于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108/11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T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小瘘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一般情况下海缩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探讨可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用可脱性球囊对21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全部治疗成功:17例瘘口完全闭塞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例球囊闭塞瘘口的同时永久闭塞患侧颈内动脉,1例瘘口部未完全闭塞予压迫颈内动脉锻炼后自愈。并发症:术中1例出现球囊脱落,未出现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在术后12h因球囊泄漏复发、1例术后7d因球囊移位复发,再次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治愈。术后随访3~6个月,21例患者无一复发。结论 TCCF自愈机会不多,可脱性球囊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较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球囊辅助Onyx胶栓塞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东  全伟  彭彪 《广州医药》2009,40(2):17-20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Onyx胶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nmatic carotid Cavermous fistula,TCCF)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球囊辅助Onyx胶栓塞治疗TCCF5例。结果5例均1次栓塞成功,保持颈内动脉通畅。结论对于一些可脱性球囊难以治愈的病例,采用球囊辅助-Onyx胶栓塞技术,不但能堵塞瘘口,而且能够保持颈内动脉通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操作技术、近期疗效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9例TCCF病例的临床资料。9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单纯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性球囊结合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联合栓塞1例,GDC栓塞1例。术后造影复查观察瘘口是否闭塞,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均获成功,经DSA复查见所有瘘口均闭塞,无造影剂漏入海绵窦,Meta试验证实痊愈。术后随访1年,其中1例球囊泄漏,无临床症状。结论: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TCCF疗效确切,创伤痛苦小,并发症少,是较安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颅内动静脉瘘中最常见的是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在CCF中最常见,我科2000--2004年共收治TCCF14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某些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0年开展神经介入工作以来 ,共收治了 57例外伤性颈动脉 -海绵窦瘘 ( TCCF)患者 ,本文探讨了血管内栓塞治疗 57例 TCCF中遇到的某些技术问题。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 3 8例 ,女 1 9例。平均年龄 3 5( 1 2~ 56)岁。均为外伤致病 ,病程 1 5d至 2 0年。1 .2 临床症状  57例均有眼部症状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结膜充血、水肿和突眼。 7例 ( 1 2 .3 % )为双侧眼部症状。视力下降 2 1例 ( 3 6.8% ) ,单眼失明 7例 ( 1 2 .3 % )。动眼神经麻痹者 4 6例 ( 80 .7% )。鼻出血 1例。1 .3 影像学资料 本组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