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加化疗药物直肠内灌注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86例直肠襄患者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及单纯化疗组,均于手术前直肠内灌注相应药物,并对灌注前及手术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病理标本、临床症状发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CD3、NK活性较灌注前下降,肿瘤周缘的细胞浸润多集中于1组;中药加化疗组的CD3、CD4、CD4/CD8、NK活性较灌注前明显恢复(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益气法对围手术期创伤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开放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标准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加用分期中医辨证处方治疗方案: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3天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术后第4-7天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质量变化、伤口愈合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拆线时间、体质量减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清热、活血、益气法能够促进创伤组织修复;在围手术期运用分期辨证理念有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对CO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予参麦液20ml+NS20ml/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予NS2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说明参麦注射液具有改善CO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紫丁膏合生肌散治疗下肢溃疡34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大柴胡汤加味对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加服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组(B组)手术前后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比较。结果:患者CD3,CD4及CD4/CD8下降,TNF升高,术扣第2天CD3,CD4及CD4/CD8进一步下降,低于术前水平,A组术后第20天CD3,CD4,及CD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元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元方组口服复元方治疗11天,与对照组对比伤口愈合时间、伤口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天,术后9天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复元方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第3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第8天复元方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明显回升,复元方组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CD4,CD4/CD8比值复元方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复元方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健脾补肾活血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2例,并观察治疗前后NKa,IL2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再障总有效率85.48%,其中脾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脾肾阴虚型;治疗前再障患者NKa,CD3,CD4,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L2,CD8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以脾肾阴虚型尤为明显;脾肾阳虚型和脾肾阴虚型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是NK、CD4,CD8和  相似文献   

7.
肠癌康复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肠癌康复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Dukes’B、C期的大肠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线16例、化疗组17例、中药加经疗组(以下简称中化组)15分别予服肠癌康复汤与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化疗,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人组作对比研究。结果:手术前各组大肠癌患者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  相似文献   

8.
电针疗法对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对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 T细胞亚群及 N K 细胞活性的影响。 方法 在进行化疗的同时使用电针疗法,并测定患者化疗前和电针治疗 4 个疗程后 T 细胞亚群和 N K 细胞活性。 结果 化疗前, C D3 处在正常范围的低值状态, C D4 则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C D8、 C D4/ C D8 及 N K细胞的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化疗1 个月后,由于同时使用了电针疗法,各项指标没有下降( P> 0.05)。 结论 电针疗法能够弱化化疗药物对免疫细胞( T 细胞、 N K 细胞)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清热活血益气为主的分期辨证疗法对普外患者术后创伤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加用分期中医辩证治疗: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3天静滴清开灵、丹参针;术后第4—7天静滴参麦针、丹参针。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伤口愈合情况、胃肠道功能回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WBC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体重减轻、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分期辨证可提高手术患者组织修复,有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63例胃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结果提示,化疗结合参麦注射液组(简称参麦组)T淋巴细胞计数(ANAE)上升(P<0.05),化疗组(简称对照组)ANAE下降(P<0.05);化疗后两组OKT1值,OKT4/OKT8值均有下降,动态结果提示参麦组上述指标提前回升,第4周明显高于化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第4周仍处于较低水平,化疗后参麦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下降(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导致心肌损害的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9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CEF,环磷酰胺(CTX)75 mg·m-2+表柔比星(EPI)6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21 d为1个周期,1次/周期,共6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60 m L/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稀释静脉滴注,于化疗前1 d开始给予,7次/周期;化疗结束后继续给予1周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心功能状况,检测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化疗结束时和化疗后1周,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结束时和化疗后1周,治疗组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结束时和化疗后1周,治疗组c Tn I,CK,CK-MB和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OD和GS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治疗导致心肌损害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汤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74例,根据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扶正消瘤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B)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25、CA153、TSGF、VEGF-A、IGF-1及TK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CD3~+、CD4~+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K细胞比例治疗前后及2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B评分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扶正消瘤汤可以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3.
张黎 《河北中医》2016,(1):42-4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WBC)降低、血小板计数(PLT)降低、血红蛋白(Hgb)降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及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神经毒性患者的例数;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免疫功能变化,包括自然杀伤(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WBC降低、PLT降低、ALT升高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Hgb降低、腹泻、口腔炎及神经毒性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周后各免疫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明显减少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化疗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患者机体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的比值变化。结果:(1)Ⅰ期乳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Ⅱ、Ⅲ期乳癌患者血CD3、CD4、CD4/CD8均低于Ⅰ期,CD8百分率显著高于Ⅰ期(P<0.05)。(2)腋窝淋巴结转移组(L+)中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低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L-),而CD8百分率L+组显著高于组L-(P<0.05)。结论:乳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是判断其临床分期、预后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3例实施根治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片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辨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扶正消瘤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的84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三苯氧胺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扶正消瘤汤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百分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瘤法能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康复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术后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加服益气康复方。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卡氏评分(KPS)疗效及伤口引流量、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及卡氏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6.9%,对照组分别为76.3%、71.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卡氏评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切口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康复方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临床症状,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体力恢复和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3例实施根治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片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辨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